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9篇
  免费   717篇
  国内免费   363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15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876篇
内科学   547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158篇
特种医学   328篇
外科学   569篇
综合类   189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60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756篇
  15篇
中国医学   646篇
肿瘤学   39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评价动脉导管未闭 (PDA)合并肺动脉高压堵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 1 4例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了蘑菇伞堵闭术 ,术前常规进行导管检查和主动脉弓造影。结果 :术前肺动脉压 67.0± 2 4 .6/37.8±8 9mmHg,主动脉压为 88.5± 1 4 .6/46 .5± 1 1 .3mmHg。术后 30min肺动脉压降为 49.8± 1 3 .3/2 0 .2± 1 2 .3mmHg(P <0 0 0 1 ) ,动脉压升至 95 .6± 1 8.4/58.0± 1 2 .1mmHg(P <0 .0 5)。成功率 1 0 0 %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堵闭术治疗PDA合并肺动脉高压 ,是一种疗效好 ,创伤小的介入治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2.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外科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创手术治疗的HICH病人106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和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平均动脉压(MAP)、术前意识状态、血肿形态、出血部位、血肿量、血肿与脑室关系、血肿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与HICH微创外科治疗临床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意识状态、术后并发症及出血部位与HICH微创外科治疗预后密切相关(P〈0.01)。结论微创外科手术治疗HICH具有简单、安全、疗效好等优点;术前意识状态、术后并发症、出血部位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年12月至2004年12月间肝叶切除治疗11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与体会。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有胆漏3例(2.7%)、膈下感染5例(4.5%)、腹腔脓肿2例(1.8%)和肝衰1例(0.9%)等。本组获随访者103例,随访时间4月至13年,平均7年3月,76.7%术后症状消失,工作生活正常,17.5%偶有轻度胆管炎发作,5.8%仍反复发作严重胆道感染。结论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效应。方法采用^60Co 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检测克隆形成率和微核发生率,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DNA损伤情况。照射2、4、6、8和10Gy后传代培养,在40代后各剂量组再次统一照射2Gy,进行辐射损伤的检测。结果首次照射后,克隆形成率随受照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存活细胞经二次照射后,SCGE结果和微核发生率结果表明,首次照射剂量与子代二次照射后的损伤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γ射线不仅在肝细胞中产生直接的生物效应,而且还可以诱发产生可遗传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使子代细胞中的突变频率增加,表现出滞后的遗传改变。二次事件的放大作用是研究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5.
18F-FDG PET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在肾上腺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8个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18F-FDG PET显像,以鉴别肾上腺肿瘤为原发性抑或继发性,同期均行CT检查。结果:CT检查28个肿瘤中22个为恶性肿瘤(其中6个经手术或活检证实,16个随访证实),6个通过活检或随访证实为良性病变。CT发现的19个肾上腺肿瘤中。17个为恶性肿瘤,^18F—FDG PET显像均为阳性。^18F—FDG PE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66.7%和92.9%。结论:^18F—FDG PET通过肿瘤的葡萄糖代谢程度来判定病变的性质,对肾上腺恶性病变的标准摄取率(SUV)相对较高,在肾上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Wnt-frizzled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ny researches have focused on the wnt- frizzled cascade in the recent years, while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in neoplastic diseases and embryology, the role of the wnt- frizzl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as only recently begun to be explored.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any physiolog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its transduction pathway, the hea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orientation of cardiomyocytes, angiogenesis/neovascularization,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heart failure, the deposi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so on.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its relation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role of this pathwa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相似文献   
27.
结肠回肠反流与回肠黏膜结肠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后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均为雄性,体重25¨3∞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或回肠末端手术缝线,2个月后处死动物并取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回肠末端黏膜表现为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光滑性增强.病理组织学:实验组表现为黏膜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上皮细胞变短、杯状细胞增多.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绒毛变小、变短或脱落;微绒毛变短、分布不均匀;杯状细胞数目在非坏死区增多.结论结肠-回肠反流后可导致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变化,它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基础或前期表现.  相似文献   
28.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750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75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每侧疝手术时间5~15 min,平均7 min.715例患儿得到随访,随访率为95.3%,术后随访6~24个月,发现阴囊积气3例,脐戳孔大网膜疝3例,术后伤口线头异物反应4例,术后疝复发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简易、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美容效果极好,手术并发症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licating long R-R interval, escape beat and escape heart rhythm and pathological atrioventricular block by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DCG). Methods 126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being related to sleep) and group B (being not related to sleep) according to the factor whether long R-R interval, escape beat and escape heart rhythm relevant to sleep. All were detected by DCG for 24 hours. Results The cases with1.5~2.0 s long R-R interval, more than 2.0s long R-R interval, escape beat and escape heart rhythm were (26.02±6.03), (7.39±1.05 ) and (6.90±1.28)in group A and (203.05±41.01), (35.48±7.52), (28.10±6.25) in group B respectively. The cases of group B were markedly more than those in group A. Conclusion Those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licating long R-R interval, escape bbeat and escape heart rhythm were related to sleep could not be deemed as pathological atrioventricular block, while those were not related to sleep could be considered pathological atrioventricular block.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直接数字曲面体层摄影在涎腺造影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表现正常的腮腺造影数字化曲面体层影像(58侧)及传统曲面体层照片(44侧),评价主导管、腮腺腺泡及分支导管的显影情况。结果在显示腮腺主导管、第一级分支导管及腮腺腺泡方面,直接数字曲面体层与传统曲面体层胶片摄影无明显差异;数字成像显示细微解剖结构(第二、三级分支导管)的质量则明显优于胶片方式(P<0.01)。结论直接数字曲面体层摄影在涎腺造影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