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幽门螺杆菌阴性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成熟型疣状胃炎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在胃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术后予埃索美拉唑(耐信)20mg,Bid,治疗4周,对照组20例,予埃索美拉唑(耐信)20mg,Bid,治疗4周,疗程后复查胃镜和行临床症状随访。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变和内镜病灶消失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疣状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内镜复查病灶消失,未出现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是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疣状胃炎的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的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为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1次/d;B组28例为对照组,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治疗,1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及HBV-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改善肝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早期预防和阻止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切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占比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切口钢板内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优秀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和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GST)在糖尿病病人的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BMI)等不同的情况下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合理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成A、B两组及不同亚组,采用自身对照及交叉试验方法,分别测定血糖、精氨酸(Arg)刺激后3 min、胰高血糖素(Glg)刺激后6 min的C肽释放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A、B两组注射Arg、Glg后血压、血糖均无明显升高(P>0.05).各组比较精氨酸刺激后3 min C肽与胰高血糖素刺激后6 min C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正相关(P均<0.05).结论 AST、GST相对于口服糖耐量试验对DM患者是有利的;胰岛β细胞对Arg和Glg这两种非葡萄糖刺激物的反应程度相似,而且两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良好,对临床合理选用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犯罪嫌疑人HIV/AIDS知识认知程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犯罪嫌疑人对HIV/AIDS知识的认知程度,为这一高危人群的AIDS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监所376名犯罪嫌疑人进行HIV/AIDS的知识认知程度和该人群的文化程度、犯罪类型、吸毒史进行调查。结果376名犯罪嫌疑人以20~40岁占78.99%为最多。对AIDS基本概念认知正确率与男女性别、文化程度有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犯罪嫌疑人是否吸毒和犯罪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对AIDS传播途径的认知正确率以文盲者为最低,其次为小学、初中者,以高中、大专者为最高;在吸毒者和非吸毒者中并无差别;犯罪类型中的涉毒卖淫者对多性伴性行为认知正确率最低(62.83%)。结论HIV/AIDS的预防控制,应将高危人群和具有高危行为的特殊群体犯罪嫌疑人列为监测重点,在监所哨点开展HIV/AIDS知识的宣教,以降低HIV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芍芪椿皮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确诊的50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口服艾迪莎(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治疗,观察组口服芍芪椿皮汤+艾迪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体征、症状与肠镜黏膜图像评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肠镜黏膜图像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芍芪椿皮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黏膜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细胞因子(IL-6、IL-10、TNF-α)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病情程度的临床价值及探讨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析40例活动期和32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IL-6、IL-10、TNF-α)的水平及关系,比较临床病情程度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血清促炎因子(IL-6、TNF-α)升高于缓解期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显著高于中度患者(P<0.05),中型高于轻度(P<0.05),抑炎因子(IL-10)低于缓解期患者,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显著低于中度患者(P<0.05),中型低于轻度(P<0.05)。结论 细胞因子水平能反映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住院高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误吸预防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并分析三者相关性,为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老年科与康复科高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220名,对其进行高龄患者误吸预防的知信行现状调查。结果高龄患者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28.82±3.22)分、(38.98±3.75)分、(36.04±4.67)分。不同陪护经历的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个人角色、文化程度、陪护经历的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陪护经历、误吸预防教育情况的主要照顾者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患者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的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龄患者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态度尚可,但误吸预防知识及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需加强高龄患者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知识学习,提高临床照护能力,减少高龄患者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头孢噻肟肭在人体血浆中浓度的HPLC法并计算药动学参数。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头孢噻肟肭胶囊500mg,肘静脉取血少量,取血浆,用甲醇沉淀血浆蛋白质,采用色谱柱,检测。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头孢噻肟肭主要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为(1.05±0.12)h和(1.05±0.12)h,峰浓度为CMAX 14.26±2.11)μg/mL和(14.13±2.11)μg/mL,消除相半衰期t1/2为(1.71±0.6)h,AUC-∞为(23.41±3.35)g/mL和(23.14±2.92)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合头孢噻肟肭的血药浓度测定。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0.
1资料患者,女,41岁。主因"四肢乏力,食欲不振1月,加重伴皮疹20余天"于2012年8月入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3℃,神清,全身皮肤散在红色皮疹,有融合成团,未见出血点及黄染;胸骨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血常规:白细胞(WBC)16.9×109/L,血红蛋白(Hb):94g/L,血小板(Plt)37×109/L,外周血涂片:原幼细胞50%;骨髓相:增生活跃,粒系异常增生,以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