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1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95篇
内科学   417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648篇
预防医学   203篇
眼科学   268篇
药学   151篇
  9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缺血预处理引起家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变化的影响,试图揭示其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  相似文献   
82.
既往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P)和冠心病事件相关,但是否增加对血管性疾病的预测价值有待定论;以前的研究集中于中年人群,有关CRP对老年人群血管性事件和他汀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尚不清楚。新近研究者们利用PROSPER(普伐他汀在高风险的老年人中的前瞻性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3.
84.
既往研究提示病毒感染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致病因素之一,但有关巨细胞病毒(CMV)与冠心病之关系研究的报道尚少。1材料与方法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本院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1例(冠心病组),其中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64±14岁。另选...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不同血管通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07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血管通路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使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对照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后生化指标、透析相关指标以及心功能。结果透析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磷、血钙水平分别为(11.19±3.36)mg/L、(2.35±0.26)mmol/L、(1.57±0.49)mmol/L、(1.71±0.58)mmol/L、(1.85±0.63)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75±3.52)mg/L、(3.61±0.37)mmol/L、(2.63±0.51)mmol/L、(1.99±0.72)mmol/L、(2.12±0.77)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90.15±9.72)g/L、(35.01±4.22)g/L、(1.95±0.23)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4±8.50)g/L、(30.09±3.68)g/L、(1.34±0.42)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素清除指数(Kt/V)(1.61±0.23)、尿素下降率(URR)(67.52±10.35)%、血管通路血流量(242.17±31.55)ml/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0±0.11)、(62.37±9.18)%、(210.09±22.15)ml/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56.45%、48.39%、53.23%,均高于对照组的40.00%、35.56%、4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通路的透析效果更好,对其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小,但其对患者心功能有一定的干扰,临床中可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CG、TBA联合AFP和PIVKA-Ⅱ检测在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模型,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患者60例(肝炎组)、肝硬化患者60例[肝硬化组(肝硬化代偿组36例)、(肝硬化失代偿组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肝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血清甘胆酸(CG)、总胆汁酸(TBA)、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乏Ⅱ诱导蛋白(PIVKA-Ⅱ)等肝病生物学指标水平测定,比较各指标水平在肝脏疾病中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比较各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中效能.结果 肝癌组的AFP、PIVKA-II、CG和TBA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代偿组的AFP、PIVKA-II、CG和TBA水平均低于肝硬化失代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G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最大;AFP鉴别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硬化非代偿期及肝炎的AUC最大;PIVKA-II鉴别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肝癌的AUC最大.四项指标联合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最高为0.974,灵敏度(98.3%)和特异性(91.7%)高于其他单一指标;四项指标联合鉴别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硬化非代偿期的特异性最高为88.9%;AFP+PIVKA-II联合鉴别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肝癌的灵敏度最高为100%;AFP+CG联合检测鉴别肝硬化代偿期和肝炎的特异性最高为95.0%.结论 CG、TBA、AFP和PIVKA-Ⅱ检测在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对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及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7.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检测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早期诊断价值。采用RT-PCR方法动态检测67例肾移植AR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所有患者肌酐(Cr)表达水平情况,比较各时间点穿孔素、颗粒酶B mRNA及Cr表达水平,并探讨穿孔素、颗粒酶B与AR的关系。移植后1d与移植前1d比较,PBL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C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AR前3d较之前各时间点比较,PBL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C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AR后1d时PBL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P<0.05),而AR后5d时Cr表达水平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P<0.05);PBL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升高时间比Cr早4d,AR患者经MP/OKT3冲击治疗后,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至原有基础水平。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在AR早期诊断和抗排斥反应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微电子肌电桥(EMGB)技术对C5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桡侧腕长伸肌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多模态 MR 小肠口服造影法与 CT 小肠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对怀疑有小肠肿瘤的65例患者行CT和多模态MR小肠造影检查。由两位腹部影像学医师分别对CT及 MR图像进行分析,记录十二指肠、近段空肠、远段空肠、近段回肠以及远段回肠肠管的病变累及情况,并与手术以及内镜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手术及内镜病理证实,65例中共37例患者有38个小肠肿瘤病灶(腺癌6例,淋巴瘤7例,间质瘤1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2例)。CT及 MRI对小肠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7.4%(37/38)和94.7%(36/38);McNemar检验结果显示,CT小肠显像与多模态小肠 MR口服造影法对于多部位侵犯的小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例黏膜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仅在CT图像上显示。结论:多模态 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均是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