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探讨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在困难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4月该院消化医学中心拟行经内镜ERCP患者1074例,除外毕氏Ⅱ式、Roux-en-Y术后、十二指肠狭窄15例找不到乳头或不能到达乳头外,1059例完成了ERCP,163例ERCP胆总管插管困难者行胰管放入导丝或塑料支架,94例胆管插管成功,仍不成功者行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下称隔膜切开组,36例)和针状刀乳头开窗术(下称针刀组,33例),比较两种方法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9例患者中的67例在乳头预切开术后可成功插入胆管,隔膜切开组成功率97.2%(35/36),针刀组成功率96.9%(32/3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69例患者中11例出现并发症,包括急性胰腺炎6例、出血2例、胆道感染3例。其中,隔膜切开组急性胰腺炎2例,胆道感染1例,针刀组急性胰腺炎4例,出血2例,胆道感染2例。两组比较,隔膜切开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针刀组(8.3%比24.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管导丝或塑料支架置入可以提高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和针状刀乳头开窗术可进一步提高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构建Smad4基因小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合成3对编码Smad4基因shRNA的寡核苷酸序列,并分别将其克隆人pGCsi—H1/Neo/GFP质粒,酶切、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NA干扰(RNAi)的抑制效果。结果:在经Hindm和BamHⅠ双酶切分别鉴定三种重组载体后,DNA测序证实小干扰RNA(siRNA)序列正确,并被准确克隆人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三种重组载体psiSmad4—1、psiSmad4—2和psiSmad4—3载体,分别对293细胞中Smad4基因mRNA表达的特异性抑制率为39.00%、8.80%和73.80%。结论:成功构建Smad4pGCsi—H1/Neo/GFP/shRNA质粒,为后期研究Smad4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和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患儿148例,其中68例采用腹腔镜(LA组)手术治疗,80例采用开腹(OA组)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下床活动时间:LA组较OA组短(18.2±2.4 h vs 25.5±4.7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01);术后排气时间:LA组较OA组短(32.6±8.4 h vs 53.0±6.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P0.001);住院时间:LA组较OA组短(7.0±1.4 d vs 9.3±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P=0.023);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LA组1例(1.5%),OA组15例(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8,P0.001);残余感染发生率:LA组0例,OA组7例(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01);肠梗阻发生率:LA组1例(1.5%),OA组8例(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18)。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且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小儿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5.
0 引言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进展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饮食、肠道菌群等多因素相关.近年来,国内CD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D患者往往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早期起病隐匿,容易误诊.不同个体严重程度、治疗决策、结局差别...  相似文献   
76.
77.
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到患者的肠道内,以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微生态系统,达到对肠内、肠外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粪菌移植治疗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 因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致病细菌过度生长,引起了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肠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这种情况是粪菌移植的绝佳适应证,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作为细菌感染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粪菌移植,被认为是重建肠道菌群最有效的手段,能发挥神奇的功效.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小儿外科2011年9月—2013年3月收治45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30例采用腹腔镜(腹腔镜组)手术治疗,226例采用腹横纹小切口(传统手术组)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发现62例(26.96%,62/230)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同时行对侧疝囊高位结扎,全组无一例中转开腹;单侧手术时间(19.3±5.4)min,双侧手术时间(26.8±6.2)min;切口均I期愈合,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阴囊肿胀3例,无阴囊血肿和医源性隐睾病例;随访3~21个月,复发2例。传统手术组:单侧手术时间(20.8±6.5)min,双侧手术时间(28.6±7.8)min;患儿切口下有少量积液3例,切口感染1例,阴囊肿胀202例,阴囊血肿9例,医源性隐睾2例;随访3~21个月,复发4例,对侧新发7例。两组患儿单侧和双侧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医源性隐睾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阴囊肿胀、阴囊血肿及对侧新发疝发生率比较,腹腔镜组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腹腔镜与传统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比较,具有切口美观,术后阴囊肿胀、血肿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同时发现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术后对侧新发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0.
南昌地区幽门螺杆菌表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南昌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cr pylori,Hp)表型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并ⅱ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6例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PU)和胃癌(GC)的南昌患者经胃镜和组织学检查确诊,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SA)、空泡毒素(VacA)和尿素酶(Urease)及其亚型.结果 Hp感染人群中Hp表型CaZA、VacA和Urease的表达率分别为57.1%、78.6%和100%.Hp表型CagA、VacA及亚型128KDCagA、116KDCagA、951KDVacA、91KDVacA、66KDUreB、30KDUreA,无一在CG组、PU组和GC组中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型CagA /VacA (CagA 或/和VacA )在CG组、PU组和GC组的表达率分别为74.4%、85.7%和94.4%,在CG组、PU组和GC组中,P=0.024;在CG组和PU组中,P=0.145;CG组和GC组中,P=0.011:在PU组和GC组中,p=0.275;在非CC(即CG和PU)组和CC组中,P=0.024.116KDCagA在≤45岁患者的表达率(60.5%)高于>45岁患者的表达率(42.7%)(P=0.037).结论在CagA 南昌地区的Hp感染人群中,Hp的CaSA表达率明显低于VacA.Hp单一表型和亚型未显示其独立的致病作用.表型CagA /VacA 与GC有关,提示Hp可能通过多种表型和我们未提及的表型的综合作用而致癌.116KDCagA与年龄有关,其意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