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分析临床科室科研秘书队伍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以改善科研秘书队伍现状。方法:从科研秘书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专兼职、科研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队伍年龄不够年轻化,学历、职称较高,兼职情况突出,队伍的稳定性有待提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结论:提出科研秘书的选拔条件和基本素质,建立健全科研秘书培训交流制度,建立激励制度以保持科研秘书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制定科研秘书岗位职责,落实科研秘书例会制度,促进医院的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为打造学院型医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2.
巫剑红  代荫梅 《医学综述》2012,(19):3187-3190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因此通过检测基因的甲基化异常来进行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重点阐述宫颈癌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总结目前宫颈癌甲基化基因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3.
梁学爱  代荫梅 《医学综述》2012,(22):3772-3775
MicroRNA(miRNA)是约为22个核苷酸的RNA分子,参与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节,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细胞周期、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清、脱落细胞等来源的游离miRNA也具有特异性与稳定性,有可能作为宫颈癌及其他肿瘤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现就miRNA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关系及miRNA在宫颈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卫生经济学指标,为预防措施的经济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地区6 185名已婚妇女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和TCT联合HR-HPV检测进行宫颈病变流行病学调查,对比分析不同筛查试验的病理学诊断指标,并利用成本-效果分析(CEA)不同筛查方法结局.结果:1)北京地区已婚妇女宫颈细胞学异常的发生率为9.73%,病理结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构成比为61.79%.其中,宫颈低度病变为79.30%,高度病变为20.16%,镜下早期浸润癌为0.54%.宫颈细胞学异常合并HR-HPV感染阳性人群中病理诊断为CIN的构成比为75.40%.其中,宫颈低度病变为62.57%,高度病变为35.29%,镜下早期浸润癌为2.14%.两种筛查方法病理结局为CIN的构成比比较,诊断宫颈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宫颈高度病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癌筛查人群以30~44岁年龄阶段为筛查的最佳人群.3)细胞学联合HR-HPV筛查组每筛查出1例组织病理CIN阳性患者平均成本为7041.47元,而细胞学筛查组为3 131.89元.前者为后者的2.24倍.相同年龄阶段TCT筛查组和TCT+ HPV筛查组的成本-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学检查在筛查宫颈病变方法上具有明显的卫生经济学优势,可以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方法.对细胞学检查异常者,HR-HPV检测可以作为诊断CIN的分流措施.这种措施对年龄在30~44岁的人群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以来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各级CIN的患者共计182例,比较其Reid评分、阴道镜下图像和病理结果。结果: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标准,①Reid评分诊断癌前病变的符合率为79.67%,高估诊断的误差率为9.34%,低估诊断的误差率为10.99%,诊断宫颈低度病变(即CINⅠ)的敏感性为79.5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即CINⅡ+CINⅢ)的敏感性为90.91%。②阴道镜评价诊断癌前病变的符合率为46.15%,高估诊断的误差率为26.92%,低估诊断的误差率为26.92%,阴道镜诊断宫颈低度病变(即CINⅠ)的敏感性为50.60%,诊断宫颈高度病变(即CINⅡ+CINⅢ)的敏感性为75.76%。结论: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id评分系统有助于阴道镜下更准确的判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性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适时进行ECC和LEEP,遵循三阶梯技术,可以弥补阴道镜假阴性的疏漏。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并轨前后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差异.方法 对7所医院并轨前后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轮转和能力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结果 并轨后临床轮转时间达到培训细则要求,掌握病种丰富,临床操作完成比例较高,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结论 并轨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医教协同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检测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脱落细胞中SOX9基因甲基化水平,为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分子标志。方法收集2010-03-01-2011-06-30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肿瘤科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156例,采用双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定量检测正常宫颈组(48例)、CINⅠ组(30例)、CINⅡ-Ⅲ组(30例)和宫颈癌组(48例)的宫颈脱落细胞中SOX9基因甲基化水平,分析SOX9基因甲基化与各级别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组SOX9基因甲基化水平(甲基化评分)17.93±4.33,CINⅠ组为10.35±4.06,CINⅡ-Ⅲ组为33.17±15.19,宫颈癌组为48.04±24.03。SOX9基因甲基化水平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而升高,且在CINⅡ-Ⅲ组和宫颈癌组中显著升高。CINⅠ组和正常宫颈组脱落细胞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SOX9基因甲基化水平在其余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OX9基因甲基化评分可有效区分宫颈癌/CINⅡ-Ⅲ和CINⅠ/正常宫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为0.961(95%CI:0.933-0.990),P〈0.001。在最佳临界值,SOX9基因甲基化评分检测宫颈癌/CINⅡ-Ⅲ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9.7%。结论甲基化SOX9基因能够有效诊断宫颈癌/CINⅡ-Ⅲ,可以作为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38.
陈卓  代荫梅 《现代医院》2011,11(7):136-137
本文探讨了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作用和问题,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理念融入到科学研究和管理中。希望通过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一方面提高医院科研管理水平和效益,另一方面可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医院管理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LCT)假阴性结果产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6~2009年因各种指征行阴道镜检查患者的LCT结果与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①1 859例行阴道镜检查患者中,有48例LCT结果正常,阴道镜病理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C IN),LCT假阴性发生率为2.58%。②48例LCT假阴性患者中,19例为重度宫颈糜烂,其病灶位于距宫颈外口≥1 cm处的转化区内,宫颈取材遗漏;12例为血染抹片,造成标本不满意;6例宫颈形态凹凸不平、3例合并宫颈息肉,均不利毛刷取材;8例原于细胞病理阅片漏诊。结论:宫颈LCT的假阴性结果是临床上不可完全杜绝的现象。获取满意的宫颈细胞标本、注重转化区和病变部位的取材、增强细胞病理医生的阅片水平是降低宫颈LCT假阴性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可疑但细胞学阴性的病例采取阴道镜下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可弥补假阴性的疏漏。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北京妇产医院高度重视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确定了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妇产专科医院”的学科发展规划.通过“人才、学科、管理、文化”“四轮驱动”加强学科及品牌科室建设、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1].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医院学科建设的主体,对科研工作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医院的科研和学科发展水平,因此,建立符合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科研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改善科研支撑条件,对推动医院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