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75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31.
目的:对我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有效性进行调查,完善其不足之处,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名护理人员,调查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另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产生护理风险事件的20例患者,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人员管理评分明显高于护理质量管理和福利措施管理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不当造成的风险事件15例(75.0%),患者自身因素造成的风险事故5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占整个护理管理不当的53.3%,是护理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风险发生率也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上海市女性居民对宫颈癌筛查的知识和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早期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8—9月,对上海市7 909例15岁及以上女性居民的宫颈癌筛查知识和相关检查参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宫颈癌异常体征(7 908例)和宫颈细胞定期涂片筛查知识(7 907例)的知晓率:15岁及以上女性居民分别为54.29%和34.88%;居住于中心城区者知晓率较高(分别为59.49%和39.41%);18~44岁年龄组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62.04%和40.30%);大专及以上者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0.29%和49.33%)。18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6 973例)接受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的比例为32.37%,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18~44岁和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女性受检比例较低(分别为26.96%和20.69%)。在曾经做过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的2 223例女性居民中,最近一次检查距调查时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00年。[结论]上海市女性居民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度较高,但参加相关筛查的比例相对较低。应加强该人群宫颈癌筛查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以提高其宫颈癌筛查的参与率及主动防癌健康检查的比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引发的抑郁高风险率是否与海马生理结构的改变有关。方法:制作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后不同时期采用Basso Mouse Scale(BMS)评分对小鼠术后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情况;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内部细胞的变化;电镜观察海马亚细胞结构突触的结构变化;RT-qPCR检测突触蛋白标志物突触小泡蛋白(SYP)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行为学实验显示模型组小鼠有显著的抑郁行为,且在第7天抑郁程度最显著(P<0.01);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细胞排列紊乱,数量减少,形态欠规则;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超微结构突触数量减少,突触活动区长度变短,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间隙宽度增加,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5);RT-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SYP和PSD-95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海马生理结构的改变是脊髓损伤后抑郁症高风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 探讨不同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9月到2010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a/APO2)、PH、PO2和PCO2等动脉血气指标,两组机械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及两组合并症情况.结果 改良组治疗后的a/APO2、PO2及PCO2指标以及其他项均优于传统组.结论改良注入PS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确切,合并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开篇即以四时气象作类比提出了"四气调神"的方法,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相似文献   
38.
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春芳  常威 《中国药事》2008,22(1):77-79
综述了对光敏感、易光化降解、易氧化的临床常用注射剂的光稳定性研究进展。除硝普钠、对氨基水杨酸钠、两性霉素B等注射液需避光滴注外,吡啶类、噻嗪类、酚类、部分维生素类、喹诺酮类及抗肿瘤化疗药物在临床使用时,也应当采用避光滴注的措施,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对豚鼠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3只豚鼠随机分为丁咯地尔组(5只),噪声损伤组(5只),正常对照组(3只)。采用105 dB SPL(sound presure level,声压级)白噪声刺激,连续5 d(5 h/d)制造噪声性耳聋动物模型,其中丁咯地尔组在每天噪声刺激前30 min给予丁咯地尔(200 mg/kg)灌胃。豚鼠在给噪前后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给噪后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耳蜗外毛细胞受损情况。结果噪声损伤组及丁咯地尔组豚鼠噪声刺激前后ABR阈值分别为(17.50±3.80)dB SPL、(16.00±3.94)dB SPL和(67.08±6.20)dB SPL(、49.00±4.59)dB SPL,两组豚鼠经噪声刺激后阈值的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POAE幅值的下降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丁咯地尔组豚鼠ABR阈值的升高和DPOAE幅值的下降与噪声损伤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耳蜗基底膜铺片观察到凋亡、坏死和缺失的受损外毛细胞,计算其受损率发现,丁咯地尔组豚鼠外毛细胞受损率明显低于噪声损伤组(P<0.01)。结论预防性使用丁咯地尔可以减轻噪声对豚鼠耳蜗的损害,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特异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其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在神经系统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分析病程、监测疗效和复发以及预后估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