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01.
目的构建左旋多巴-聚酰胺-胺(PAMAM)树突状大分子共轭体,评价其在α-突触核蛋白(α-Syn)纤丝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左旋多巴对PAMAM树突状大分子进行表面修饰,合成端基改性产物左旋多巴-PAMAM树突状大分子共轭体。应用超视光谱和衰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鉴定左旋多巴-PAMAM树突状大分子共轭体合成,硫磺素含量测定及FTIR评价左旋多巴-PAMAM树突状大分子共轭体在α-Syn纤丝化中的作用。结果超视光谱和FTIR可以鉴定共轭体是否形成,相对于单独的左旋多巴及PAMAM树突状大分子,共轭体的FTIR峰值区域吸收增加。α-Syn与PAMAM树突状大分子共孵育后,与空白对照组(硫磺素+缓冲液)比较,其硫磺素荧光染色显著减少(P0.05);与左旋多巴-PAMAM树突状大分子共轭体共孵育后,硫磺素荧光染色进一步减弱。α-Syn的FTIR显示,左旋多巴-PAMAM树突状大分子共轭体组随时间延长,峰值区域明显下降,且吸收率的差异发生在1 636 cm-1和1 655 cm-1。结论左旋多巴与PAMAM树突状大分子可以形成共轭体,左旋多巴-PAMAM树突状大分子共轭体显著抑制α-Syn纤丝化,且各时间点的效果均较单独应用左旋多巴或PAMAM树突状大分子更好。  相似文献   
102.
刘驰 《药物与人》2014,(9):148-149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104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短阵室速数、室早数、QRS波时限、PR间期、QTc间期、ESVI以及ESBI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结论:酚妥拉明辅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可获得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张付芝  刘驰 《中原医刊》2005,32(24):27-27
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极易被意外感染,因此在为患者施病救治的同时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不受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04.
腰椎滑膜嵌顿又称腰椎后关节错缝或后关节半错位,是骨伤科的常见病。我们运用三扳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75例,男51例,女2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最短仅40余分钟,最长15d。笔者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组用三扳法(45例),对照组用三七  相似文献   
105.
患者,女,67岁,双眼高度近视(右眼16D,左眼17D),既往右眼视力不佳。15d前中心视野开始出现暗点,视力下降。左眼矫正视力0.6,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检查:视力:手动/眼前,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玻璃体稍混浊,后极部络膜葡萄肿内可见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及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范围已超过后级部脉络膜葡萄肿,未见黄斑前膜存在。  相似文献   
106.
练习气功是一种健身、防病的好方法,对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特别是功能性疾病,常有出人意料的好效果。随着近年来中医热、气功热的兴起,练习气功的人日益增多。但是,如缺乏气功师的正确指导,不了解所练气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盲目练功或练功不当,就会引起人体气机逆乱,经络壅滞.阴阳失衡,气机疑聚于身体某一部位而发生难以自制的异常反应。医学上称之为“气功病”、亦称“气功偏差症候群”。气功病的临床表现多以心理反应异常或猜神障碍、交感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症状有;精神不振,失眠多梦,或  相似文献   
107.
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状疱疹是常见皮肤病。我们运用围针法治疗50例患者,疗效显著,并设综合常规疗法组34例进行疗效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共观察84例,随机分为围针组与对照组。围针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对照组34例中,男19例,女15例。两组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3岁。皮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导致的急性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导致临床表现为双眼前房深度不对称的急性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25眼)(晶状体不全脱位15例,晶状体悬韧带松弛10例)。根据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及断裂程度和范围,分别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前房角分离+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A组)、囊袋拉钩辅助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前房角分离+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B组)、囊袋拉钩辅助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前部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缝合固定术(C组)。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以及前房角开放程度、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A、B、C组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 (LogMAR)分别为2.10±0.70、2.65±0.40和 2.40±0.80, 术后分别为0.24±0.13、0.36±0.13和0.59±0.29, 各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术前平均眼压分别为(50.18±7.58)、(51.75±4.79)和(48.25±1.26)mmHg, 术后降低至(12.82±1.85)、(16.50±1.29)和(13.25±1.70)mmHg,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 术前平均CACD分别为 (1.20±0.14)、(1.19±0.05)和(1.15±0.07)mm, 术后加深至(3.29±0.24)、(3.43±0.24)和(3.64±0.06)mm,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 0.01)。术前平均AOD500分别为 (0.020±0.007)、(0.024±0.007)和(0.025±0.005)mm, 术后增大至(0.531±0.055)、(0.569±0.032)和(0.594±0.009)mm,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A组中3眼3个月随访时出现后发性白内障,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B、C组各l眼随访3个月时发现IOL轻度偏位。结论 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导致的急性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极其相似,双眼前房深度不对称为其临床特点,必须加以鉴别。根据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及断裂程度范围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式,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9.
患者,男,62岁,汉族,因左眼视力下降1年,眼胀痛半年于2019年1月至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0.15(+8.00 DS/+0.75 DC×84=0.2),左眼:FC/20 cm (+8.00 DS/+0.50 DC×11=0.05)。眼压:右眼23.1 mmHg (1 mmHg=0.133 kPa),左眼56.2 mmHg。眼前节照片(见图1):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上皮多处点状云翳,中央前房极浅周边前房裂隙状,房闪(-),虹膜膨隆,瞳孔圆,瞳孔直径约等于1.5 mm,光反应(+),晶状体混浊,眼底窥不清;左眼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多处点状云翳,角膜轻度水肿,中央前房极浅,周边前房裂隙状,房闪(-),虹膜膨隆,瞳孔圆,大小约3.5 mm×4 mm,光反应(-),晶状体混浊。眼底检查示:视乳头色淡白,边界清,C/D=1.0,视网膜平伏,黄斑区中心凹反射(-)。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示:双眼前房极浅,房角黏连关闭,睫状体前移伴睫状体囊肿(见图 2)。眼B超示:双眼球巩膜增厚。视野检查示:左眼管状视野,右眼正常(见图3)。眼前节示:眼轴长度(Axis length,AL)右眼17.02 mm,左眼17.08 mm,角膜横径双眼11 mm。临床诊断为双眼真性小眼球,双眼并发青光眼,双眼远视。患者入院后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全速静点,醋甲唑胺50 mg,2次/d口服,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点眼2次/d,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点眼3次/d,眼压控制欠佳,次日行左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无变化,眼压反而升高至60 mmHg。入院第3天行“左眼Phaco+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0.2 mg/ml丝裂霉素)+前段玻璃体切割+后巩膜切开”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天左眼眼压为16.1 mmHg,术后第7天左眼眼压为17.4 mmHg。术后第45天随访,右眼视力0.15,左眼视力0.05;右眼眼压23 mmHg,左眼眼压10.2 mmHg。查体:左眼角膜透明,前房形成良好,上方虹膜周切口通畅,瞳孔同术前,IOL位正,后囊膜透明,眼底见视盘色淡,界清,C/D=1.0,黄斑中心凹结构不清,中心凹反射消失(见图4),术后未出现脉络膜渗漏,浅前房及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占据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尤其是ICU病房的,由于疾病构成的死亡威胁时时存在,加上自身的创伤和痛苦,环境的特殊等原因导致患者产生种种异常心理反应。为了使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抢救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转危为安,因此心理护理在ICU病房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对ICU心理问题护理对策探究,加以讨论,为广大ICU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