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于2006年4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特异性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我院门诊确诊的1000例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2.
脓毒症是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有关脓毒症的研究已成为现今危重病急救医学界的前沿领域之一.近年来,尽管对脓毒症的概念、临床特征及诊疗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脓毒症的相关指南[1]也主要针对脓毒症的诊断、治疗,忽略了对脓毒症的预防及后续护理,而最新的<2010德国脓毒症指南>[2]从脓毒症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后续护理4个方面进行系统指导,有助于临床医师系统认识脓毒症,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而降低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该指南是由德国脓毒症学会联合德国17个医学科学学会和1个自助团体撰写而成.  相似文献   
93.
多次献血者T细胞凋亡及T细胞亚群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观察多次献血对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无影响、多次献血者的外周血T细胞在献血前后有无变化,笔者检测了不同年龄组多次献血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及T细胞亚群表达,并与相同年龄组首次无偿献血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PVR及其受体TIGIT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探究PVR基因及其受体TIGIT对宫颈癌发生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泛癌转录组测序表达矩阵,分析PVR及TIGIT在泛癌肿瘤组织中与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得出与PVR或TIGIT表达相关的基因,并利用GSEA方法进行功能注释。计算TCGA宫颈癌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并探究与PVR和TIGIT表达量的相关性。免疫组化实验用于验证PVR编码的CD155和TIGIT表达量及其与CD8阳性T细胞和PD1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VR和TIGIT mRNA在多肿瘤中表达量高于正常组,且在宫颈癌患者中,PVR基因表达水平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高水平的PVR基因表达量与更差的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PVR与多肿瘤发生相关的信号通路共表达,如MYC靶标、血管生成信号、TGF-β信号、TNF-α/NF-κB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Hedgeh...  相似文献   
95.
<正>天然产物是指通常由自然界中的活生物体产生并具有药理或生物活性的物质,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肽等天然小分子或大分子化合物,在临床可发挥重要作用,可用于药物开发和药物设计,如:白藜芦醇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心血管疾病和抗衰老等作用[1];青蒿素因其在疟疾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医学送给世界的礼物;甘草酸对许多病毒具有抑制活性[2]。本文对近年来出现的天然产物抗人类冠状病毒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抗击新冠疫情提供潜在的药物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头部腧穴针刺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和脑病科收治的CPSP患者138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剔除脱落患者,最终针刺组和药物组分别为67例和62例。针刺组给予头部腧穴针刺,每周5次,药物组给予每天口服阿米替林,25 mg/次,2次/日,均治疗4周。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疼痛评级指数(PRI)感觉项、PRI情感项、PRI总分、现在疼痛状况(PP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刺组低于药物组(P<0.05)。2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针刺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部腧穴针刺能够有效缓解CPSP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
研究辐射灭菌剂量设定方法,为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辐射灭菌提供参考。通过研习辐射灭菌标准,对辐射剂量设定的三种方法及原理进行介绍,并以利用产品生物负载信息来进行剂量设定方法为例,对辐射剂量设定具体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结果认为,合理设定灭菌剂量是辐射灭菌的关键环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根据产品特性及所需达到的无菌保证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宜剂量设定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并确定最终灭菌剂量。  相似文献   
98.
重力环境和力学载荷是生命体所面对的重要环境因素,当这些因素改变时,会造成细胞内质网内稳态失衡,引起内质网应激及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与其他细胞器广泛连接,内质网应激会影响其他细胞器乃至整个细胞功能。从内质网形态、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功能蛋白及微重力下的自噬与凋亡等方面,总结了微重力下内质网应激及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比了现阶段不同药物对抗微重力下内质网应激的效果,以期为揭示微重力下内质网应激的发生机理及寻找有效对抗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长沙市流动献血车和固定献血点全血采集情况和人口特征,为优化献血地点和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长沙市流动采血车和固定献血点采集的144 333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流动献血车和固定献血点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及血液复检淘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流动献血车与固定献血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偿捐献全血人群中两种献血地点男性献血者均高(P<0.05);流动献血车18~24岁人群显著高于固定献血点,25~34岁人群固定献血点高于流动献血车(P<0.05);流动献血车职业分布献血人次占比最多的是学生,固定献血点是其他类职业;流动献血车献血者本科和专科学历均高于固定献血点,固定献血点高中学历比例大于大专院校以上学历;流动献血车复检淘汰率2.01%,固定献血点复检淘汰率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在长沙无偿捐献全血的主要方式是流动献血车,男性、18~24岁、大专院校学生、大专以上学历人群是无偿献血主体。注意选址充分发挥固定献血点在全市的布局和运行方式,并强化流动献血车的优点,根据献血人群结构特点做针对性的宣传,可提高血液采集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内分泌代谢科就诊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痛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20年在西安市某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成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痛风诊断。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痛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有效病例数1 016例,有效率为89.75%。病例中以男性所占比例较高,占70.47%,病例年龄21~80岁,36~50岁病例占46.85%。有116例患者发生痛风,发生率为11.42%。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痛风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手脚关节外伤史、FPG、TG与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444)、BMI≥28.0 kg/m2OR=2.687)、痛风家族史(OR=2.021)、高血压病(OR=2.558)、手脚关节外伤史(OR=4.521)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痛风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有较高的痛风发生风险,男性、肥胖、痛风家族史、高血压病及手脚关节外伤史均会增加痛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