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02篇
  免费   9922篇
  国内免费   5970篇
耳鼻咽喉   776篇
儿科学   1664篇
妇产科学   774篇
基础医学   7817篇
口腔科学   1908篇
临床医学   11392篇
内科学   10747篇
皮肤病学   922篇
神经病学   3716篇
特种医学   38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8982篇
综合类   21054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8388篇
眼科学   2199篇
药学   10381篇
  71篇
中国医学   7639篇
肿瘤学   5769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1212篇
  2022年   2570篇
  2021年   4357篇
  2020年   3529篇
  2019年   2616篇
  2018年   2716篇
  2017年   3066篇
  2016年   2652篇
  2015年   4030篇
  2014年   5230篇
  2013年   5753篇
  2012年   8170篇
  2011年   8555篇
  2010年   6824篇
  2009年   5874篇
  2008年   6463篇
  2007年   6231篇
  2006年   5837篇
  2005年   4734篇
  2004年   3750篇
  2003年   3345篇
  2002年   2575篇
  2001年   2037篇
  2000年   1531篇
  1999年   1046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578篇
  1996年   409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口内入路下颌角弧线形截骨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吴一  李伟  邓颖  赵纲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63-1164,I0006
目的:探索更好的下颌角肥大截骨缩小术式。方法:为获得更好的术后效果,我们采用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将弧形截骨线延长到颏神经处,并对颏结节进行打磨,使截骨线延续流畅,伴小颏者同时行隆颏或颏截骨前移。结果:自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口内入路下颌角长弧线形截骨术矫正320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口内入路延长弧形截骨术缩小下颌角可以获得更好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92.
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前交叉韧带撕裂MR图像及40例完好的ACL,分析其直接及间接征象的特征。结果:在评价的直接征象中,ACL不连续和ACL走行异常均具有相对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在评价的间接征象中,后交叉韧带角、Blumensaat角、后交叉韧带指数、半月板后移征、“对吻性”骨挫伤、胫骨前移位等6个征象具有相对高的特异性,后交叉韧带角、Blumensaat角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ACL损伤的直接征象为诊断主要依据,ACL损伤的间接征象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3.
MRV检测脑静脉窦血栓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CVT)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CVT患者均行MRI标准自旋回波T1WI、T2WI和VEN/3D/PCA。结果VEN/3D/PCA比标准SE序列T1WI和T2WI多检测出CVT3处,与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完全相符。结论MRV可以准确无创的诊断CVT。  相似文献   
94.
艾滋病已成为一个既现实又棘手的社会问题.现实在于它不仅造成了国家在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同时在社会伦理上也给国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棘手的是对于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我们不但要加强对他们控制的情况下给予他们关爱,还要维护他们的生存权、工作权和婚姻权.  相似文献   
95.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超负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发生液体超负荷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存活时间超过24h的2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对休克纠正后出现全身性水肿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存活与死亡患者在伤后第1~8天的液体出入量。结果 2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出现水肿者262例(91.6%),存活232例(88.5%),死亡30例(11.5%)。死亡组的液体入量明显多于存活组(P〈0.05),液体出量则显著少于存活组(P〈0.05或P〈0.01)。存活组在伤后第4、5天出现液体负平衡即液体出量大于液体入量600~700mL(P〈0.05),而死亡组未出现液体负平衡现象。结论 创伤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容易造成液体超负荷,液体出量增加甚至出现液体负平衡现象,预示着病情好转,此时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即可,不宜过分强调出入量平衡而大量补充液体。  相似文献   
96.
目的动态观察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对细胞周期检查点基因的表达影响,研究其分子机制帮助了解那些与热缺血再灌注相关的疾病。方法采用成组对照的实验设计,利用微阵列芯片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分析技术,分析SD大鼠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处理后的基因表达变化(其中芯片分析8只、RT-PCR定量分析16只);运用系统生物学分析方法对功能基因进行聚类。结果分别得到了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处理后肝脏的细胞周期各检查点基因及早期即刻基因表达数据,将其中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的的功能基因(上调的223条、下调的62条变化幅度均大于3倍)做进一步分析。结论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细胞周期/检查点控制基因影响细胞周期G1/S、G2/M的运行,抑制DNA的合成和染色体的分裂。推测可能影响受损的DNA双链自我修复和后期的组织细胞再生、凋亡。  相似文献   
97.
快速供肝切取与修整的外科技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总结肝脏移植供肝的快速切取和修整经验。方法分析2004年共186例快速供肝的切取和修整的资料。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灌注附加下腔静脉引流,快速切取供肝,4℃UW液中保存和修整肝脏。结果供肝热缺血时间为3~10min,平均4.5min;冷缺血时间平均为3-16h,平均7h。供肝的修整时间为26~90min,平均46min。供肝修整时发现肝动脉解剖变异20例。结论快速供肝切取法要求术者技术娴熟、动作迅速和准确,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供肝热缺血时间。快速切取法能保证供肝的质量和确保供肝切取的成功。  相似文献   
98.
阐述了柯达DryView系列干式激光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日常使用须知及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99.
后牙两段式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改进常规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不足,增进固位、稳定。方法:采用两段式义齿结构、两个就位方向和插销锁连接固定。结果:义齿的固位、稳定效果明显提高。结论:插销式分段义齿是对常规可摘局部义齿的一种补充,对主基牙过度倾斜、固位要求高的患者,能够明显改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0.
PINK1 mutations in sporadic 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athogenic PINK1 muta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PARK6-linked Parkinson's disease (PD) patients of Asian origin. However, data on the frequency of PINK1 mutations in sporadic 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 (EOPD) Asian patients are lacking.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report the frequency of PINK1 mutations of sporadic EOPD in an Asian cohort comprising of ethnic Chinese, Malays, and Indians, and to highlight a PINK1-positive patient who presented with restless legs symptoms. Eighty consecutive sporadic EOPD patients from the movement disorder clinics of two major tertiary institutions in the country were included. We performed sequence analysis of all the coding and exon-intron junctions of the PINK1 using specific primer sets. In addition, we genotyped polymorphisms detected from the analysis in a group of sporadic PD patients and controls. Three different mutations (two homozygous nonsense and one heterozygous missense) in the putative kinase domain were found in three patients, giving a 3.7% frequency of PINK1 mutations in our EOPD cohort. All the mutations were absent in 200 healthy controls. One patient with a novel homozygous nonsense PINK1 mutation presented unusually with restless legs symptoms. Separately, analysis of the frequency of four PINK1 polymorphisms in a group of sporadic PD and controls did not reveal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 highlight a 3.7% frequency of PINK1 mutations in an Asian cohort (ethnic Chinese, Malay, and Indian) of EOPD. The phenotypic spectrum associated with PINK1-positive patients may be wider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Polymorphisms of PINK1 do not appear to modulate risk of PD in our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