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目的 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和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ke 4-anaplasitic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状态,并分析其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过扩增受阻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 PCR方法检测7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状态,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检测ALK基因融合状态,分析EGFR基因突变率与性别、吸烟史的相关性,EGFR基因突变和ALK基因融合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肺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0.5% (30/74),ALK基因融合6.8% (5/74).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21的突变率分别为1.4% (1/74)、20.3% (15/74)、1.4% (1/74)、17.6% (13/74),肺腺癌患者中女性EGFR基因突变高于男性(P=0.007),但未见与吸烟史有明显相关(P =0.099).EGFR基因突变和ALK基因融合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有明显的生存优势(P=0.007).结论 肺腺癌患者中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女性患者中尤为明显,针对驱动基因靶向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防治表柔比星心肌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均接受6周期含表柔比星方案化疗给药,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每周期10d;利用心超、心电图和AHA心功能以及心肌酶谱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心脏毒性。结果治疗组化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心功能评级、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可防治表柔比星的心肌毒性,可提高表柔比星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雪琴  冯建国  潘月龙  杨邵瑜  王建  马胜林 《浙江医学》2011,33(8):1158-1161,1228
目的观察高温对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上联合应用热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热疗或热放疗作用后A549/DDP细胞周期的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术(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热放疗对A549/DDP细胞凋亡的作用;应用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分析各组A549/DDP细胞蛋白质图谱的差异。结果流式细胞仪显示热疗后G2~M期细胞明显增多,Go~G2期细胞明显减少;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到热放疗有诱导A549/DDP细胞凋亡作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热放疗组中质荷比分别为3974Da,4288Da,4680Da的3种蛋白质表达增高,质荷比为3270Da的蛋白质表达降低;热疗组质荷比分别为4288Da,4680Da的蛋白质表达增高,而质荷比为8941Da的蛋白质表达降低;放疗组只有质荷比4680Da的蛋白质表达增高。结论热疗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蛋白质表达,诱导细胞停滞于对放射线敏感的G2~M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探索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0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肿瘤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84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治疗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immune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3岁。左上腹胀痛20余天,加重2d,于2006年2月13日入院。入院前20余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持续性胀痛,不向远处放射,与进食无关。病程中伴有反酸暖气,肛门排气明显,无恶心呕吐,无腹泻、血便、发热。于杭州市第三医院就诊,B超显示:肝脾多发结节。CT示肝脾多发结节灶。入院前2d左上腹胀痛加剧,遂来我院。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其中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对于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最大目标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方法获得肺癌治疗获益人群的准确信息指导临床治疗。新兴的蛋白质谱技术正为这一探索提供了优良的高通量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李鑫  张倩云  徐洁  杨邵瑜  潘月龙 《浙江医学》2020,42(20):2156-2160
目的探讨重组脂联素(ADPN)在高糖高胰岛素环境下对小鼠结肠癌细胞株MCA38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CA38细胞分为6组:空白组、对照组(25mmol/L葡萄糖+125滋IU/ml胰岛素)、A组(25mmol/L葡萄糖+125滋IU/ml胰岛素+2.5滋g/mlADPN)、B组(25mmol/L葡萄糖+125滋IU/ml胰岛素+5滋g/mlADPN)、C组(25mmol/L葡萄糖+125滋IU/ml胰岛素+10滋g/mlADPN)、D组(25mmol/L葡萄糖+125滋IU/ml胰岛素+20滋g/mlADPN),经培养及不同药物作用72h后,采用噻唑蓝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ADPN在高糖高胰岛素条件下对MCA38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ADPN对细胞增殖与迁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A、B、C、D组任意两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DPN浓度越高,细胞增殖抑制率越高。空白组、对照组、A、B、C、D组任意两组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DPN浓度越高,细胞迁移数越少。与对照组比较,B、C、D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蛋白(Ras)、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酌(PPARγ)、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AK-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C、D组IGF-2R、Ras、PPARγ、PAK-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比较,C、D组IGF-2R、Ras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D组IGF-2R、PAK-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PN在高糖高胰岛素环境下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株MCA38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AS-Raf-MAPK信号通路和PAK-1、PPARγ等肿瘤细胞迁移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GP方案化疗对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SGF、Cyfra21-1、CA125及CEA含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后,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及癌胚抗原(CEA)的含量。治疗期间,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SGF、Cyfra21-1、CA125及CEA的含量分别为(49.76±4.39) U/ml、(0.36±0.03) ng/ml、(16.88±1.38) U/ml及(1.63±0.36)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老年NSCLC疗效较好,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SGF、Cyfra21-1、CA125及CEA的含量,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是由32家世界知名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联盟组织,旨于提供更优质、高效和合理的癌症患者管理模式。NCCN每年持续更新临床实践指南,指南以临床研究数据为依据,确保肿瘤领域专家和患者均能获取最新的癌症预防、筛选和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疗效。NCCN指南不仅是美国肿瘤领域临床决策的标准,而且是全球肿瘤临床实践最广泛的指南。2022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目前更新至第3版,较2021年第7版指南主要在临床评估、分子标志物检测、围手术期治疗、放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面进行更新。本文就新版指南更新内容进行逐一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