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4年4月~2004年9月共完成经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王媛  惠双  张成辉  郭宏强  贺海发  杨如玉 《癌症进展》2019,17(8):965-967,985
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中GINS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宫颈癌患者和同期2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INS2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GINS2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并探讨GINS2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GINS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不同年龄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GINS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TMN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INS2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GINS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P<0.05),生存期长于GINS2蛋白阳性患者(P<0.05)。结论 GINS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较高,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并且其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TMN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的预后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中医综合疗法辅助肝动脉灌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及造模组60只,正常对照组常压常氧SPF环境饲养;造模组模拟海拔5 000 m高原环境人工实验舱中饲养4周制备高原肺动脉高压模型。再随机将造模组分为模型组,大花红景天组(1.78 mL·kg-1·d-1),肉苁蓉苯乙醇苷低中高剂量组(75 ,150,300 mg·kg-1·d-1),每组12只。第5周开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各治疗组按计量灌胃给药28 d,每日1次,给药体积10 mL·kg-1。主动脉插管法测定平均动脉压(MAP),直接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计算中膜厚度比(WT)和中膜面积比(WB)。结果:模型组肺动脉血管增厚度,炎性浸润,WT,WB,mPAP,RVSP,RVH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大花红景天及肉苁蓉苯乙醇苷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改善肺动脉血管增厚、炎性浸润,降低WT及 WB,mPAP,RVSP,MAP,RVHI(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可以改善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血流动力学、右心室肥厚程度及肺组织病理改变,具有一定治疗高原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腹腔镜肾切除术中钛夹处理肾蒂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单纯采用钛夹处理肾蒂的术式与经验。方法:腹腔镜肾切除术7例,其中肾积水无功能肾6例,肾结核1例。经腹腔镜操作,分离出输尿管显露肾蒂,肾动脉、肾静脉钛夹夹闭后切断,单纯采用钛夹处理肾蒂切除肾脏。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和术后无肾血管出血发生。手术时间130~220m in,平均150m in;术中出血80~150m l,平均120m l;术后住院时间5~7d。结论: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单纯采用钛夹处理肾蒂,效果确切,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5.
二重癌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重癌二例南阳地区人民医院张成辉,柴群立,仝运科重复癌临床上较少见,我科1年内收治二重癌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42岁。以“刺激性干咳1月,伴胸闷2周”为主诉入院。体检:两肺呼吸音粗糙,左中下肺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示:右中肺野显示一卵...  相似文献   
26.
郭锰  张成辉  吴婷婷 《中草药》2019,50(22):5515-5520
目的探讨荷包牡丹碱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转移、侵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HCC97-H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分别经5、10、25、50、100μmol/L荷包牡丹碱处理24、48、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5、10、25μmol/L荷包牡丹碱处理MHCC97-H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黏附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实验检测VEGF、MMP-2及MMP-9基因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25μmol/L荷包牡丹碱处理MHCC97-H细胞48、72 h及50、100μmol/L荷包牡丹碱处理24、48、72 h后的细胞活力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5、10、25μmol/L荷包牡丹碱处理MHCC97-H细胞24 h,细胞黏附能力、伤口愈合能力、穿膜数均明显下降(P0.05、0.01),VEGF、MMP-2、MMP-9基因表达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0.01)。结论荷包牡丹碱可以抑制人肝癌MHCC97-H细胞的转移及侵袭,该作用与下调VEGF、MMP-2、MMP-9基因表达及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胸苷酸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食管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食管癌患者58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TP、GST-π、MRP蛋白的表达情况;行双铂方案新辅助化疗,分析化疗疗效与PgP、TP、GST-π、MRP蛋白表达差异的关系.结果:PgP阳性颗粒分布于胞膜和胞浆;TP阳性颗粒分布于细胞胞浆和胞核;GST-π阳性颗粒分布于胞浆;MRP阳性颗粒分布于胞膜和胞浆,他们在食管癌组织中都存在一定的表达率,表达率分别为41.37%、32.76%、20.69%和37.93%.化疗有效组患者与化疗无效组患者相比较,食管癌组织中PgP、GSH和MRP的阳性表达率低,TP阳性表达率高,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食管癌组织中PgP、TP、GST-π、MRP存在一定的表达率;PgP、GST-π、MRP表达率低而TP表达率高,化疗治疗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患者9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治疗,40例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18例患者采用放疗联合亚硝脲类化疗。患者总生存率和复发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模型来进行探讨。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复发率为70.4%,第一年生存率为44.9%,第二年生存率为8.2%;年龄60岁,术前无癫痫发作,肿瘤全切、术后放疗联合莫唑胺化疗能够有效促进肿瘤复发时间的延缓;年龄60岁,术前无癫痫发作,肿瘤全切、肿瘤病理分级Ⅲ级以及术后放疗联合莫唑胺化疗能够有效促进肿瘤复发时间的延缓。结论年龄、术前有无癫痫发作、肿瘤切除方法以及肿瘤病理分级都是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正确处理来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9.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约占所有新发肺癌的16%~20%,且绝大多数患者为长期吸烟者。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SCL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占到老年肺癌总数的20%~30%〔1〕,且确诊时大多患者已经处于晚期,生物学行为更差,病情发展迅速,需要进行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结核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生活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鞘内给药联合脑脊液置换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