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同期加压延长治疗伴有骨缺损、肢体短缩的长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5年10月使用Ⅳ型镶嵌式外固定器同期加压延长治疗伴有骨缺损、肢体短缩的长骨不连15例,同时处理骨缺损与骨不连。结果15例随访9~39个月,骨缺损段新生骨生长良好,骨不连断端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6.6(4~13)个月,肢体短缩畸形基本矫正。骨折端成角2例,均<8,°未予特殊处理;针孔感染2例,经对症、抗感染处理后痊愈。结论使用Ⅳ型镶嵌式外固定器同期加压延长治疗伴有骨缺损、肢体短缩的长骨不连,能缩短治疗时间,并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通过利用曲面断层摄影、螺旋CT与实体测量的方法,对下颌骨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下缘距离与该区下颌体高度比值进行比较,对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走行进行定位,为避免在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手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16具下颌骨标本进行曲面断层摄影和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至下颌下缘距离与该区下颌体高度比值,再经该部位将下颌骨依冠状面锯开后进行测量,比较三者的差异.结果 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下缘的距离与下颌体高度比值在曲面断层摄影、螺旋cT扫描和实测值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术及其他下颌骨的手术前,通过曲面断层摄影测量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体下缘距离与下颌体高度的比值,可以为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颊侧骨板的表面定位提重要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3.
高颧骨降低术术式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喆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8):1164-1166
蒙古人种的面型相对高加索人种比较宽短,且面部器官特征不明显。相对高耸的颧骨颧弓和突出的下颌角,给蒙古人宽短的面型带来了不和谐的特征,高耸的颧骨颧弓增加了面中1/3的宽度,突出的下颌角增加了面下1/3的视觉宽度。加之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东方人文化传统中对高颧骨的审美偏见。所以,在整形外科临床上,要求行手术降低高耸颧骨的就医者颇多。本文就高颧骨降低术术式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总结采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66例,其中成角进针外固定支架固定18例,动力髋螺钉固定32例,股骨重建钉固定16例。结果66例平均随访2(1~8)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4~7)个月。针孔感染2例,经换药痊愈,股骨颈轻度短缩畸形2例,未予处理。术后功能评价:优37例,良23例,可5例,差1例。无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病例,无骨折愈合前死亡病例,功能优良率:外固定架治疗组为83.3%,动力髋螺钉治疗组为90.6%,股骨重建钉治疗组为100%。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老年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安全保障;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骨折类型选择固定的方式。  相似文献   
45.
马彪  彭喆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35-2136
[目的]探讨背侧或掌侧切口+桡侧小切口治疗陈旧性Barton骨折的疗效及优点。【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8年3月采用常规背侧或掌侧切口+桡侧作小切口治疗陈旧性Barton骨折1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平均1.2年,骨折愈合时间为4~6个月,无畸形愈合,腕关节功能按Kienat评分标准评分:优80%、良15%、可5%。【结论】通过从桡侧作小切口治疗陈旧性Barton骨折能够较好地观察和处理桡骨远端关节面塌陷和移位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6.
对30例不同类型髋臼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其中K-L入路18例,髂腹股沟入路6例,髂股延长入路4例,联合入路2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入院时间将20例20髋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病例的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的差异。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小切口THA组较常规THA组切口小,围手术期出血量少,引流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而中期结果相似。假体位置均良好。结论后外侧小切口THA可选择性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使用交叉唇瓣修复上唇缺损术中同期吻合唇动脉,促进皮瓣成活,以达到缩短住院时间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4年1月,对11例上唇缺损患者采用交叉唇瓣移位修复,同期吻合上、下唇动脉。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13~70岁,平均62岁。其中6例为上唇肿瘤切除后,2例为动物咬伤致上唇部分缺损,3例为唇裂术后继发上唇过紧畸形,行瘢痕切除修复术。上唇缺损范围为宽度1.5~4.0 cm,高度1.8~3.5 cm;唇瓣切取宽度为1.5~3.2 cm,高度为1.5~3.0 cm。下唇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唇瓣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5 d顺利完成断蒂术,断蒂后唇瓣未发生水疱、脱屑及其他静脉回流障碍并发症。除1例糖尿病患者切口延期愈合(术后2周愈合)外,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表情、进食、语言功能接近正常。术后12个月77.8%(7/9)患者交叉唇瓣轻触觉恢复。供区外观无明显畸形。结论采用交叉唇瓣修复上唇缺损同期吻合上、下唇动脉,可缩短断蒂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两期手术间的不适。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股骨髁部C3型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4月期间收治的35例股骨髁部骨折病人分别采用克氏针、空心拉力钉、解剖型锁定钢板以及DCS实施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全部35例病人进行随访18~30个月,平均为24个月。病人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以及主观满意度评估情况:分值在85~100分为优,共18例(18/35,51.43%);分值在70~80分为良,共9例(9/35,25.71%),分值在60~69分为可,共7例(7/35,20.00%),分值小于60分者为差,共1例(1/35,2.86%),优良率达77.14%(27/35)。术后有33例病人达到骨性愈合,余者2例病人骨延期愈合。有严重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1例,最终疗效评估为差。结论对股骨髁部C3型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重视解剖复位及牢靠内固定,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