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判断定量脑电图在全麻下监测意识的价值。方法:无神经济损务的健康志愿者,按0、0.2、0.3、0.4MAC递增呼末异氟醚浓度,观察qEEG及指令反应变化,通过事后调查麻醉中的外显及内隐记忆。结果:按全麻下意识水平的1~4个阶段,第2与第1阶段相比,qEEGF7、F8、A1异联θ波相对功率明显降低(P〈0.05),第3与第2阶段相比,O1、及O2导联的α波相对功率明显降低(P〈0.05),O2与  相似文献   
12.
朱滢  唐新  吴胜利 《河北中医》2016,(12):1794-179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溻渍及外敷治疗湿热毒蕴型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湿热毒蕴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抗生素治疗,同时治疗组64例予中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内服,配合大黄粉溻渍及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60例予硼酸洗液外敷治疗。2组均观察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平均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6.56%,优于对照组(13.33%,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9.83±1.96)d,对照组为(12.67±1.2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溻渍及外敷治疗湿热毒蕴型丹毒,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0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内镜检查结果。 结果10例患者肠镜下表现为直肠前壁或侧壁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病灶距肛门口5~15 cm,大小为1.5~2.8 cm。其中4例误诊为直肠良性肿瘤或者直肠癌,误诊率达40.0%(4/10)。10例患者均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内镜检查见病灶位于直肠黏膜下及固有肌层,呈低回声影,内部回声不匀,部分突破外膜累及子宫。 结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误诊率较高,但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辅助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8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浆hs-CRP和血液指标。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浆hs-CRP和全血低切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随着复发频率的降低血浆hs-CRP水平逐渐降低。结论血浆hs-CRP水平与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分期手术治疗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乳房外观评价积分,以及血沉、泌乳素水平。结果:中医分期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治愈率为100%(30/30),扩创缝合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为(10.57±1.06)d。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及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房外观评价优于治疗前(P0.01);血沉、泌乳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全部降至正常范围。结论:中医分期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疗效良好,且能维持良好的乳房外形。  相似文献   
16.
红升丹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详述了近30年红升丹及红升丹类制剂的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监测方面的研究概况。肯定了红升丹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指出了其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点和监测指标,为该类制剂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且死亡率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故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常易误诊。本对我院近年来老年人胰腺癌首发临床症状3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寻求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目标提供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50例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已实现病毒学阴转(HBV DNA<500copies·mL-1)但未达到临床治愈目标,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观察组)和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继续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0.5mg·次-1·d-1;观察组在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PegIFNα-2a皮下注射抗病毒治疗,180μg·0.5mL-1·次-1,1次·周-1;2组均治疗4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0、12、24、48周后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水平、HBsAg转阴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完成48周随访记录患者共49例,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5例。2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时的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HBsAg水平下降幅度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PegIFNα-2a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HBsAg水平,但临床上需综合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经济水平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