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9篇
  免费   717篇
  国内免费   363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15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876篇
内科学   547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158篇
特种医学   328篇
外科学   569篇
综合类   189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60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756篇
  15篇
中国医学   646篇
肿瘤学   39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综合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综合治疗的护理作用与效果。方法:根据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的部位、范围大小、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与护理措施治疗。结果:本组41例中除1例死于侵袭性感染外。其余病例均得到痊愈。结论: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应用MEBO局部治疗与加强护理能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2.
肾损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有效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CT检查肾损伤患者52例,并根据其表现分为4类,对I,Ⅱ类肾损伤行保守治疗,对Ⅲ类肾损伤视情况而定,对Ⅳ类肾损伤急诊手术治疗。结果:CT对肾损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和分类准确率均达100%,结论:CT检查可明确肾损伤的程度,范围及分类,了解伤肾和健肾功能,观察腹部其他脏器情况,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准确等优点,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56例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给予空心加压螺纹钉手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21例仅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手术组),对2组近、中、远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中、远期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手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在中、远期疗效,减少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骨盆多发性骨折各部位的摄影角度及影像显示的原理及方法,优势与不足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选择骨髂标本做研究对象进行不同角度的摄影,并选择了最佳摄影角度及方法,进行了30例患者的摄片,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结果:骨盆多发性骨折的各部位最适宜的摄影角度。骨盆入口位,摄影角度向头侧倾斜25°位;骨盆出口位,摄影角度向足侧倾斜25°位;髂骨及闭孔斜位,一侧抬高25°位,影像显示效果较佳,优于有关报导的摄影角度及方法。结论:对外伤性骨盆多发骨折的患者,各部位摄影角度上述所示,此方法可行,完全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4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 (AHH) with different fluids on blood rheology in patients with deep vein (femoral and iliac) thrombosis. Methods Thirty ASA I or II patients aged 40-64 yr who had developed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48 h and were scheduled for embol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 n = 10 each) ; group I normal saline (NS) ; group II 6 % HES 200/0.5 ( HES) ; group IE gelofusine (GEL). AHH was performed with normal saline, 6% HES or gelofusine infusion at 20 ml·kg-1 ·h-1 for 40 min. MAP, HR and SpO2 were monitored. Blood loss, volume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fluid infused and urine output during operation were recorded. Anesthesia was induced with fentanyl 3-5 fig/kg, etomidate 0.15-0.30 mg/kg, propofol 1-2 mg/kg and succinylcholine 1-2 mg/kg and maintained with 2% isoflurane and propofol infusion at 5-8 mg·kg-1·h-1 and intermittent iv boluses of vecuronium. The patients were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VT 8 ml/kg, RR 12 bpm). PaO2 and PaCO2 were maintained within normal range.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before and after AHH for measurement of hematocrit (Hct), whole blood viscocity (WBV) at low or high shear rates, plasma viscosity, RBC aggregation and RBC deformation. RBC aggregation index and RBC deformation index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MAP and HR were stable in all patients. The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fluid infused was significantly less in group HES and GEL than in group NS. The WBV at low or high shear rates in group HES and GEL, Hct in all 3 groups and RBC aggregation index in group H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AHH, but the RBC deformation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group HES. Conclusion Colloid is better than crystalloid and HES is better than gelofusine in improving intraoperative hypercoagulability and sluggish blood flow.  相似文献   
46.
人CGT52TGT MBL突变体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初步探索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引起调理吞噬缺损的机制。方法: 采用PCR技术, 从质粒pMBLm52中获取含CGT52TGT点突变的MBL基因, 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 电转染入CHO细胞。以800mg/LZeocin筛选转染后的CHO细胞30d; 随后的30d中, 维持Zeocin的浓度在200mg/L, 以获取稳定转染的细胞。以RT PCR分析其mRNA的表达情况。表达产物经Ni NTAagarose纯化后, 以非还原SDS 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以PCR扩增的MBLm52基因片段长约750bp, 将其插入表达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 MBLm52, 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后将其电转染入CHO细胞。从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得的纯化的表达产物, 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Mr)约60 000的分子, 寡聚化程度明显低于重组人野生型MBL和从人血浆中分离的MBL。结论: 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可能并不影响其表达产物向胞外分泌的过程, 但突变后产生的Cys可能形成新的二硫键, 影响MBL结构单位和/或寡聚分子的形成, 推测该突变MBL蛋白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47.
以水为溶剂的电纺丝明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水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一种明胶纤维。通过调节明胶水溶液浓度和静电纺丝环境温度,采用SEM研究了不同浓度、温度条件下纤维的微观形貌及直径分布。并对采用戊二醛交联后明胶纤维的形貌变化、热力学及力学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纺丝液浓度为33%(质量分数),温度为40℃。得到的明胶纤维的直径在120nm.210nm之间。交联后的纤维发生溶并,焓值降低,力学性能提高,在水中能够充分溶胀。该体系采用水为溶剂改善了采用有机溶剂的纤维残留潜在毒性问题,可以以更具生物安全性的方式负载多肽类药物或生长因子。在医药及组织工程支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MBL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Mo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以天然人MBL刺激MoDC,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 用FACS分析DC的表型; 用 3H- TdR掺入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以酵母多糖颗粒吞噬试验评估DC的抗原摄取能力; 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 12和TNF- α的含量。结果: MBL刺激的DC表面分子CD1a、CD83、CD40、CD80、CD86和MHC DR的表达均上调,摄取酵母多糖颗粒的能力降低, 激发初始T细胞增殖的能力加强, 分泌的IL- 12增多但几乎不分泌TNF- α。结论: MBL能诱导DC分化成熟, 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DC的功能而参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干预内容及方法.方法: 用自编量表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亲社会行为进行前测,以班级管理为途径,通过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等干预形式,借助榜样示范、移情训练、价值澄清、行为训练等具体方法,对实验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干预训练,对控制班学生不施加任何专门的干预.三个月后用自编量表对两班进行实验后测.结果: 干预前实验班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三种类别上的人数分布与控制班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05),表现为利他取向者少于控制班,而难以判断者多于控制班,但干预后两班差异不显著(P>O.05);干预后实验班组内价值取向人数分布亦发生显著变化(P=O.027),表现为利他取向者人数增加,难以判断者人数减少,而控制班前后测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前实验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总分及调节、利他、习俗、公正和控制维度得分均低于控制班学生(如,总分:28.8±6.5/34.5±6.3,P0.05).结论: 以班级为单位对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综合性的教育干预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凋亡及COX-2表达与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3(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明确以JAK2/STAT3为靶向的信号转导在Eca-109细胞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将JAK2抑制剂AG490作用于Eca-109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DNA琼脂糖电泳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JAK2、p-JAK2、p-Stat3及COX-2的蛋白表达变化;RT-PCR 检测COX-2 mRNA的变化。结果 AG490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抑制JAK2/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地下调p-JAK2及p-Stat3蛋白的表达(P <0.05),并下调CO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P <0.05)。结论 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调控AG490对Eca-109细胞作用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最终通过下调COX-2表达影响Eca-10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