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脊髓性肌萎缩症是运动神经元疾病中病变仅影响下运动神经元的一组疾病。成人型少见,目前对其研究较少。目的:总结成人型脊髓性肌萎缩症骨骼肌病理学特征。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收集1998-02/2002-02在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南京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南京军区总医院经肌肉活检确诊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46例。方法:结合临床特征及病理学改变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病史、家族史、完整体格检查、相关血液及血生化、肌电图和肌肉活检。结果: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肌萎缩,肌无力,实验室检查血肌酸磷酸肌酶12例中轻度升高,肌电图检查2例正常,3例呈轻度肌源性损害,余37例呈神经元性损害,肌活检主要为小群性肌萎缩,腺苷三磷酸酶染色见同型肌群化及肌纤维代偿性肥大。结论:肌活检对成人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适当、持久的康复锻炼可能对维持患者的运动功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2.
张平  何晓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3,7(4):658-659,T003
AIM:To study the electromyogram and muscular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adult 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4).METHODS:46 cases of SMA4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clinical,histopathology,enzyme histochemistry and ul-trastructure.RESULTS:A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ith SMA4 was 38.7 years,clinical progressed was slowly.Chinic manifestations mainly appeared proximal muscular weakness and 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and there was a relatively good prognosis.Laboratory found:one-fourth of the disease had elevated serum creatine kinasw levels.Eletromyogram revealed neurogenic damages.The muscular pathological changes showed small groups of atrophy of denervation,ATPase reaction showed fibre-type grouping of renervation and hypertrophy in muscle fibers.CONCLUSION:Muscle biopsy was im-portant;it could to help to establish to diagnose the disorder and provided available cases for gene study.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疾病防制工作开展的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数据,从结核病防制、乙肝防制及艾滋病防制3方面工作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所有省份均实现了DOTS策略全覆盖;新涂阳病人发现率平均为75.0%;结核病病人系统管理率平均为85.6%,距离考核标准规定的95%仍有约10个百分点的差距;20个省的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标县(区)比例为100%,但仍有3个省低于60%;9个省份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率达标县比例为100%,达标县比例低于60%的省仍有10个。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疾病防制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结核病病人的系统管理以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仍待加强。重大疾病防制部分的绩效考核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的现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明确全国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对区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认可程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的疾病控制处处长、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进行意向调查。结果:各类人员对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认可程度达到了95.7%,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背景:5km越野训练后会使人体出现肌疲劳,常导致各种程度的肌肉酸痛和肌无力等,而神经肌肉促进法可改善关节和肌肉柔韧性。目的:观察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对新入学军校学员5km越野训练后肌疲劳的干预作用及最佳干预时机。方法:选择新入学的健康军校男学员,均进5km越野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后针对双下肢、骨盆带肌肉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干预,并设置正常训练组作对照。在训练前,训练后第1,3,5天分别评定其肌疲劳度,并检查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结论:训练后第1,3,5天全部对象肌疲劳度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肌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磷酸激酶的平均增幅差异均为训练后神经肌肉促进干预组〈训练前神经肌肉促进干预组〈正常训练组(P〈0.05)。结果表明经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干预可以降低5km越野训练后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增高,减轻肌损伤,降低肌疲劳。训练结束后当天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干预为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06.
由于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能够减少脾脏血液量,降低门脉压力,缓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压力,减少发生大出血危险,减弱脾的阻留和吞噬作用,改善脾功能亢进,增加外周血细胞,部分脾功能保留,具有正常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机会[1].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主要手段之一,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部分脾动脉栓塞后脾脏切除术未见报道,本院从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行部分脾动脉栓塞后脾切除术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朱敏  何晓军  赵武伟  汪勇  宫尚凤  夏磊  雷文婧 《武警医学》2011,22(12):1029-1031
 目的 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与心理肌肉放松法对新学员5 km越野训练肌疲劳的影响,以得出最佳运动后疲劳的恢复方式.方法 选择南京某院校2006-09入学的144名新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PNF干预组)、B组(心理肌肉放松干预组)和C组(对照组),在训练前、训练后第3天、第5天分别评定肌疲劳度并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结果 PNF干预组训练后第3天、第5天的肌疲劳程度及血液生化指标增幅较心理肌肉放松干预组及对照组低,心理肌肉放松干预组训练后第3天、第5天的肌疲劳程度及血液生化指标增幅仅较对照组低.3组新学员肌疲劳变化程度差异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平均增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NF干预组<心理肌肉放松干预组<对照组.结论 PNF法与心理肌肉放松训练法均能有效降低参训人员运动后疲劳,其中PNF法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8.
一氧化碳(CO)是一种双原子、小分子的气态物质。由于CO可与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使得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高浓度时还可与还原性细胞色素氧化酶两价铁结合,抑制组织呼吸,故CO在以往是作为有毒气体被认识的。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CO与一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环保型高效缓释除臭剂的急性毒性强度和对破损皮肤刺激或腐蚀作用。方法:《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6.3.1、6.3.2-2006。结果: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一次灌胃给予5000 mg/kgBW,14 d观察期内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家兔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均无刺激症状。结论:环保型高效缓释除臭剂属实际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结直肠癌术后难以切除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2年9月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术后不可切除肝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A组,n=33)和全身化疗组(B组,n=30)。A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B组采用全身化疗治疗。所有患者均于首次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检测并比较首次治疗前、末次治疗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情况,随访观察患者肿瘤进展及患者生存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A组首次治疗前与首次治疗后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2、-3.27、2.95、4.54,P值均0.05);A组治疗前后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76±9.57)μg/L vs(10.53±8.62)μg/L,t=2.13,P=0.03];A组与B组末次治疗后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3±8.62)μg/L vs(35.21±10.22)μg/L,t=5.23,P0.01)];A组治疗客观有效率高于B组(66.7%vs 43.3%,Z=-2.042,P=0.041);A组生存时间长于B组,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5%vs 23.3%,χ2=3.97,P=0.046)。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不可切除肝转移瘤的患者行精准序贯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