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患者女性,67岁,因右眼睑内眦部红肿3周来我院门诊。眼科检查:右眼睑内眦部皮肤红肿,按压有乒乓感,压痛(+)。结膜充血,角膜透明。余前节(-)。右眼泪道冲洗:泪道狭窄。拟右眼睑内眦蜂窝织炎、急性泪囊炎予局部抗生素眼水,口服抗生素,激素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22.
双源CT诊断冠心病和指导危险分层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双源CT(DS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以及指导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 50例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患者,先期接受DSCT检查后于1个月内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诊断为标准,分别评估DSCT诊断冠状动脉<50%、≥50%和≥75%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两种检查结果做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 CAG显示冠状动脉为637段,DSCT可评估的冠状动脉为615段(96.5%).DSCT对诊断<50%、≥50%和≥75%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75.6%、83.2%和91.7%,特异度为97.6%、99.2%和99.8%.DSCT和CAG结果显著相关(P<0.01).结论 DSCT对于冠脉狭窄病变诊断的结果与CAG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心房黏液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心房黏液瘤患者17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3例加做延迟期扫描。增强扫描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对CT增强图像行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后处理,主要观察肿物的形态、密度、部位及强化后的CT表现。结果17例心房粘液瘤中左心房14例,右心房3例。CT平扫图像心房黏液瘤呈稍低密度影或等密度,平均CT值约为(21.39±10.63)HU,5例肿瘤内可见钙化。增强图像肿物边缘清晰,8例边缘光整,6例有分叶,3例表面呈菜花状,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延迟期10例轻度强化,7例无明显强化,增强后延迟期平均CT值约为(29.88±14.51)HU,但增强前后CT值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10例蒂较短而宽,2例肿物蒂较长,于舒张期脱入二尖瓣口,1例合并左侧髂动脉栓塞。结论CT图像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部位及密度;多平面重建有助于观察瘤蒂;增强后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对心房黏液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心房黏液瘤合并动脉栓塞的CT表现、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 收集6例左心房黏液瘤合并动脉栓塞患者,均于完善包括冠状动脉及外周动脉CTA检查在内的相关检查后行手术治疗;对其CTA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心房黏液瘤均发生于左心房,CT平扫呈低密度,3例动脉期强化,蒂宽窄不等,1例伴有钙化;6例均伴有动脉栓塞,栓塞部位为髂动脉2例、 肱动脉1例、 股动脉2例和腹主动脉伴两侧髂动脉多发栓塞1例。采用同期或分次心房黏液瘤切除联合外周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进行治疗,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肢体疼痛消失。随访6个月~2年,均无心房黏液瘤复发或取栓部位黏液瘤再发种植转移,受累肢体血运良好。结论 CTA可对心房黏液瘤合并动脉栓塞作出较全面的诊断;采用心房黏液瘤切除辅以栓塞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进行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5.
肺癌是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肺恶性肿瘤的98%,其诊断必须结合临床作系统全面的综合分析,X线检查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其他如痰液、胸水的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也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妇女常见病,外阴营养不良的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了38例,收到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的影响,为产前预防弓形虫感染新生儿出生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对我院就诊弓形虫抗体IgM阳性发现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与为感染孕妇间妊娠结局的差别。结果孕早期弓形虫抗体IgM阳性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及孕早期对弓形虫抗体的筛查,必要时终止妊娠,对于优生优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DCC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细胞在体外、体内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DC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CC导入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中,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DCC基因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经梯度浓度紫杉醇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体内观察DCC基因转染后裸鼠移植瘤对紫杉醇化疗的反应。结果 DCC基因可在HO-8910细胞中稳定表达。转染DCC基因后的HO-8910细胞经梯度浓度紫杉醇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O-8910-DCC裸鼠移植瘤化疗组重量抑瘤率和体积抑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沦DCC基因可增强HO-8910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9.
膜联蛋白A2是一种钙依赖性蛋白,它在各种类型肿瘤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调节细胞功能上亦扮演多个角色,包括血管生成、增殖、凋亡、细胞迁移、入侵和粘附。膜联蛋白A2与血纤溶酶原以及细胞表面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结合,导致纤溶酶原转化成血纤维蛋白溶酶。血纤维蛋白溶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以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降解细胞外基质.对癌症转移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膜联蛋白A2在卵巢癌细胞中表达增多,能促进癌细胞转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膜联蛋白A2及其结合蛋白在恶性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促进癌症的转移。本文综述了膜联蛋白A2及其结合蛋白在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中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单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被动免疫治疗及淋巴细胞主动免疫(LIT)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被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临床确诊为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12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仅接受IVIG,B组接受LIT及IVIG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封闭抗体转阳率,临床妊娠率,患者血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CD4 +/CD8+比率及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和NK细胞含量的变化.结果 免疫治疗后,A组封闭抗体转为阳性者45例(72.58%)、B组封闭抗体转为阳性者58例(93.5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688,P<0.05);两组成功妊娠率为A组妊娠39例(62.90%),B组妊娠51例(82.2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35,P<0.05).接受免疫治疗后B组与A组比较,CD3+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5);CD4+细胞百分比降低(t=4.514,P<0.05);CD8+细胞百分比升高(t=21.697,P<0.05);CD4+/CD8+比率降低(t=2.146,P<0.05),IFN-γ水平降低(t=4.514,P<0.05),IL-10则升高(t=21.697,P<0.05);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下降(t=2.146,P<0.05),B组变化幅度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能改善体内细胞免疫状态,具有较好的疗效,LIT联合IVIG治疗较单独应用IVIG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