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分析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亚组间细胞遗传学及生化特点。方法:回顾409例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析肾功能组间细胞遗传学等生化资料。结果:409例患者中,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RI)组占32.2%,与肾功能正常(no-RI)组相比,RI组男女比例、DS分期Ⅲ期、ISS分期Ⅲ期、β2微球蛋白、校正血清钙、乳酸脱氢酶明显增高,RI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更低(P均<0.05)。两组免疫分型均以IgG型为主,但no-RI组比例增高,RI组轻链型比例高于no-RI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后显示β2微球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是RI发生的危险相关因素。82例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RI与no-RI组相比检测阳性率无差异,分别为58.3%和67.2%(P=0.443);在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中也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5%和34.4%(P=0.401)。结论: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肾功能不全与细胞遗传学异常无关,但是与β2微球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相关。  相似文献   
82.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舌苔脱落细胞 CDK4和 CDK6的表达的意义。结果 :脾胃湿热组患者舌苔脱落细胞 CDK4和 CDK6阳性细胞显著高于脾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CDK4和 CDK6在脾胃湿热证舌苔脱落细胞保持高表达 ,可能与中医证型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参附强心合剂对心衰大鼠一般情况,及心肌组织形态、纤维化的影响,测定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水平,来探讨参附强心合剂抗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及水潴留作用的机制。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衰大鼠模型,挑选造模成功大鼠60只随机分为五组:参附强心合剂大、中、小剂量组,氯沙坦组,模型组。前三组分别按成人用药剂量20、10、5倍剂量的参附强心合剂灌胃(即:参附强心合剂14g/kg·d、7g/kg·d、3.5g/kg·d);氯沙坦组以成人剂量10倍的氯沙坦灌胃(即:氯沙坦10mg/kg·d);模型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另假手术组大鼠以蒸馏水灌胃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4周后,分别用HE及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形态及纤维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AVP的浓度。结果:参附强心合剂各剂量组大鼠一般情况、心肌组织形态均明显改善,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参附强心合剂各剂量组大鼠AVP的浓度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随参附强心合剂剂量的增加,血AVP浓度逐渐下降,EF值逐渐升高;EF值与血AVP之间有良好的线性负性相关关系。结论:参附强心合剂可保护心肌组织形态,抑制心肌纤维化,下调AVP浓度,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参附强心合剂抗心衰水潴留作用的机制与降低心衰大鼠AVP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模型,监测移植后脾细胞的动力学变化,了解移植后外周免疫器官的免疫重建。供鼠为C57BL/6小鼠,受鼠为BALB/c小鼠。将受鼠分为单纯照射组(R组)、照射+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组(B组)、照射+输骨髓单个核细胞+输脾单个核细胞组(S组)。移植后观察小鼠体重、体位、活动性、毛发、腹泻及生存期,每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于移植后第2、7、14、27、60天计数S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数,检测S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CD3^+、CD4^+、CD8^+、B220^+及CD11c^+细胞的相对计数,濒死前行肝、小肠、皮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S组小鼠中89%于移植后第6—78天死于aGVHD。移植后脾脏单个核细胞迅速下降,于移植后第2天降至最低点,持续至第7天,之后逐渐回升,第14天升至移植前水平;CD8^+细胞和B220^+细胞于移植后第2天基本降至最低点,CD8^+细胞恢复最快,在第7天接近移植前水平,且大多为供者型,而B220^+细胞恢复最慢,从第2—14天持续低水平,之后逐渐回升,但直至第60天仍未恢复至移植前水平;CD3^+细胞和CD4^+细胞降低缓慢,于第7天开始出现少量供者型细胞,总的比例逐渐下降,至14天降至最低点,之后逐渐回升,第60天时均恢复至移植前水平;CD11c^+细胞移植后除第14天升高外,其它时间点比例变化不明显,也是由受者型逐渐向供者型转化。结论:C57BL/6为供体,BALB/c为受体并给予7.5Gy^60 Coγ清髓的预处理条件下,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1×10^7,脾单个核细胞1×10^7建立同种异基因移植模型,移植后脾细胞呈明显的动力学变化,CD8^+细胞重建最快.茸次为CD3^+、CD4^+细胞.B220^+细胞重建最慢。  相似文献   
85.
2008—07/2008—08我院诊治布氏菌病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39~53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分别为1个月、2个月。曾被诊为睾丸炎、关节炎不明原因发热等。2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8.9~40.5℃,1例为间歇热、1例为不规则发热;2例均有多汗,其中1例静坐时头面部汗如流水;2例有不同程度乏力,其中1例有骨关节受累表现,常见髂、膝关节及腰椎受累,部分呈游走性,非对称,  相似文献   
8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其特征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HA)、血小板减少和系统性微血栓所致的器官缺血。TTP中继发性占43%~66%,常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药物、恶性肿瘤、妊娠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目前,血浆治疗为本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其中血浆置换(PE)优于血浆输注(PI),本文就2008-08/2008-11经PE治疗的2例TTP患者的诊疗经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血清肾上腺髓质前体中段肽(MR-ProADM)、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治疗的80例CHF患者作为CHF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80名作为对照组。将其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再次分组为NYHAⅡ级组(n=27)、NYHAⅢ级组(n=32)、NYHAⅣ级组(n=21)。将CHF组患者随访12个月,按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再次分组为不良预后组(n=26)和非不良预后组(n=54)。比较CHF组与对照组、各NYHA分组,规范抗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各NYHA分组、不良预后组和非不良预后组患者入组时的血清MR-ProADM、Gal-3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R-ProADM、Gal-3水平对C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CHF组患者血清MR-ProADM、Gal-3水平分别为(702.69±47.16) pmol/mL、(26.11±5.78) 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87.21±40.69) pmol/mL、(2...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CalliSpheres DEB-TACE治疗的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通过分层随机选取同期传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cTACE)治疗的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搜集60例大肝癌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0例。观察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3.3%、60%、46.7%,对照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0%、30%、16.7%;观察组1个月、3个月、6个月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0%、80%、70%,对照组1个月、3个月、6个月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3%、53.3%、4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7%。结论DEB-TACE治疗大肝癌的近期疗效优于cTACE,且安全可行,但结果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产后血栓性疾病预防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双下肢气压泵治疗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产后患有血栓性疾病高危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股静脉血流情况和血浆黏度变化、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股静脉血流高峰情况及股静脉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深部小静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双下肢气压泵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降低血栓疾病的发生率,降低产后血液的黏度,改善血流循环情况,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复方巴旦仁颗粒中甘草酸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乙酸溶液(39∶61),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9.92~199.17μg/mL,R~2=0.9996(n=7),平均回收率102.49%(n=9,RSD=2.0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复方巴旦仁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