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 观察平瘤合剂(PLM)对荷瘤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动物模型,灌服PLM,观测其抑瘤效果,并通过形态学、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等方法 探明其作用机理.结果 ①PLM有较好的抑制SHG-44移植瘤增殖的效果,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且安全无毒作用;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在治疗组中细胞凋亡增多,主要是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③GFAP在高剂量组中高表达;④组织形态学上显示肿瘤的恶性程度有降低趋势,并在透射电镜下可见SHG-44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PLM能抑制实验性荷瘤鼠肿瘤的生长,其抗瘤机理是通过诱导细胞的凋亡,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通过诱导其分化进而降低了胶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2.
胃癌病变在胃,关乎脾,涉及气血阴阳。脾与胃生理上经络连属,互为表里,病理上相互影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以往对胃癌的治疗更多关注正虚、毒结、气虚等,但在临床实践发现不少患者存在阳气不足。阳气乃生命之根基,肿瘤的形成与阳气的虚衰密不可分,故温阳法在胃癌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温阳法治疗胃癌须标本兼顾,辨证与辨病论治结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数据挖掘法分析周珉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相关病机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5月周珉教授门诊期间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周珉教授临床经验,进行原发性肝癌病机探讨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176首,涉及中药235种,列出方剂中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结论]总结原发性肝癌以“湿热痰毒、气阴两伤”为基础病机,“清热化湿、健脾养阴”治则贯穿原发性肝癌治疗始末,同时,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及治疗措施,权衡“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分配,斟酌应用“攻毒散结”“行气化瘀”等治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参仙合剂联合化疗对晚期气阴两虚型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53例晚期气阴两虚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仅进行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仙合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期后淋巴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D4+、CD4+/CD8+、CD16+56+、情绪、总生活质量、疲乏、气促及肺癌相关症状评分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参仙合剂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气阴两虚型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峰  林霞  霍介格 《当代医学》2021,27(24):11-13
目的 探究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和肝功能、中医症状评分、食欲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T8、NK细胞活性、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纳差、乏力和贫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食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食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反应、贫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肝功能指标,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提升患者食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药疹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厄洛替尼致皮肤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60例确诊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口服厄洛替尼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药疹方,60d后评估2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和皮疹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最大皮疹发生时间、消退时间。结果: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皮疹发生率、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皮疹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皮疹消退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药疹方可以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厄洛替尼后皮疹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影响抗肿瘤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皮疹中药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数据库,纳入内服或外用中药治疗EGFR-TKI相关皮疹的临床试验研究,分别对内服、外用中药的频数、药物性味、归经、功效进行统计,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6篇,包含方剂44首,用法分为内服法、外用法。内服中药方剂24首,纳入中药83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甘草、金银花、白鲜皮;外用中药方剂20首,纳入中药51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紫草、白鲜皮、苦参。内服、外用中药中频次较高的性味均为寒、温、平,苦味、甘味、辛味,归经均以归肝经、肺经、胃经为主,功效以清热药、补虚药为主。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高频内服中药组合13对,高频外用中药组合7对,二者均可形成4个类聚方。结论 中药治疗EGFR-TKI相关皮疹内服以清热补虚,兼具祛邪与养阴之功,外用则主要以清热燥湿止痒为主,高频中药的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辨证论治并非是僵化的程序。通过介绍周仲瑛教授治疗脾胃病久泻、胃痞和胃脘痞胀3个验案,重点对周老辨证强调准确、论治讲究法度、精于复法配伍和选方用药老到等经验详加分析,有助于启迪后学深刻理解周仲瑛教授倡导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在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等方面有别于结直肠癌,但治疗上往往采用结直肠癌的治法,临床缺少针对早发性结直肠癌的诊治方案.文章总结了早发性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表征、治疗及预防策略,为临床早发性结直肠癌诊治提供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加红外线治疗对腹部癌性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腹部肿瘤伴癌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敷贴,治疗组合用中药封包加红外线治疗,观察其对疼痛、生活质量的影响,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中药封包可明显缓解腹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