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64篇
  免费   12607篇
  国内免费   7418篇
耳鼻咽喉   961篇
儿科学   2050篇
妇产科学   893篇
基础医学   8202篇
口腔科学   2391篇
临床医学   15502篇
内科学   11368篇
皮肤病学   1673篇
神经病学   2880篇
特种医学   47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1380篇
综合类   31619篇
现状与发展   35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3445篇
眼科学   1707篇
药学   14720篇
  167篇
中国医学   12136篇
肿瘤学   6018篇
  2024年   419篇
  2023年   1785篇
  2022年   4079篇
  2021年   5593篇
  2020年   4673篇
  2019年   2725篇
  2018年   2880篇
  2017年   3650篇
  2016年   2777篇
  2015年   5002篇
  2014年   6376篇
  2013年   7535篇
  2012年   11197篇
  2011年   11513篇
  2010年   10086篇
  2009年   8809篇
  2008年   9303篇
  2007年   9246篇
  2006年   8061篇
  2005年   6379篇
  2004年   4552篇
  2003年   4052篇
  2002年   3085篇
  2001年   2928篇
  2000年   2174篇
  1999年   909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5篇
  1966年   4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顺行转位修复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逆行转住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皮瓣转位面积及血管蒂部的处理方案。方法 在小腿后侧以腓肠神经体表投影为轴心线,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顺行转位修复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6例,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51例。结果 54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皮下组织成活,经植皮愈合,经随访皮瓣外观、质地、功能良好。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以修复胫前区、踝部及足部跖骨中段近侧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及自发流产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指导临床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方法采集922例生殖异常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方法收获细胞,低渗、固定、制片、经G显带处理、镜检,进行观察研究。结果922例患者共检出异常核型66例,总检出率7.16%。其中,易位21例,倒位21例,克氏综合征18例,X-三体综合征2例,Turner综合征伴X染色体缺失1例,Y染色体缺失1例,环状21号染色体1例,额外标记染色体1例,及常见染色体多态性大Y染色体63例,发生率13.3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及自发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殖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噬菌体治疗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方法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全身感染模型,应用体外试验所筛选的宽噬噬菌体进行治疗.结果噬菌体在感染复数(multiple of infection,MOI)≥0.01时能有效杀灭铜绿假单胞菌,显著提高小鼠生存率.延迟治疗3 h仍有40%的生存率.结论通过对小鼠生存率、噬菌体在体内分布及机体对噬菌体的免疫反应等指标的观察分析,噬菌体制剂简捷高效,对机体正常组织无毒副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全身或局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4.
LOX-1介导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MCP-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血凝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对氧化LDL(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n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基因及蛋白的影响。 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ox-LDL对培养的HUVECs表达LOX-1和MCP-1基因及蛋白的影响,然后用LOX-1的受体阻滞剂爱兰苔胶(carrageenan) 和聚肌苷酸[polyinosinic acid,poly(I)]与HUVECs预先作用后,再观察内皮细胞表达LOX-1和MCP-1基因和蛋白的变化。 结果: 用不同浓度的ox-LDL(0 mg/L、10 mg/L、20 mg/L 、50 mg/L、100 mg/L)与HUVECs培养24 h后,LOX-1和MC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呈浓度依赖性;用Carrageenan 和polyinosinic acid与HUVECs预先作用2 h后,再加入50 mg/L的ox-LDL培养24 h,与未加Carrageenan和polyinosinic acid相比,HUVECsLOX-1和MC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 结论: ox-LDL可以调节培养的HUVECsLOX-1和MC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LOX-1作为ox-LDL的特异性受体,可能介导了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分泌MCP-1,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一氧化氮(NO)供体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研究。方法采用3H-胍氨酸转换法进行NO合成酶(NOS)活性测定;亚硝酸盐检测;DNA片段的提取及凝胶电泳分析;凋亡细胞的DAPI染色观察;Westernblot分析。结果将iNOS真核表达质粒、pCMV/iNOS转染至Sp2/0骨髓瘤的变异株中,并获得能稳定表达iNOS和合成NO的重组细胞系(SPmt/iNOS),表达iNOS的效率为每升培养物含400μg蛋白。利用该细胞作NO细胞性供体,成功地证实NO能诱导Sp2/0骨髓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所建细胞性NO供体应用于NO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具有NO合成稳定;更能模拟体内细胞间NO的信息传递过程;不需任何外源刺激即可合成NO等独特优点。所建NO供体细胞可以用于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清除补体攻膜复合物(MAC)的途径及其清除动力学,方法: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RH414荧光标记质膜双层,0℃组装亚溶剂量的MAC,37℃复苏后,LSCM实时监MAC沉积诱导的质膜囊泡化形成和胞吞,胞吐情况,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内皮细胞表面MAC抗原的清除情况,结果:MAC沉积后,内皮细胞有的质膜囊泡化形成,囊泡以胞吞和胞吐2种方式离开细胞,并以前者占优,37度条件下,内皮细胞清除表面MAC的半衰期约为5min。结论:内皮细胞可通过胞吞和胞吐2种机制清除细胞表面沉积的MAC,并以胞吞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997.
萝摩甙抗自由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萝摩甙对自由基所致脑损伤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及H2O2诱导神经元损伤模型,分别测定大鼠脑组织、培养神经元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培养神经元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DNA断裂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观察萝摩甙对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萝摩甙可明显降低脑缺血造成的MDA的升高,亦可明显降低H2O2对神经元造成的LDH漏出率、DNA断裂率增加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而且随着萝摩甙浓度的升高羟自由基清除率明显升高。结论:萝摩甙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来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胃泌素对大鼠胃粘膜环氧合酶(COX)及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胃泌素1 μg/kg、10 μg/kg或100 μg/kg,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查胃粘膜COX-1、COX-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表达。评价胃泌素受体拮抗剂YM022对COX-1、COX-2、HGF和HB-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胃泌素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胃粘膜COX-2和HB-EGF表达,而对COX-1和HGF表达无明显影响;YM022阻断胃泌素诱导的COX-2和HB-EGF表达。 结论: 胃泌素调节大鼠胃粘膜COX-2和HB-EGF蛋白表达,提示COX-2和HB-EGF参与与胃泌素相关联的胃粘膜增生和胃癌等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99.
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LOX-1 } is a type-Ⅱ membrane protein belonging to the C-type lectin family molecules, which acts as a cell surface endocytosis receptor for atherogenic oxidized LDL (Ox-LDL). LOX-1 supports the binding internalization and proteolytic degradation of oxidized LDL, but not of significant amounts of acetylated LDL. LOX-1 is initially synthesized as a 40 kD precursor protein with N-linked high mannose-type carbohydrate, which is further glycosylated and processed into a 48-kD mature form. In vivo, endothelial cells that cover early 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timal macrophages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in advance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express LOX-1. LOX-1 is cleaved at membrane proximal extracellular domain and released from the cell surface. Measurement of soluble LOX-1 in vivo may provide novel diagnostic strategy for the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atherosclerosis and vascular diseases.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人染色体11p15.5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致病位点新基因C11orf21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用RT-PCR和Northern印记方法分析C11orf21基因的表达;研究C11orf21蛋白功能用Western印记和细胞培养方法。结果检测到C11orf21基因在成人和胎儿心脏和肝脏等组织转录,在心脏有较强的表达并有0.9和3.1kb两个转录物。C11orf21蛋白在COS-1和Hela细胞细胞质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4kDa。结论初步分析显示C11orf21是11p15.5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致病位点的一个非印记基因,在成人心脏有较强表达的局限细胞质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