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通过观测大鼠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和免疫学指标,评价以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为病理基础构建的肺气虚大鼠模型。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各24只,复制BLMA5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模型,两组均于造模后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测动物一般表现并记录体质量变化,分别于第7、14、28d处死8只大鼠,依次收集大鼠血清和肺组织。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泡炎分度、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分级的变化;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γ、IL-4、IgG含量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精神疲惫,活动量减少,行动迟缓,食量减少,体质量增幅减轻,与气虚的证候特点符合。(2)模型组大鼠早期肺组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次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期以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3)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gG表达在各时期呈逐渐下调趋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4的表达在各个时期呈增高趋势,而IFN-γ的表达在各时期呈逐渐下调趋势,并且IFN-γ/IL-4比值在各时期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正常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肺纤维化为病理基础构建肺气虚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补肺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9(MMP-9)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补肺汤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博莱霉素(BLM)制作肺纤维化大鼠模型,每日灌胃给药,造模后7、14、28天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肺组织MMP-9、TIMP-1蛋白表达,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肺汤组、强的松组各时间点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较轻;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强的松组、补肺汤组肺组织MMP-9蛋白表达明显减低;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的强的松组、补肺汤组肺组织TIM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补肺汤能够抑制早期肺泡炎的发生,降低肺组织MMP-9与TIMP-1蛋白表达,纠正MMP-9/TIMP-1失衡,改善细胞外基质的异常代谢,从而抑制或延缓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3.
防感颗粒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康  夏永良  柴秀娟  骆仙芳 《中医药学刊》2004,22(11):1977-1978
目的:观察防感颗粒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作用,并进行了防感冲剂的最大给药量测定,综合评估防感颗粒对流感的防治作用,为将其研发为中药新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①最大给药量实验:取小鼠20只,一日内最大浓度、最大量给予防感冲剂,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②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实验:采用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INI)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观察防感冲剂对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死亡保护、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作用。结果:①防感冲剂一日内小鼠灌胃给药最大量为100ml/kg,相当于生药量为250g/kg,未见中毒症状及死亡。②防感冲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小鼠死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明显延长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降低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肺指数,提高肺指数抑制率。结论:防感冲剂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口服安全。防感冲剂具有明显的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中医学认为哮喘缓解期病位在肺、脾、肾 ,治疗上多以扶助正气为主。本文从脾为脏腑之本 ,全身气机升降枢纽的理论出发 ,探讨哮喘缓解期从脾论治的机理。认为脾虚是导致哮喘宿根———痰浊、气滞、血瘀的根本原因 ,脾虚而致气虚 ,卫外失固 ,易感外邪而诱发哮喘。  相似文献   
35.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与食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炎症有关。炎性细胞尤以哮喘性粒细胞(EOS)参与为主 ,参考文献探讨中医药对哮喘时EOS的影响价值 ,对进一步开展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肺纤维化中细胞因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国内外肺纤维化中细胞因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提出可以针对细胞因子的作用加以干预,从而阻止肺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中医药在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对进一步探讨肺纤维化的产生及中医药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虎杖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及虎杖对其影响。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虎杖预防组各30只,7d治疗组20只和28d治疗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予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虎杖预防组、7d治疗组和28d治疗组胃饲受试药物4g.kg-1.d-1,其余两组则予生理盐水灌胃。用RT-PCR和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虎杖预防组和7d治疗组羟脯氨酸含量下降明显(P〈0.05或P〈0.01),TGF-β1mRNA和TGF-β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减弱(P〈0.05或P〈0.01)。结论:虎杖抑制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可能是虎杖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论下法在急性外感热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近代中医名家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论述了运用下法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理论依据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旨在为治疗急性外感热病找寻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偏头痛为临床一种常见病症,头痛偏于一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呈间歇性发作,发时痛势剧烈,痛解则如常人,又称偏头风,包括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在内。现将笔者治疗偏头痛的体会总结如下。偏头痛多由于患者长期工作紧张、郁怒思虑过度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为肝气郁  相似文献   
40.
宋康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对药配伍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康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用宣肃肺气、调畅气机、祛风解痉、运脾化痰、清热解毒的组方原则,用药喜欢选用对药,审因论治,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