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通过对非内固定状态下经椎弓根打压植骨与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标本进行强度和刚度测试数据分析,探讨哪一种方法更符合生物力学,为临床采用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提供理论依据,为PVP、PKP慎用提供参考。方法对9具冻干尸体胸腰段椎体(T12~L2)标本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组、造成L1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打压植骨和骨水泥椎体成形3组,每组3具标本,通过生物力学测试仪对各组标本在前屈、后伸、侧屈、中立位4种状态下,各组L1椎体、L1、2椎间盘测试其强度和刚度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椎弓根打压植骨后椎体和相应椎间盘的强度、刚度接近正常组椎体,而骨水泥椎体成形组椎体强度明显增加,刚度则明显下降。这表明目前常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可改变伤椎及邻近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加伤椎再骨折机会和增加邻近椎间盘的应力,加速其退变。结论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临床以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替代骨水泥椎体成形的可行性,可使骨折椎体和相邻椎间盘获得更好的生物力学康复结果。  相似文献   
42.
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是膀胱癌代表性体征;原发性原位肿瘤患者状伴有耻骨上或阴茎痛;个别患者排尿困难。仔细做好患者膀胱的切面扫描是膀胱癌超声诊断中重要的环节,早期超声提示膀胱壁回声正常,借助腹壁震动就见留题飘动;晚期受侵犯的膀胱壁增厚、层次模糊不清、轮廓缺损;在确诊中,做好膀胱癌与血凝块的仔细鉴别,免得误诊,本文入选的64例疑是膀胱癌患者,经过病理、CT或MRI核实确诊,符合率为93.75%,误诊4例,后确诊为血凝块或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改良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1日至2019年10月18日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7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改良Valsalva动作(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上身抬高45°,采用液体压力计监测患者用力呼气压力达到40 mm Hg时持续15 s后立即平卧并抬高双腿至45°保持15 s,之后回归半卧位维持45°)治疗,记录患者复律成功率,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7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复律成功38例,成功率为52. 8%(38/72)。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胸闷3例,头晕2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3%(6/72),不良反应发生后均未治疗能自行缓解。结论 改良Valsalva动作能有效提高PSVT患者复律成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4.
阮燕萍  余元明  俞洋  朱逸 《护理与康复》2014,13(12):1119-1121+1125
目的分析PICC置管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3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3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患者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伴发疾病种类、体质指数、住院期间主要治疗、PICC置管部位、置管静脉、导管类型、带管住院次数、均次住院留置时间、总留置时间等因素,分析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导管类型(BD PICC导管)、患者居住地(非城镇)是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均次住院留置时间(14d)是保护因素。结论导管类型、均次住院留置时间、患者居住地是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相关因素。合理选择导管类型,规范进行导管维护,加强出院带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和控制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经颅入路切除颅眶和颅鼻沟通瘤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颅入路切除前颅底--眶、副鼻窦沟通瘤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 对2000-07~2001-04,采用单纯经颅入路切除广泛累及前颅底眶内和副鼻窦肿瘤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颅底--眶内肿瘤4例,颅底--副鼻窦、眶内肿瘤5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做到病变全切,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上睑轻度下垂2例,随访20-29个月,1例术后1年死于复发,8例无瘤生存。结论 单纯经颅入路能切除累及前颅底、眶内、副鼻窦的广泛肿瘤;眶顶骨膜的剥离可致提上睑困难而影响关容。因此尽量不用扩展的入路;带蒂颅骨膜瓣修复颅底骨缺损为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高温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细胞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兔RPE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55℃水浴加热法对细胞进行不同时间(3、5、8min)加温处理,处理结束后立即进行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55℃水浴各时间组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5℃水浴各时间组组间差异也均较显著(P0.05)。对照组(37℃)细胞凋亡率为(5.92±0.87)%,55℃水浴3min组细胞凋亡率为(13.28±0.61)%,55℃水浴5min组细胞凋亡率为(50.82±3.72)%,55℃水浴8min组细胞凋亡率为(64.90±0.59)%。与对照组比较,55℃水浴各时间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温度恒定的前提下,表现为随着水浴时间的延长,兔RPE细胞凋亡率越来越高。透射电镜能明显看到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结论:55℃水浴加热3、5、8min均可造成兔RPE细胞凋亡,水浴时间越长,细胞凋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47.
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中IL-2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中IL-2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用流式荧光免疫微球分析技术(Flow Fluorenscence Immunmicrobeads Amay,FFIA)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Th1型细胞因子包括IL-2、TNF-α、IFN-γ,Th2型细胞因子包括IL-4、IL-5、IL-10。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L-2水平在检测线以下(IL-2=0)的分别为34.1%(15/44)和42.8%(20/47),明显不同于其他细胞因子。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清IL-2=0组,IFN-γ、IL-4、IL-5、IL-10水平均相应较低,与血清IL-2〉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肿瘤中,IL-2水平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无相关性。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L-2水平可能影响IFN-γ、IL-4、IL-5、IL-10表达,在乳腺恶性肿瘤中IL-2水平状态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检测并分析c-erbB-2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新辅助化疗患者中c-erbB-2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erbB-2在125例新辅助化疗及56例未化疗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分析c-erbB-2表达与化疗及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组c-erbB-2表达低于未化疗组;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c-erbB-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浸润性特殊型.结论c-erbB-2可能成为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中一个指导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41例脑肿瘤术后脑膜炎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无菌性脑膜炎28例,细菌性脑膜炎13例。结果两组间发热发生率、意识改变、发热开始时间、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无菌性脑膜炎治愈时间显著低于细菌性脑膜炎(P〈0.05)。脑膜炎后选择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较反复腰穿在治愈时间、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肿瘤开颅术后脑膜炎无特异临床表现。无菌性脑膜炎治愈时间显著低于细菌性脑膜炎,但腰大池持续引流并不能降低脑肿瘤术后脑膜炎患者的治愈时间及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0.
补青汤治疗未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青汤治疗未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35例(62只眼)未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采用补青汤(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车前子、菊花、地骨皮、茯苓)口服治疗,每日1剂,60d为1个疗程,应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裂隙灯显微镜,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晶体混浊程度进行测定、评估,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35例(62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未成熟期患者中显效7只眼(11.29%),有效40只眼(64.52%),无效15只眼(24.19%),总有效率75.81%。结论补青汤治疗未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疗效肯定,表明补肝益肾,健脾明目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