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1.
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救治经验。认为伤后早期气管插管,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推注,控制高血糖等,对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手术保留骨瓣与去骨瓣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31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幕上脑叶出血量均超过30 mL。31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清除血肿加去骨瓣组(DC组,12例)和单纯清除血肿并保留骨瓣组(HR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术前脑叶出血量、中线偏移程度、手术距发病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预后、运动与认知改善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术前脑叶出血量、中线偏移程度、手术距发病时间、术后运动及认知改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C组住院时间长于HR组,HR组术后3个月的预后优于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如果手术能够彻底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可能并无必要。保留骨瓣可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前行抗生素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诊的80例PSA升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PSA相关参数的变化,对观察组中不同病理类型治疗前后PSA的变化进行比较,并观察观察组穿刺活检结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PSA结果 低于对照组[(5圹.02±0.78)μg/L、(5.82±1.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后PSA水平均得到下降[(6.45±0.94)ng/ml、(10.42±1.87)ng/ml,(5.23±0.75)ng/ml、(7.24±1.45)n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tPSA水平下降结果 幅度超过50%的患者,穿刺结果 为阴性.结论 使用抗生素治疗用以对患者PSA变化观察在预测患者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更加准确的选择是否可以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内镜下经扩大鼻蝶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可行性,为切除斜坡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在10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上,内镜下模拟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显露斜坡区,观察有关显微解剖标志。结果扩大经鼻蝶内镜入路可磨除从鞍后到斜坡、枕骨大孔前缘的骨性结构;可显露斜坡区腹侧硬膜下的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后交通动脉及其与大脑后动脉汇合处、动眼神经、脑干腹侧等结构。此入路的手术标志主要包括:蝶筛隐窝、蝶窦开口、视神经隆突、颈内动脉隆突与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缘。结论内镜下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可充分显露鞍后-斜坡区的腹侧硬膜下结构,适用于此区病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199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治疗81例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及硬膜外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73例,脊膜瘤3例全切除;室管膜瘤3例全切除,星形细胞瘤2例行大部分切除。结果 按George等的评估方法:术后恢复良好75例,症状改善4例,2例无明显改善,无死亡。52例随访3个月~3年,(8.5±1.5)月。15例术后3个月MR检查未见肿瘤残存或复发;32例术后6个月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片检查未见脊柱骨性结构变形,脊柱稳定性好。髓内肿瘤复发3例。结论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显微手术。应用显微操作,重视微创原则,保护重要组织,维持或重建脊柱稳定,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手术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颅脑损伤作为颅脑损伤一特殊人群 ,其发生率较青壮年低 ,但其伤情及预后远较青壮年严重 ,死亡率、致残率高 ,治疗效果差。作者回顾本院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7月收治的 35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诊疗资料 ,结合相关文献 ,分析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 35例 ,男 2 3例 ,女 12例 ,男∶女为 1 92∶1;年龄 6 5~ 78岁 ,平均 6 8 2 4岁 ;占同期收治的全部颅脑损伤的 8 4 7%。交通事故伤 2 0例 ,跌伤 12例 ,其它伤 3例。闭合性颅脑损伤 2 9例 ,内开放颅脑损伤 6例 (其中合并脑积液漏3例 ) ,颅内血肿 2 3例 (其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部学关系.方法 (1)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颢下窝、翼腭窝、蝶筛区、海绵窦等区域的显露情况及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2)经该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翼突、中鼻甲、上颌神经是经上颌骨翻转手术入路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此入路对前、中颅底、斜坡区显露满意,有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从颅外暴露颅底,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临床应用中,6例肿瘤均得到全切,术后反应小,恢复快.结论 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手术可行,熟悉此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关系,对开展此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显微外科治疗脑干肿瘤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干是生命中枢,它司管醒觉、呼吸和循环等生命功能,是神经中枢的“中枢”。由于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极其复杂,因此,脑干内病变的手术治疗风险大、治疗效果差,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手术禁区。随着现代影像学、神经电生理技术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有许多切除成功的报道。我院自2000年2月-2005年4月,经显微手术治疗脑干肿瘤16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自拟降脂方治疗老年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高血脂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自拟降脂方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血脂康胶囊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脂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降脂方治疗老年高血脂患者效果十分理想,无不良反应,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5例临床垂体腺瘤患者头颅CT导航数据导航下进行该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测量。结果鼻小柱基点及基线与各解剖结构的平均距离和夹角分别为:筛前动脉58mm&#177;4.0mm,52.0&#176;&#177;5.5&#176;;筛后动脉65.8mm&#177;3.5mm,41.5&#176;&#177;3.5&#176;筛板中部53.4mm&#177;3.6mm,50.0&#176;&#177;4.5&#176;;蝶筛交界处68.2mm&#177;5.5mm,38.5&#176;&#177;3.5&#176;;视神经管颅口76.4mm&#177;3.3mm,33.5&#176;&#177;5.5;两侧眶内侧壁之间距离22.4mm&#177;4.5mm;两侧视神经管颅口之间的距离17.3mm&#177;2.4mm;额窦口与鞍结节之间的距离40.3mm&#177;3.6mm。结论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可以完全在内窥镜下比较容易到达前颅底区域,能够很好地暴露两侧眶内侧壁之间前达额窦口和后达蝶鞍的前颅底区域,能够充分显露和切除前颅底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