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胚神经干细胞植入脑出血大鼠的存活和分化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研究证实外源性神经干细胞能修复神经,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然而,脑出血后局部内环境对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的影响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目的:观察人胚神经干细胞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的存活和分化状态.设计、时间及地点:免疫组织化学水平的开放性实验,于2007 05/2008 04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纳入40只SD雌性大鼠,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8周龄流产胚胎大脑由德阳市人民医院医院妇产科提供.方法:取8周龄流产人胚胎大脑皮质细胞,体外培养获得人胚神经干细胞.通过注射自体动脉血到尾状核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出血后2 d将标有5'-溴脱氧尿嘧啶的人胚神经干细胞悬液移植到血肿腔周围的4点,1,2周后处死大鼠,相邻脑组织切片行5'-溴脱氧尿嘧啶,微管相关蛋白2和5'-溴脱氧尿嘧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的人胚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状态和迁徙情况.结果:5'-溴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为椭圆形棕褐色,移植后1周及2周均可见其存活并向周围迁移,且移植后2周迁移的范围广.移植后1周,脑组织切片见5'-溴脱氧尿嘧啶/微管相关蛋白2和5'-溴脱氧尿嘧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阳性细胞,且5' -溴脱氧尿嘧啶/微管相关蛋白2双阳性细胞多于5' -溴脱氧尿嘧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阳性细胞.移植后2周,5' -溴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在脉络丛和微血管中可见,且5'-溴脱氧尿嘧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阳性细胞多于5'-溴脱氧尿嘧啶,微管相关蛋白2双阳性细胞.结论:人胚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能够存活,移植后逐渐分化为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62.
姚庆宁  唐协林  刘胜华  夏祥国  顾应江  刘怡东  赵超 《重庆医学》2011,40(31):3175-3176,3225
目的 探讨数字成形三维钛网颞肌外修补额颞顶区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去骨瓣减压术后额颞顶区颅骨缺损行数字成形三维钛网颞肌外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头颅外形美观对称,无颅内血肿、皮下积液和术后感染;随访6~12个月未发现新的并发症,原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心理...  相似文献   
63.
目前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药物多是沿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常规药物,侵袭性垂体腺瘤仍首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作为手术未能彻底改善高分泌激素状态的二线治疗。虽然替莫唑胺、PRRT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疗效与安全性仍有待下一步研究明确。本文对各类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4.
患者,女,25岁,因"剖宫产术后头痛20+天,头痛加重伴呕吐、视物模糊2+天"于2012年3月7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孕39周时在当地镇卫生院行剖宫产术,娩一足月健康男婴.患者硬膜外麻醉时曾行多次重复穿刺.产后第2天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坐位加重,低枕平卧症状缓解.口服止痛药头痛好转,产后第7天出院.出院后患者食欲差、出汗较多,近2日头痛加重伴呕吐、视物模糊.患者既往无头痛、头外伤、糖尿病、尿毒症、高血压、血液病等疾病史.查体:BP 120/80mmHg,意识清楚,颈强直(+),双下肢Babinski征(-).入院血常规、凝血、血生化及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示:右侧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大脑镰下疝、中线移位5mm.初步诊断:右侧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于2012年3月9日在急诊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中见血肿包膜形成,符合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术后患者症状好转,临床治愈出院.两个月后患者门诊随访,未诉特殊不适,复查头部CT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切除并枕大池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ACM-SM)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9例ACM-SM患者,采用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并行枕大池重建术,按照Tator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或恶化,随访69例患者,65例症状显著改善;核磁共振复查34例,结果显示枕大池均解剖成形,32例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缩小.结论:小脑扁桃体切除并枕大池重建术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Arnold-Chiari畸形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6.
骨桥蛋白(osteopntin,OPN)是在类骨质由基质细胞产生的骨特异的、含唾液酸的蛋白质,在细胞和基质无机物之间起桥连作用。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的磷酸化糖蛋白。其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中。OPN作为信号传导分子,可与细胞外基质产生相互作用,这一作用与许多种生物学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与脑膜瘤病理分级及瘤周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脑膜瘤标本66例,另取15例颅脑损伤后行内外减压术的正常蛛网膜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的表达;头颅MRI评估瘤周水肿的程度。结果正常蛛网膜组织E-cad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脑膜瘤组织(P0.05)。脑膜瘤E-cad蛋白表达强度与脑膜瘤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s=-0.577;P0.01)。脑膜瘤E-cad蛋白表达强度与瘤周水肿级别呈负相关(rs=-0.668,P0.01)。结论 E-cad可能与脑膜瘤瘤周水肿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9.
丘脑肿瘤多见于儿童,国内外文献报道丘脑肿瘤发病率2%~5%左右[1].由于丘脑肿瘤位置较深,毗邻下丘脑、第三脑室、内囊、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中脑等脑深部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肿瘤全切率低,术后易出现严重合并症.  相似文献   
70.
垂体泌乳素腺瘤(prolactinomas,PRL腺瘤)是一种以分泌泌乳素(prolactin,PRL)为主要特点的功能性垂体腺瘤,是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占垂体腺瘤的40%~60%.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可分为微腺瘤(直径<1cm)、大腺瘤(直径为1~3cm)、巨大腺瘤(直径>3cm).PRL腺瘤主要表现为PRL增高、雌激素减少导致的闭经、泌乳、不育,还可表现为视力视野障碍、头痛、性功能障碍、精神异常等.因此,该病会对患者的生长、发育、生活、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