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头颅CTA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SAH患者的CTA及DSA资料,CTA图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RP)和三维容积重现(VRT)、技术处理。结果 CTA共发现动脉瘤28个,DSA发现动脉瘤30个。CTA正确诊断动脉瘤28个,漏诊2个,CTA诊断敏感性为93.3%。结论 CTA对动脉瘤性SAH检出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高,可作为SAH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67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收集有关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TT/CC以及TT/CC+CT基因型比较模型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然后按种族、位置和性别分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综合分析显示,MTHFR基因677位点TT/CC、TT/CC+CT模型计算OR值95%CI分别为0.93 (0.84~1.03)、0.92 (0.84~1.01);按位置分层,突变基因型与结肠癌易感性有关TT/CC+ CT OR值(95%CI)为0.88 (0.79~0.98),而与直肠癌无关;按性别分层,在男性中突变基因型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有关Tr/CC、TT/CC+CT模型OR值(95%CI)分别为0.82 (0.70-0.96)、0.82 (0.71~0.96),而与女性无关;在种族分层中,没有发现突变基因型与结直肠癌发病有关.结论 MTHFR C667T位点突变基因型与女性结直肠癌易感性无关,但可能降低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TT基因型与CC+CT基因型相比是结肠癌发病风险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3.
个体化低剂量扫描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选择最佳的64排螺旋CT(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64-MDCT)冠状动脉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扫描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 连续选取行64-MDCT CTCA检查的患者120例,根据心率将患者分为4组:第1、3组心率<65次/min,第2、4组心率控制范围在65 ~75次/min之间.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确定管电流及管电压.第1、2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将Padding time及曝光期相分别设定为:0 ms,75% R-R间期;200 ms,60% R-R间期.第3、4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最大毫安分别设定为70% ~ 80% R-R间期、40%~80% R-R间期.扫描结束后,将第2、4组图像数据以5%为间隔,在40%~80% R-R间期之间拆分期相.对1、3组,2、4组,1、2组,3、4组之间的图像质量、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行统计学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3组之间及2、4组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1组的ED值比第3组降低了76%,第2组的ED值比第4组降低了54%.结论 最佳的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为:将心率降至65次/min以下,采用个体化的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  相似文献   
64.
目的:回顾性分析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例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检查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块体积均较大,多近似圆形或椭圆形,多有完整的包膜,与胰腺分界清晰,本组病例中,径为4~12 cm,平均7.2 cm,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体3例,胰尾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4例,以囊性成分为主2例,边缘光滑,增强扫描肿块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内见囊状无强化区,不伴有胆总管及胰管扩张,多平面重建后,肿块与毗邻组织器官解剖关系显示更加清晰。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09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河南省6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09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登记地区覆盖人口6 061 564名,占2009年河南省人口总数的6.45%,其中男性3 104 991名,女性2 956 573名.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前10位恶性肿瘤顺位、发病死亡率、累积率(0 ~ 74岁);采用1982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分别计算中国和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以下简称中标发病率、中标死亡率和世标发病率、世标死亡率).结果 200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2 091例,肿瘤死亡病例8040例.病理诊断比例为68.2%(8246/12 091),只有死亡证明书的比例为1.75%(2116/12 091),死亡发病比为0.66(8040/12 091).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99.47/10万(12 091/6 061 564),男性为216.36/10万(6718/3 104991),女性为181.73/10万(5373/2 956 573),中标发病率为126.50/10万,世标发病率为166.08/10万,累积率为19.95%.林州市发病率最高(中标率为156.87/10万),沈丘县最低(中标率为104.82/10万).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2.64/10万(8040/6 061 564),男性为160.58/10万(4986/3 104991),女性为103.30/10万(3054/2 956 573),中标死亡率为78.41/10万,世标死亡率为107.49/10万,累积率为12.18%.林州市死亡率最高(中标率为93.35/10万),禹州市最低(中标率为67.95/10万).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脑神经系统癌症、结肠癌、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是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种类,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82.23%(9943/12 091).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脑神经系统癌症、胰腺癌、结肠癌和胆囊癌是主要的恶性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6.29%(6938/8040).结论 河南省的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率均低于全国水平,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6.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靠症状及心电图检查诊断.笔者收集我院从2001年9月至2002年6月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生半夏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等,生用外治痈肿痰核。临床上有生半夏和制半夏之分,生半夏有一定毒性,其毒性主要表现在对黏膜的强烈刺激作用。我院利用生半夏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较好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2003年12月~2004年12月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糜烂者,随机选取50例愿意接受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年龄27~46岁,经宫颈刮片检查除外宫颈癌和非典型增生病变,…  相似文献   
68.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坐骨神经痛6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随症加减,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结果:62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痊愈36例,好转23例,无效3例。结论: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确切,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变压器噪声对豚鼠旷场行为及听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32只健康成年(5~6月龄)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给予录制的变压器噪声(声压级范围40.8~55 dB SPL,频谱范围150~2 000 Hz)连续暴露28天,10小时/天(晚10点到早上8点),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无噪声暴露.在噪声暴露前1天、噪声暴露第28天记录实验组、对照组的旷场行为并对两组豚鼠进行DPOAE、ABR检测后,取耳蜗行常规耳蜗铺片和硝酸银染色,观察耳蜗毛细胞损害情况.结果 噪声暴露28天后,两组豚鼠旷场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0、3.0、4.0、6.0、8.0kHz DPOAE反应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前1天及噪声暴露28天后实验组豚鼠的ABR反应阈分别为31.38±1.78、32.13±2.24 dB SPL,与对照组(分别为31.89±1.03和31.75±1.57 dB SP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28天后实验组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毛细胞缺失率(1.31%±0.52%)与对照组(0.85%±0.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压级范围为40.8~55 dB SPL、频谱范围为150~2 000 Hz的变压器噪声连续暴露28天(10小时/天)对成年豚鼠旷场行为及听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等离子输尿管口切开术辅助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一步法"进镜失败的17例患者临床资料。以等离子电切切开输尿管口,小的结石整体钩出,较大结石以输尿管镜镜身推入输尿管,行钬激光碎石。2例无法确定患侧输尿管口位置,在健侧输尿管口的对称位置,薄层电切膀胱黏膜及浅肌层,找到输尿管口,继以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结果:17例均1次手术成功。1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彩超见肾积水消失,无结石残留,无输尿管口狭窄的表现。10例行膀胱尿道造影,无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等离子输尿管口切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提高了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率,使很多患者避免了开放手术,建议作为输尿管镜碎石术的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等离子电切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术中切开不超过6 mm,反流发生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