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构建人舌鳞状细胞癌/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体外共培养的实验模型,研究神经轴突导向因子Semaphorin 3A(Sema3A)及其受体Neuropilin-1(NRP-1)在肿瘤排斥神经的现象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鉴定Sema3A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C25中的表达以及NRP-1在大鼠DRG神经元中的表达,建立人舌鳞状细胞癌/大鼠DRG体外共培养的实验模型,针对NRP-1靶点进行特异性拮抗,观察SCC25排斥DRG轴突生长的程度变化。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ema3A在SCC25中表达,而NRP-1在大鼠DRG神经元中也呈阳性表达;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DRG组织块中NRP-1被特异性拮抗后,SCC25对DRG轴突的排斥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Sema3A及其受体NRP-1在SCC25排斥大鼠DRG轴突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全长型脾酪氨酸激酶[SYK(L)]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探讨SYK(L)对OSCC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YK(L)在27例OSCC及其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采用14例正常口腔黏膜作为对照,探讨其与OSCC发生及转移的关系。结果 OSCC组织中SYK(L)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牙龈组织(P<0.01),同一患者癌组织中SYK(L)表达量比癌旁组织低(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SYK(L)表达量普遍低于未转移组患者(P<0.05)。结论 SYK(L)可能与OSC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作为抑癌基因在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扩增和克隆人黑色素瘤抗原MAGE—A9(melanoma antigen A9)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制备抗MAGE—A9单抗.观察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从人肝癌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从中扩增出MAGE—A9 cDNA,插入载体pMD18-T中.测序正确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Ⅲ-MAGE—A9,转化大肠杆菌TOP10株进行表达。重组蛋白经L-Arabinose诱导表达纯化后.制备抗MAGE—A9单抗.免疫组化检测MAGE—A9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获得MAGE-A9c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一致。成功构建表达载体,表达可溶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kD。获得抗MAGE—A9单抗,MAGE-A9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8/39),主要表达于胞浆,未见肿瘤异质性,统计学分析MAGE—A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没有相关性。结论:有相当部分肝癌患者的肿瘤表达MAGE—A9抗原,且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没有相关性.MAGE-A9可能成为肝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对长春碱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共入选35例NSCLC患者,随机分入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PDD)或卡铂(CBP)组成NP方案化疗组和吉西他滨(GEM)联合PDD或CBP组成GP方案组,观察两组对化疗的反应;同时以RT-PCR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中β-tubulin-Ⅲ mRNA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β-tubulin-Ⅲ蛋白的含量. 结果:NP组19例,GP组16例,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别,对化疗总的有效率相似,在NP组内,有效10例,无效9例,有效患者的肿瘤组织中β-tubulin-Ⅲ mRNA测量值为4.8±1.9,而无效患者为15.8±8.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效患者β-tubulin-Ⅲ蛋白的测量值为3.7±1.5,无效患者为13.5±6.2(P<0.01).GP组7例无效,9例有效,有效与无效患者肿瘤组织中β-tubulin-Ⅲ mRNA和β-tubulin-Ⅲ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β-tubulin-Ⅲ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对长春碱类药物的敏感性有关,β-tubulin-Ⅲ基因高表达,提示对长春碱类药物的敏感性低,宜换用其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2/4(TLR2/4)表达水平的差别,以及该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下,炎症因子TNF-α分泌水平的差别。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低龄组和高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LR2/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同时检测1μg/mL大肠杆菌(E.coli)LPS或1mg/L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LPS刺激后,两组细胞TLR2/4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ELISA技术检测炎症因子TNF-α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刺激前,两组细胞TLR2/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别。E.co-li LPS或P.gingivalis LPS刺激后,低龄组细胞TLR2/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其分泌的TNF-α水平也显著高于高龄组(P〈0.05)。结论:年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LR2/4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增龄性变化可能导致TLR2/4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25(OH)2D3缺乏对小鼠下颌体及髁突骨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等方法比较分析6周龄野生型(WT)和1α(OH)ase-/-小鼠髁突的骨形成及其与下颌体骨形成的差异。结果:与WT小鼠相比,1α(OH)ase-/-小鼠髁突骨量明显增加,ALP和I型胶原的阳性面积也明显增加,而下颌体的骨量明显减少,ALP和I型胶原的阳性面积明显减少。1α(OH)ase-/-小鼠的下颌体PTHR和IGF-1蛋白表达水平轻度减少,而在髁突中PTHR和IGF-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内源性1,25(OH)2D3在小鼠下颌体骨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TH通过和PTHR结合在IGF-1的介导下在髁突骨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rhTGF-β1对rhIL-1α作用下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蛋白多糖4(PRG4)表达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取髁突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细胞上清液中加入10 ng/ml的rhIL-1α,48 h后加入10 ng/ml的rhTGF-β1.不同时间点应用RT-PCR检测PRG4 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PRG4蛋白的分泌变化.结果:加入rhIL-1α 24、48、72 h组的PRG4表达量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逐渐降低.48 h组再加入rh TGF-β1 24h后PRG4表达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48 h后与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最高.结论:rhTGF-β1可以上调髁突软骨细胞PRG4的表达,且可逆转IL-1α的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并鉴定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 related protein,PTHrP)与Bmi-1的结合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THrP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提供线索?方法:应用RT-PCR方法体外扩增鼠源性PTHrP基因,经测序后重组人原核表达载体pGEX-2TK,将构建正确的pGEX-2TK/mPTHrP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L21,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活性鉴定,通过体外GST pull-down技术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THrP与Bmi-1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和表达了重组载体pGEX-2TK/mPTHrP;通过体外蛋白质结合实验证实了PTHrP与Bmi-1蛋白可以相互作用?结论:PTHrP与Bmi-1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此结果为研究PTHrP介导的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 Notch1在大鼠舌癌模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4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 组10只)和实验组(B、C、D组各10只),使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04%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4NQO)饮用水喂养实验组 SD大鼠,用蒸馏水喂养对照组 SD大鼠。B、C、D组分别于8、16、24周取大鼠舌体组织;A 组在8、16、24周同时各取3只、3只、4只作为正常对照。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Notch1在病变不同阶段的舌粘膜内的表达。结果:4NQO可以有效诱导大鼠舌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在不同的给药时间点,可以诱导大鼠舌黏膜产生不同程度的癌前病变。Notch1在正常舌黏膜、癌前病变、舌鳞癌中的表达逐渐增高(P<0.01)。随着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阳性表达部位逐渐由基底层向表层扩展,且 Notch1的膜型表达逐渐增多。结论:Notch1的高表达及其在细胞膜上的集中表达可能与舌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IL-1ra,稳定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并检测其表达,为使用细胞因子拮抗剂基因治疗牙周炎奠定实验基础。方法Trizol法提取人乳腺癌组织总RNA,RT-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胶回收、纯化后产物与克隆载体pMD18-T连接、转化,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克隆载体与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分别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体外连接。重组DNA转化感受态细菌E.coliTOP10,筛选阳性克隆并鉴定。将构建正确的pEGFP-N1/hIL-1ra重组质粒DNA由脂质体介导转染NIH3T3细胞,G418加压筛选20d,RT-PCR检测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EGFP-N1/hIL-1ra经PCR及双酶切鉴定均证实人IL-1ra基因已与pEGFP-N1正确重组。稳定转染NIH3T3细胞后,RT-PCR得到目的基因片段,ELISA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编码人IL-1ra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N1/hIL-1ra,并获得了稳定表达目的蛋白人IL-1ra的NIH3T3细胞系,为牙周炎基因治疗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