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7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292篇
内科学   23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181篇
综合类   537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55篇
  5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通过对我院滨江院区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滨江院区2013年7-12月门诊处方784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汇总与分析。结果:7840张门诊处方中,患者平均年龄为(45.32±21.26)岁,男女比例为1.04∶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2.1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10%,注射剂使用率为15.03%,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9.46%,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24.36元,中成药使用率为19.17%;处方合理率为94.68%。在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占44.36%,用药不适宜处方占52.28%,超常处方占3.36%。结论:我院滨江院区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应加强用药监督、干预、考核,以降低药品费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肉桂子药材的薄层鉴别系统。方法以桂皮醛和β-谷甾醇为对照品,对维药肉桂子进行薄层鉴别,并考察不同展开系统、不同点样量、不同薄层板、不同检视方式、不同温度和不同湿度对肉桂子药材薄层色谱的影响。结果以桂皮醛和β-谷甾醇为对照品,正己烷–乙酸乙酯(6∶1)为展开系统,肉桂子药材薄层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该薄层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肉桂子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转氨酶的影响,探讨预防性给与第一周期后转氨酶异常患者保肝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60例接受雷替曲塞(3 mg/m2)联合方案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第一周期后转氨酶异常的患者,在从第二周期开始给予保肝药预防为实验组(31例),未出现异常的不作预防性处理为对照组(29例)。结果:对照组未出现Ⅱ°以上转氨酶不良反应,实验组AST与ALT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9%与20.1%、64.5%与24.1%,P<0.05,有统计学差异(χ2=10.162,P=0.001;χ2=9.191,P=0.002)。结论:预防性保肝药不能降低后续化疗引起的转氨酶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通过观察加贝酯对胰腺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加贝酯预防大鼠胰管注射法诱导的急性胰腺炎(AP)的相关机制.方法 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只)、AP组和加贝酯治疗组(各6只).以50 mmHg(1 mmHg = 0.133 kPa)的恒压向胰胆管内注入30%泛影葡胺诱导SD大鼠AP模型,制模前15 ~ 20 min加贝酯(4 mg·h-1·kg-1体重)静脉持续滴注60 min进行预防.组织病理检查观察胰腺炎症程度,应用TUNEL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细胞凋亡和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加贝酯治疗组的胰腺组织病理改变较AP组减轻(P < 0.05).治疗组凋亡指数(AI)、Bax和Bcl-2表达值分别为8.00 ± 1.80,10.12 ± 1.52和1.83 ± 0.39,前两者较AP组显著增高,而Bcl-2蛋白无显著差别.治疗组AI、Bax表达与胰腺的炎症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加贝酯静脉滴注对大鼠胰管注射法诱导的AP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5.
102例阿司匹林性哮喘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性哮喘(AI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AIA的认识程度。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诱发AIA的药物及AIA的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2名AIA患者中,中、重症者83例(81.37%);56例(54.90%)合并鼻息肉,84例(82.35%)合并鼻窦炎;诱发阿司匹林性哮喘的药物均为COX2/COX1比值较大的环氧化酶(COX)抑制剂。结论 既往有鼻炎和哮喘史,尤其合并副鼻窦炎和鼻息肉者,应警惕AIA的可能,此类患者在应用COX抑制剂时,应尽可能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985、211工程院校研究生的自我效能与领悟社会支持、焦虑的关系,为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测评。结果测查男生状态焦虑显著高于地方常模(t=2.69,P0.01);女生状态焦虑显著高于常模组(t=4.26,P0.001),且特质焦虑也显著高于常模组(t=2.37,P0.05);测查女生在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得分(t=2.18,2.57,P0.05);农村籍的学生自我效能分显著高于城市籍的学生(t=1.9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特质焦虑、每月支出、家庭类型、其他支持进入自我效能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t=3.692,2.720,-2.036,-2.104;P0.001、P0.01和P0.05)。结论研究生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焦虑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在《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时,增加MS测定中药材桂丁香中β-谷甾醇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检测(MRM)定性离子对(m/z)329.0/95.2和定量离子对329.0/189.2,精确测定了β-谷甾醇含量。结果:β-谷甾醇在4.97~49.7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4%(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测定桂丁香中β-谷甾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考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配制后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质量稳定性。方法 将10 mL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配伍后,放置于室温(10~30℃)、光照(4 500 Lx)、40℃恒温环境下,在不同时间点考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和有效成分(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含量。结果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配伍溶液在放置过程中性状无明显变化,12 h内pH值几乎无变化,24 h内略微下降。光照条件下,溶液在24 h微粒数超出药典规定;其他条件在24 h内微粒数均未超过药典规定。红景天苷含量受光照影响在24 h时下降了5.34%,在室温和40℃恒温条件下放置24 h比较稳定。酪醇24 h内在以上条件下均比较稳定。结论 建议配制后的大株红景天溶液在12 h内输注完毕,超过24 h后需谨慎使用,同时应该避免强光直射。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分析α干扰素抗病毒相关全基因组表达谱,探索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在治疗意义。方法应用R语言对来自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的α干扰素相关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开展差异分析、富集分析、蛋白互作分析,再应用自主研发的表观精准治疗预测平台(epigenomic precision medicine prediction platform,EpiMed),寻找与α干扰素调控基因表达谱呈负相关的疾病类型,以及呈正相关的药物。结果α干扰素对基因组表达谱影响复杂,其调控的核心基因有OAS1、MX1、OASL、ISG15、IST1、IRF7等,参与病毒生命周期的负调控、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肝炎、双链RNA绑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以及JAK-STAT信号通路等。进一步分析,α干扰素调控的基因组表达谱与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脓毒症等感染性疾病呈高度负相关,而与利托那韦、利巴韦林、奈韦拉平、氟伐他汀呈高度正相关。结论基于α干扰素抗病毒相关基因组表达谱的分析对于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在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中老年患者院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所有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55例中老年患者纳入VTE组,按照1:2的比例选择同年度入住同一科室、同一主要诊断、年龄相近、性别相同且住院期间没有发生VTE的患者108例纳入非VTE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分值、合并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可能的危险因素、用药情况等进行病例回顾研究,筛选出危险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同一医院住院期间发生VTE和非VTE患者共54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肝肾疾病、饮酒史、D-二聚体浓度和Caprini血栓风险等级是中老年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VTE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对中老年患者院内发生VTE起到一定的辅助预测作用,该模型尚需由多中心大样本试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