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0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从技术和业务理论两方面介绍国内医院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并概述其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设策略:建立唯一的数据中心、统一数据标准、对数据质量予以核查、进行正确的数据分析、对服务对象开展分角色差异化服务、改进数据表达方式等。  相似文献   
42.
为提高卫生统计数据质量,对国内外近几年卫生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综合评价,认为数据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够真实、不够准确,时效性、可比性差,适用性不够强。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树立新的数据质量理念,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诚信教育,改善统计调查的环境;改革统计体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加强顶层设计,提高调查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建立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规范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成都天府新区卫生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为加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法查阅四川省卫生统计年报表数据、《四川卫生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对天府新区2011年底的卫生资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天府新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22家,其中医院37家仅占5.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71家占92.94%;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家占1.11%.天府新区的37家医院中,仅有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5家,其余为非二三级医院.天府新区共有床位7111张,医院床位占72%;基层医疗卫床位占26.72%;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占1.28%.天府新区卫生人力分布为50%以上的卫生人员、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集中在医院,其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天府新区的每千人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结论 天府新区现有大型优质医疗资源和公共卫生资源偏少;卫生资源的拥有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今后发展中卫生行政部门应重视新区卫生资源规划的顶层设计,调整和利用好现有卫生资源;要加强天府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建设;根据天府新区建设的产业特点来谋划公共卫生和专科医院的布局;加强天府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44.
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和信息收集渠道,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进行监管,实现全程、动态、精准的信息化监管,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综合监管的四川省"医疗三监管"制度与模式.方法总结"医疗三监管"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分析各个环节和特点,针对指标制定优化质控规则,根据行政管理需求和医疗机构自身改进需求进行平台功能设计.从"医疗三监管"工作的推进情况、成效、监管模式及机制、存在的问题、计划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接入省级公立医院32所,市级公立医院84所,县级公立医院424所,民营医院720所,基层医疗机构3124个,累计采集数据35亿余条,追查医生问题行为1321例次.结论四川省"医疗三监管"新模式规范了监管规则及指标,有助于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进行更好的监管,为促进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医务人员严格规范执业、医疗行为合理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四川省37家三甲综合医院2017年住院医疗服务进行DRGs绩效评价。[方法]利用四川省DRGs平台,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质量与安全3个维度展开评价。[结果]2017年四川省三甲综合医院DRGs组数多集中在600~700组;CMI指数主要分布于0.8~1.2;时间、费用消耗指数多分布于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20家中低风险组病死率低于或等于均值0.81‰,19家标准化病死率低于或等于均值6.61‰。[结论]四川省三甲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整体发展较好,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住院医疗服务效率普遍偏低,部分医院中低风险病死率偏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新医改”10年后四川省城乡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决策者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老年人口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调查四川省14个市(州)常住人口21 047名,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口6 647人纳入分析,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结果 四川省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64.9%,其中城市65.2%,农村64.6%。患病率居于前5位的疾病是高血压(30.43%)、慢性阻塞性肺病(9.18%)、糖尿病(8.91%)、椎间盘疾病(7.04%)、脑血管病(6.21%)。同时患1、2、≥3种慢性病患病率分别是35.5%、18.0%、11.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城:OR = 1.315,P = 0.001;乡:OR = 1.319,P = 0.001)、年龄(城:OR = 1.629,P<0.001;乡:OR = 1.327,P = 0.002)、教育程度(乡:OR = 1.458,P<0.001;OR = 1.567,P<0.001)、职业状况(城:OR = 1.335,P = 0.002;乡:OR = 1.328,P = 0.001)、社会活动(城:OR = 0.754,P = 0.005)、失能情况(城:OR = 3.353,P<0.001;乡:OR = 2.226,P<0.001)、家庭医生签约(城:OR = 0.682,P<0.001;OR = 0.703,P = 0.007)、经济状况(城:OR = 1.597,P<0.001;乡:OR = 1.943,P<0.001)、BMI指数(城:OR = 1.592,P<0.001;乡:OR = 1.602,P<0.001)是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四川省城乡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建议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因地制宜开展老年人口健康保障措施,为居民提供更优质、公平、有效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47.
赵凯佳  赵莉    段占祺  孙霞霞  罗玉英  刘丹萍  杨珉   《现代预防医学》2020,(20):3732-3736
目的 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探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发展趋势。方法 梳理新医改以来与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建设相关的政策,利用2008和2013年四川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以及2017年的现场调查数据,3次调查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样本量分别为295、424和220,结合国家和四川省卫生统计年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广义线性模型来分析2008 - 2017年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和职业认知变化。结果 从2009年到2017年,四川省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1.04增加到1.49,工作年限少于9年的比例从32.94%上升到54.96%,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76%上升到6.97%,初级职称占比从84.47%下降到80.73%,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上的比例从0.7%升高到73.6%;卫生技术人员感知到的工作压力变小,总满意度从2013年的33.22升高到35.90分,感知的医患关系较差且呈恶化趋势。结论 新医改以来发布的与乡镇卫生院人力建设相关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且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8.
赵宁  段占祺  金新政 《医学信息》2009,22(4):433-435
19世纪50年代初,热力学家提出了一个普遍的理论:由于孤立系统中的熵只增不减,能量做功的品质在不断下降."热寂说"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宇宙学推论,"能量退化论"是热寂说的理论支柱,关于宇宙演变的退化论、循环论坚如磐石.而我们认为,在宇宙演化的过程中,进化与退化两种倾向同时存在着,进化占主导地位.因此,信息学有责任驳斥宇宙熵增的总趋势,能量进化论也可以遏制能量退化的势头.如果物质能和信息能统一了,宇宙万物的运动机理自然就统一了,唯此,方能构造出一条能量进化或信息进化的逻辑链条,作为"宇宙进化论"的理论说明,来建立一条通向统一科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在新医改和“全面二孩”大背景下比较四川省城乡居民剖宫产率变化情况并探索影响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 430名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询问其近5年内最近一次的分娩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育龄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相关因素。结果 相对于2013年,城市地区2018年的剖宫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农村地区的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2018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上升,汉族地区人群中剖宫产率无明显变化。年龄(OR = 1.958,P = 0.001)、分娩地点(OR县级以下 VS 县级以上 = 0.469,P<0.001)、民族(OR少数民族 VS 汉族 = 0.305,P<0.001)、家距最近医院距离(OR15~29 min VS <15 min = 0.535,P<0.001;OR≥30 min VS <15 min = 0.374,P = 0.004)与是否选择剖宫产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增加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初产妇人群的产前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过度利用医疗资源行为的监督,以期降低四川省内城乡居民中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2015—2017年四川省心脑血管疾病负担现状,为制定疾病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四川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LL)率和伤残寿命损失年(YLD)率,评估居民疾病负担水平。采用SPSS 23.0进行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2015—2017年四川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21.26/10万,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7年四川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DALY率为15.84‰,其中YLL率和YLD率分别为12.28‰和3.56‰。心脑血管疾病负担主要来自于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DALY率占心脑血管疾病总DALY率的86.55%。DALY率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平均100.97%的速度增长,80岁及以上居民的DALY率可达83.43‰。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给四川省居民带来较重的负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其中重点可防控疾病包括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