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10篇
  免费   1087篇
  国内免费   741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115篇
基础医学   1311篇
口腔科学   201篇
临床医学   1416篇
内科学   1709篇
皮肤病学   268篇
神经病学   610篇
特种医学   3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173篇
综合类   1940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58篇
眼科学   338篇
药学   1209篇
  2篇
中国医学   606篇
肿瘤学   118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906篇
  2011年   936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565篇
  2004年   557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461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蝌蝌提取液 (T871)对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观察、细胞免疫化学及原位mRNA杂交和完整细胞原位斑点印迹技术 ,观察了T871诱导HL 60细胞分化的作用和分化过程中癌基因c myc、c myb表达的变化。结果 :T871能抑制HL 60细胞的增殖 ,形态学表现为类似单核 /巨噬细胞 ,同时T871还能使HL 60细胞的NBT还原能力、ANAE活性显著增强 ,同时伴有癌基因c myc、c mybmRNA表达的下调。结论 :T871能诱导HL 60细胞向单核 /巨噬细胞方向分化 ,c myc、c myb癌基因可能参与了此过程  相似文献   
62.
应用促通技术治疗偏瘫20例,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分别进行Brunnstrom评定和Fugl-Meyer评分。结果显示经促通技术治疗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恢复(P<O.001),且Brunnstrom评定与Fugl-Meyer运动积分密切相关。本组治愈率为35%,有效率为100%。促通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偏瘫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蜂花粉醇提物对小鼠体外生成过氧化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器官的衰老与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密切相关,本实验证明蜂花粉醇提物有明显的对抗小鼠肝、肾、脑组织在体外生成过氧化脂质的作用,证明蜂花粉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运动训练对雄性大鼠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通过使用自己制造的大鼠流动水游泳池,对雄性大鼠进行了6周递增负荷的游泳训练,以此来探讨运动训练对大鼠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安静对照大鼠相比,训练大鼠的一般状态较差,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睾酮/皮质酮比值平均降低了30%以上;而血清LH和FSH水平未见明显变化。通过对大鼠睾丸组织LH/CG受体的测定,显示运动训练虽未引起其最大结合量的改变,却能使其解离常数显著升高(P<0.05)。提示此种训练可能通过降低睾丸LH/CG受体对垂体分泌LH的亲和力,从而影响睾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65.
抗体阴性重症肌无力发病与凝集素之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研究抗体阴性重症肌无力(MG)发病与凝集素之间的关系,以阐明其发病过程是否与凝集素有关。方法观察伴刀豆球蛋白A(ConA)和麦胚凝集素(Triticum)及其凝集素-糖复合物对TE671细胞表达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功能的作用,以及对α-BuTx结合试验的影响。结果有两种凝集素对AChR功能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4±14(n=11)和47±16(n=10),此作用可被3种糖抑制,抑制率(%)分别为:95±5(n=5)和84±8(n=5);69±6(n=4)和65±5(n=4);39±4(n=5)和57±6(n=5);ConA抑制α-BuTx结合试验,而Triticum则不能。结论Triticum和抗体阴性MG患者非IgG部分对AChR功能和α-BuTx结合试验的作用类同或一致,表明抗体阴性MG患者非IgG部分中的内源性Triticum样糖蛋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孕马血清经偏磷酸、乙醇分级沉淀得比活为409IU/mg的粗品,回收率为47.3%。粗品经离子交换层析得到比活为1455IU/mg的精品,回收率达97.4%。再过柱层析得比活为2400IU/mg的产品。  相似文献   
67.
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105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发病相关因素及其治疗方案。方法 对105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心律失常以心房纤颤常见;②甲状腺结节性肿大的甲亢患者伴发甲亢性心脏病的几率高于弥漫性肿大的患者;③经^131I抗甲亢治疗以后,随着甲亢的治愈大多数甲亢性心脏病可以治愈。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心房纤颤、心力衰竭为主,其发病与甲状腺肿大类型有一定的关系,而^131I治疗对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68.
This report describes our experience with a 60 year old male who suffered from a recrudescence of groove pancreatitis. He had been treated by conservative medication therapy by proton pump inhibitor used for therapy of duodenal ulcer, and was in remission. During a follow-up one year later, endoscopy revealed gastric cancer, for which a proximal gastrectomy and vagotomy were performed. The patient continues to remain in remission for the groove pancreatitis.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clinical course of this disease, in which treatment for duodenal ulcer was used effectively,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the progression and therapy of groove pancreatitis.  相似文献   
69.
未研究发现,经热休克处理的大鼠注油酸后,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热休克使大鼠肺组织中HSP70含量明显增多;Northern印迹分析证实此乃由于HSP70mRNA转录增加所致。说明热休克处理使肺组织HSP70基因表达增强;提示热休克反应对大鼠油酸肺的保护作用与肺组织细胞中HSP70基因表达增强及与HSP70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70.
Nucleotide 6724 of the factor VIII gene harbors a polymorphism of low frequency. A report from Taiwan claimed that 97.9% of the 83 alleles examined were of the A nucleotide at this position,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to the data from Western populations. Furthermore, this nucleotide is the start of exon 25, located in juxtaposition to the splicing acceptor of intron 24. We wonder if the nucleotide change at this location might have any effect on the splicing process of pre-mRNA. Using genomic DNA with direct sequencing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mplified intron 24/exon 25 junction site, we found that 59 of the 60 patient samples were of the GTG sequence at nucleotides 6724-6726. The polymorphism is similar between populations in Taiwan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e sequence of intron 24 around the splicing acceptor was always TCCAACTCTATTGCCCTCAG (-20 to -1), except for one hemophiliac patient who had a mutation in which the absolute consensus AG doublet of the intron 24 splicing acceptor changed to the AA dinucleotide. Owing to the mutation, exon 24 was erroneously spliced to exon 26, and exon 25 was skipped. This finding further testifies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variant AG dinucleotide in the example of the factor VIII g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