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9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354篇
内科学   26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806篇
预防医学   396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463篇
  12篇
中国医学   351篇
肿瘤学   16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冰片对卡马西平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冰片对卡马西平(carbam azep ine,CBZ)及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10,11-epoxide carbam azep ine,ECBZ)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的影响。方法CBZ和冰片灌胃给药,高效液相法检测家兔血浆和脑脊液中CBZ及ECBZ的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冰片和CBZ合用可使CBZ的药动学参数T12(ka)、Tpeak、AUC增大而Ka和CL减少;ECBZ的药动学参数T12(ke)和Tpeak增大而Ke减少;ECBZ的脑血比提高。结论冰片可提高CBZ的生物利用度,减慢代谢,并促进血脑屏障对ECBZ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川芎药材活性部位的指纹图谱,为其定性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川芎药材经乙醇超声提取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对乙酸乙酯部分在268nm,以60 mmol·L~(-1)硼砂缓冲液(用硼酸调至 pH 为8.0)条件下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并对6种不同来源的川芎药材进行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定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较好,以阿魏酸计 RSD 分别为3.39%,4.76%;不同川芎药材指纹图谱中主要峰群的整体图貌基本一致,但各成分含量的相对比值有所不同,不同来源的川芎药材共有峰面积的比值及共有峰面积和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分析法可简便、快速地鉴别区分不同来源的川芎药材。  相似文献   
83.
RP-HPLC测定黄珠子草中短叶苏木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珠子草中短叶苏木酚的含量。方法:以 Thermo Hypersil-Keystone ODS C_(18)为分析柱,甲醇-1%醋酸(36:64)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8nm,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短叶苏木酚在10~1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其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 为0.9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黄珠子草中短叶苏木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4.
RP-HPLC法研究塔斯品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义平  强科  贺浪冲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2):1534-1536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塔斯品碱浓度的 RP-HPLC 分析方法,并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用液液萃取技术对血浆中的塔斯品碱进行纯化、浓集,用 RP-HPLC 法进行测定。色谱柱:Kromsil C_(18)ODS 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60 mmol·L~(-1)磷酸二氢钠-20 mmol·L~(-1)SDS(70: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5nm;柱温:室温。结果:方法线性范围为15.63~903.7 ng·mL~(-1)(r=0.994 0),日内、日间精密度的 RSD 分别为3.8%~4.9%和4.2%~7.6%,平均回收率为(107.33±7.3)%~(97.30±4.8)%。塔斯品碱在大鼠体内的达峰时间约2.84 h,平均峰浓度为64.15 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为1214.98 ng·mL~(-1)·h,消除半衰期为10.96 h。结论:分析方法灵敏、准确,适合于塔斯品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塔斯品碱经大鼠口服吸收较慢,而消除很慢。  相似文献   
85.
高血压患者血清铁含量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中铁(Fe)含量变化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临界高血压组35例、高血压组51例的血清Fe含量,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的血清Fe含量明显高于临界高血压组和对照组,Fe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Fe含量升高可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参麦注射液对豚鼠缺氧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对缺氧型心搏骤停(CA)豚鼠模型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自主循环的影响.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SM组和生理盐水(NS)组,腹腔注射SM、NS30min后,采用夹闭气管窒息法复制CA豚鼠模型,监测夹管前后豚鼠的心电图变化,并记录开始CPR至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自主循环维持时间.结果两组CPR成功率相近;SM组循环恢复时间短于NS组,循环维持时间长于NS组.结论 SM可缩短缺氧型CA豚鼠型CPR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延长CPR成功后的循环持续时间,但对豚鼠CPR成功率无明显影响,说明SM对促进CA的自主循环恢复和提高恢复后自主循环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应用超声检测健康成人脑供血比,探讨影响脑供血比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40例健康成人的脑供血比,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脑供血比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健康成人的脑供血比以每十年1.3%的速度递减,相关方程为Y=0.0013X+0.2137,其中Y为脑供血比,X为年龄;女性脑供血比高于男性(18.68%±6.15%vs.13.23%±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矩阵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脑血管阻力均与脑供血比显著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校正后,仅BMI与脑供血比呈独立负相关(P0.01),回归方程为Y=-0.095X1-4.260X2-0.311X3+36.2,其中Y为脑供血比,X1为年龄,X2为性别,X3为BMI。结论健康成人脑供血比随年龄增长而减低,且女性脑供血比高于男性;BMI与脑供血比呈独立负相关。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观察比较携带MYH7基因突变和携带MYBPC3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临床表型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阜外医院就诊的203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携带MYH7突变的HCM患者入组年龄(42.4±14.8 vs.49.8±14.0,P=0.0003)和确诊年龄(39.4±15.1 vs.46.8±14.3,P=0.0005)较携带MYBPC3突变的患者轻,梗阻发生率(53.6%vs.29.0%,P=0.005)较携带MYBPC3突变患者高。在随访期间,携带MYBPC3突变的患者全因死亡14例,其中心血管死亡12例。携带MYH7突变患者全因死亡10例,其中心血管死亡9例。统计学显示两者全因死亡比例(P=0.27)和心血管死亡比例(P=0.25)无显著差异。结论携带MYH7突变的HCM患者确诊年龄较轻,梗阻发生率较高,预后分析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事件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结核耐药检测中的应用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83位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为选例对象,根据既往药敏试验结果,择符合条件的5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因芯片组24例根据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制定抗结核化疗方案,常规药敏组32例根据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制定抗结核化疗方案,观察评价两组在治疗后痰菌阴转情况及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痰菌阴转情况基因芯片组58.3%(14/24),常规药敏组53.2%(17/32),基因芯片组略高于常规药敏组,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X线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基因芯片组45.9%(11/24),常规药敏组43.8%(14/32),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快速准确,可用于肺结核的耐药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