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21.
浙江地区近现代针灸名家辈出,形成了具有众多特色的针灸流派,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浙江针灸流派文献整理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等研究方法,发现近代针灸名家的针刺手法特色鲜明,其针法主要是在《内经》《金针赋》《针灸大成》的基础上传承发展而来,各医家或遵古训或自我研习,均重视经典理论的学习和阐释,并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而成一派.本文对浙江近现代针灸名家针刺手法从《内经》刺法、飞经走气针法、透刺针法、针法创新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电针会阳、中髎穴结合头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9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会阳、中髎穴结合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缩紧肛门的动作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漏尿程度、膀胱残余尿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漏尿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为62.2%,对照组愈显率为3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会阳、中髎穴结合头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血栓通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针刺配合静脉点滴血栓通治疗;对照组单用血栓通静脉点滴治疗;同时结合TCD分析比较,观察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BA血流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血栓通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4.
<正>笔者选用电针骶四穴疗法联合温和灸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31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源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泌尿外科、盆底康复中心及针灸科治疗的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例患者(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脱落,实际共纳入63例。对照组32例,年龄62~78岁,平均(70.00±3.96)岁;  相似文献   
25.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疗效肯定,本文总结近10年来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从组织形态学、神经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论述,揭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理论机制。  相似文献   
26.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发现,进入临床的实习医生、基地规培医生在临床中诊治疾病的时候普遍存在一些现象,包括疾病诊治认识碎片化、疾病认识静态化、医学基础趋于偏向化、自主学习方法单一化、疾病诊治及针灸疗法了解模糊化、病案分析推理简单化六个方面。通过在针灸治疗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和临床专业思维的培养,探索一种适合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过渡到临床医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7.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属于中医学中“震颤”、“颤证”、“痉证”等范围.2007年我国PD患者超过200万例[1].PD尤以55岁以上人群居多,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疾病.PD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在非运动症状中,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为最常见[2],包括流涎、吞咽困难、便秘等[3],最为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吞咽困难是PD患者非运动症状中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进硬食时更明显,严重时进流质饮食甚至饮水亦引起呛咳.  相似文献   
28.
腹腔镜胆囊切除由于术前灌肠、术中气腹及术后麻醉镇痛等原因,会抑制胃肠功能,使胃肠功能在术中及术后早期处于麻痹状态,患者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恢复延迟,甚至出现术后肠黏连、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及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1-2]。本研究尝试将电针联合中药热熨运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中老年多发病,是由于颈椎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从而产生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构音困难、平衡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因后循环缺血引起的发作性症状,大脑后部、脑干、小脑并无器质性病变,但症状往往较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应用电项针的方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查阅近10年灸法在脊髓损伤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文献,综述了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热敏灸、艾条灸、艾柱灸、隔物灸等各种灸法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及疗效。参考文献20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