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2篇
  免费   753篇
  国内免费   373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38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895篇
内科学   564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161篇
特种医学   321篇
外科学   590篇
综合类   201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59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822篇
  15篇
中国医学   702篇
肿瘤学   40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704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年12月至2004年12月间肝叶切除治疗11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与体会。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有胆漏3例(2.7%)、膈下感染5例(4.5%)、腹腔脓肿2例(1.8%)和肝衰1例(0.9%)等。本组获随访者103例,随访时间4月至13年,平均7年3月,76.7%术后症状消失,工作生活正常,17.5%偶有轻度胆管炎发作,5.8%仍反复发作严重胆道感染。结论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效应。方法采用^60Co 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检测克隆形成率和微核发生率,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DNA损伤情况。照射2、4、6、8和10Gy后传代培养,在40代后各剂量组再次统一照射2Gy,进行辐射损伤的检测。结果首次照射后,克隆形成率随受照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存活细胞经二次照射后,SCGE结果和微核发生率结果表明,首次照射剂量与子代二次照射后的损伤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γ射线不仅在肝细胞中产生直接的生物效应,而且还可以诱发产生可遗传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使子代细胞中的突变频率增加,表现出滞后的遗传改变。二次事件的放大作用是研究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3.
18F-FDG PET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在肾上腺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8个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18F-FDG PET显像,以鉴别肾上腺肿瘤为原发性抑或继发性,同期均行CT检查。结果:CT检查28个肿瘤中22个为恶性肿瘤(其中6个经手术或活检证实,16个随访证实),6个通过活检或随访证实为良性病变。CT发现的19个肾上腺肿瘤中。17个为恶性肿瘤,^18F—FDG PET显像均为阳性。^18F—FDG PE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66.7%和92.9%。结论:^18F—FDG PET通过肿瘤的葡萄糖代谢程度来判定病变的性质,对肾上腺恶性病变的标准摄取率(SUV)相对较高,在肾上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Wnt-frizzled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ny researches have focused on the wnt- frizzled cascade in the recent years, while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in neoplastic diseases and embryology, the role of the wnt- frizzl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as only recently begun to be explored.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any physiolog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its transduction pathway, the hea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orientation of cardiomyocytes, angiogenesis/neovascularization,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heart failure, the deposi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so on.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its relation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role of this pathwa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相似文献   
25.
结肠回肠反流与回肠黏膜结肠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后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均为雄性,体重25¨3∞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或回肠末端手术缝线,2个月后处死动物并取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回肠末端黏膜表现为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光滑性增强.病理组织学:实验组表现为黏膜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上皮细胞变短、杯状细胞增多.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绒毛变小、变短或脱落;微绒毛变短、分布不均匀;杯状细胞数目在非坏死区增多.结论结肠-回肠反流后可导致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变化,它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基础或前期表现.  相似文献   
26.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750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75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每侧疝手术时间5~15 min,平均7 min.715例患儿得到随访,随访率为95.3%,术后随访6~24个月,发现阴囊积气3例,脐戳孔大网膜疝3例,术后伤口线头异物反应4例,术后疝复发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简易、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美容效果极好,手术并发症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licating long R-R interval, escape beat and escape heart rhythm and pathological atrioventricular block by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DCG). Methods 126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being related to sleep) and group B (being not related to sleep) according to the factor whether long R-R interval, escape beat and escape heart rhythm relevant to sleep. All were detected by DCG for 24 hours. Results The cases with1.5~2.0 s long R-R interval, more than 2.0s long R-R interval, escape beat and escape heart rhythm were (26.02±6.03), (7.39±1.05 ) and (6.90±1.28)in group A and (203.05±41.01), (35.48±7.52), (28.10±6.25) in group B respectively. The cases of group B were markedly more than those in group A. Conclusion Those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licating long R-R interval, escape bbeat and escape heart rhythm were related to sleep could not be deemed as pathological atrioventricular block, while those were not related to sleep could be considered pathological atrioventricular block.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979年以来采用EPCV治疗的176例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评价疗效,评价内容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溃疡复发率、胃排空功能、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和营养状态及Visick分级。结果全组患者有153例(86.9%)获得5年随访。无手术死亡者。进食后上腹发生间断性胀痛13例(8.5%),有时返酸12例(7.8%),经服用吗叮啉可缓解。出现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术4例(2.6%),溃疡复发4例(2.6%),均发生在术后2-3年内。浅表性胃炎21例(13.7%),十二指肠球部变形31例(20.3%),胃窦蠕动功能较好,胃排空功能正常。全组无贫血发生,体重增加者116例(75.8%)。Visick改良分级,146例为Ⅰ级和Ⅱ级,优良率占95.4%,Ⅲ级3例(2.0%),Ⅳ级4例(2.6%)。结论EPCV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较少、溃疡复发率低、患者术后远期营养状况良好、生活质量较高的优良疗效,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首选的安全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9.
肝细胞肝癌肺转移灶FDG摄取的假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探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肺转移的价值,并分析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的原因。方法3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HCC肺转移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FDG摄取阳性或阴性分为2组:A组18例,肺转移灶表现为FDG摄取增高;B组14例,肺转移灶表现为无FDG摄取。结果32例HCC肺转移患者中,27例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肝内高代谢病灶,12例伴发其他肝外转移,其中包括腹膜后淋巴结、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骨骼转移。PET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35.6%,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6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3)。肺转移灶的FDG摄取变异较大,从无FDG摄取到少数病灶的显著FDG摄取,83.3%(25/30)摄取阳性的转移灶最大SUV(SUVmax)≤3。结论HCC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率较高,除与病灶大小有关外,可能与原发病灶的病理特点有关。呼吸控制的薄层CT图像以及必要时增强CT对肺部小结节的检出非常重要,对CT显示小的肺结节病灶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和T2WI上表现为正常的脑白质区(NAWM)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点,并探讨DTI和三维脑白质束示踪技术对MS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MS患者和32名与MS患者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进行头部DTI检查,生成表观扩散系数图(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图(FA),分别选取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正常人相应脑白质区测量ADC值和FA值,并使用示踪技术做出三维脑白质束图像。结果 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233±0.119)、(0.973±0.098)、(0.748±0.089)×10^-3mm^2/s和(0.620±0.094)×10^-3mm^2/s,FA平均值分别为0.225±0.052、0.311±0.050、0.421±0.070和0.476±0.069。对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数据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分别和对照组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三维脑白质束图像可以观察到MS斑块。结论 使用DTI检查生成的ADC图和FA图可以有助于评价MS中各部位脑白质的改变。通过三维脑白质束示踪图像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MS斑块区白质束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