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外阴癌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外阴癌治疗、预后情况及其淋巴结转移的特征。方法 对随访超过5年并有完整资料的76例外阴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的5年5年生存率64.5%,Ⅰ、Ⅱ、Ⅲ及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16/17)、67.9%(19/28)、54.5(12/22)、22.2%(2/9)。Ⅲ、Ⅳ期手术加放疗组5年生存率62.5%(10/16)与单纯放疗组25.0%(3/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6例经治疗后有11例未控制,未控率14.5%,复发17例,复发率为26.2%。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9%(19/56)、28.6%(4/14)。盆腔淋巴结转移者腹股沟淋巴结均有转移。腹股沟淋巴结阴性5年生存率为86.5%、阳性42.1%(P<0.05)。结论 外阴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病灶>1cm者应行根治性外阴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晚期病例加放疗。单纯放疗预后差。腹股沟淋巴结阴性不必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2.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83年1月至1998年6月,我院收治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16例,对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和/或化疗者14例。56.2%的病例肌层浸润深度超过1/2肌层(9/16),62.5%有宫外扩散(10/16),淋巴结转移率62.5%(5/8),几乎缺乏雌、孕激素受体。预后差,随访期内9例死亡。结论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普通的子宫内膜癌明显不同,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抑制宫颈癌Hela229细胞内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对顺铂(DDP)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及集落克隆法测定各因素对Hela229细胞的抑制作用;溴化丙啶(PI)单染法及DAPI检测细胞的凋亡率;JC-1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定相关蛋白的表达;建立裸鼠动物模型测定各因素体内的抑瘤作用.结果 宫颈癌细胞较正常宫颈细胞高表达HSP70;当HSP70抑制剂与顺铂合用,细胞的存活率较单用顺铂显著下降(P<0.01);PI与DAPI染色实验表明HSP70抑制剂能增加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率;JC-1染色结果显示,HSP70抑制剂处理后顺铂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发生了明显的降低.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HSP70蛋白表达抑制剂与顺铂合用较单用顺铂显著增加促凋亡蛋Bax/caspase-3表达及caspase-3活化;明显降低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裸鼠移植肿瘤模型结果表明HSP70抑制剂与顺铂合用能增强顺铂对模型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抑制HSP70表达可增强宫颈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SP70,进而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HSP70有望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β-连环生白(β-cat)和细胞周期蛋白DI(cyclin D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卵法.检测68例宫颈癌(UCC)、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0例正常宫颈(NCE)组织中β-cat与cyclin DI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Ⅰ~Ⅱa期)组织中,β-cat异常表达率分别为0%、45.5%、69.1%(P〈0.01),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O%、40.9%和60.3%(P〈0.01);两者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原发灶大小及病理组织类型均无关(P〉0.05);两者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结论:β-cat异常表达可能通过激活靶基因cyclinD1过度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PM化疗方案术前腹腔化疗在晚期卵巢癌腹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晚期卵巢癌合并腹水因肿瘤固定及一般情况差而不能手术治疗患者给予FPM(5-Fu,DDP,MMC)化疗方案术前腹腔化疗—手术治疗。结果FPM化疗方案术前腹腔化疗有效地控制了腹水,改善了患者一般状况,使肿瘤松动、缩小,有利于成功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结论FPM化疗方案术前腹腔化疗能有效控制腹水,提高晚期卵巢癌合并腹水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12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Ⅰb,Ⅱa期宫颈癌行根治术后加用放疗或化疗辅助治疗126例,其中单纯放疗64例,单纯化疗26例,放,化疗联合36例,对其治疗结果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6例总的五年生存率为73%(92/126),单纯放疗组,单纯化疗组,放,化疗联合组分别为76.6%(49/64),69.2%(18/26),69.4(25/36),临床分期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数目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结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是有限的,但存在2个以上不良预后因素者,术后应加辅助治疗,同时应重视根治性手术彻底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与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391例行根治性手术的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术前SCCAg水平,并将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SCCAg水平在FIGO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子宫颈旁有无受侵及淋巴结有无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脉管有无浸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肿瘤直径(P=0.001 5)和淋巴结转移(P=0.000 1)是影响SCCAg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淋巴结转移比肿瘤直径对SCCAg水平影响更大.在Ⅰb1期,当选择截断值为2.5 ng/ml时,有较好的灵敏度(0.54)和特异度(0.83),Youden指数(0.37)最高,预测效果最佳;而在Ⅰb2和Ⅱa期,当选择截断值为4.5 ng/ml时,有较好的灵敏度(0.55)和特异度(0.79),Youden指数(0.34)最高,预测效果最佳.结论:术前SCCAg水平对评估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价值.在Ⅰb1期和Ⅰb2+Ⅱa期,分别选择截断值为2.5 ng/ml和4.5 ng/ml时,有最佳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波  刘健  李胜泽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28-1029,1118
目的研究影响Ⅰ、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6例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17.9%,其中Ⅰ期为10.1%,Ⅱ期为39.7%。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直径及肌层浸润深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病理类型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年龄越轻、临床期别越晚、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内生型肿瘤、肿瘤直径越大、肌层浸润深度越深,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