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293篇
内科学   23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181篇
综合类   537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55篇
  5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目的验证半定量膝关节骨关节炎(KOA)MRI评分系统MOAKS在中国人中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其与WOMAC OA指数的相关性,探讨MOAKS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对55例KOA患者行膝关节MRI扫描,在膝关节各亚区内对关节软骨损伤、骨髓损伤、骨赘、滑膜炎、关节内渗出、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及其他关节周围异常征象进行MOAKS评分,对患者进行WOMAC OA指数评分,分析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对MOAKS评分的一致性,分析MOAKS评分与WOMAC OA指数的相关性,并与16例手术患者的损伤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55例患者均检出不同程度的软骨损伤、骨髓水肿和(或)骨赘形成。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对软骨缺损、骨赘、半月板损伤、渗出、韧带损伤的MOAKS评分一致性好(Kappa>0.75);MOAKS总分与WOMAC中的疼痛、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r=0.761、0.606、0.702,P<0.01),骨髓损伤与疼痛的相关性最高(r=0.838,P<0.01);MOAKS评分高低与手术观察到的关节面损伤程度相符合。结论 MOAKS在中国人中应用可以综合评估KOA的特征,其评分高低可以反映临床症状、关节面损伤程度,可以作为骨关节炎疾病研究和评估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改善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9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第2、8周末检测血清BDNF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根据2周末PANSS减分率分为早期改善组51例(≥20%)和非早期改善组39例(<20%)。选择同期45例女性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清BDNF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期改善组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较低(均P<0.01),治疗第8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早期改善组比较,治疗前,治疗第2、8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较高(均P<0.05)。非早期改善组治疗前,治疗第2、8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与自身治疗前比较,早期改善组和非早期改善组第2、8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是治疗2周末早期改善的影响因素。治疗第8周末早期改善组治疗有效率为80.4%,明显高于非早期改善组的59.0%(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BDNF异常降低,但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明显改善,且治疗前BDNF水平对早期改善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3.
郑专  支飞琼 《浙江医学》2016,38(20):1683-1684,169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与56例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述人群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用邻甲酚酞络合酮分光光度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总钙。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25-(OH)D和总钙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间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组中,25-(OH)D正常和缺乏者的FT4和TS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维生素D和总钙水平较低,需及时检测并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84.
目的:为我国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体系更好的运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理界定我国短缺药品监测预警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在实现监测预警目标过程中拥有的"资源"及影响监测目标实现的"阻力"。结果:我国短缺药监测预警体系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患者等,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阻力"。结论:基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妥善解决各利益相关者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建立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才能带来理想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肝泡型包虫病解剖风险高低对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2022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分院接受根治性切除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基线、手术以及并发症资料,依据WHO-PNM分期系统将患者分为解剖低危组和解剖高危组,并发症根据Clavien-Dindo分级进行研究。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包虫解剖风险高低危对并发症的影响。  结果  216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其中解剖高危组患者102例。手术时间中位数230 min,术中失血量中位数600 mL,129例(59.7%)患者出现并发症。解剖高危组并发症发生率73.5%(75/102),解剖低危组47.4%(54/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高危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6.3%(37/102),解剖低危组13.2%(15/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高危组和解剖低危组术后发生胆漏、贫血、发热、胸腔积液和腹水并发症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解剖风险高低是并发症(胆漏、贫血、发热、胸腔积液)和严重并发症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肝泡型包虫病的解剖风险高低与术后多种并发症发生独立相关,医师处置WHO-PNM解剖高危组患者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慎重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柠檬桉油自微乳递送系统(SMEDDS)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能.方法 通过改变处方配比,制备不同的柠檬桉油自微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液的有效自乳化区域;以自微乳平均粒径为响应值,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柠檬桉油自微乳处方进行优化,筛选柠檬桉油自微乳处方中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并验证;取最佳处方制备所得的柠檬桉油自微乳超纯水稀释10倍,观察外观,采用马尔文激光电位粒度仪测粒径大小、分布情况及Zeta电位.结果 柠檬桉油SMEDDS的最佳处方是柠檬桉油(45%)为油相、巴斯夫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HS15,36.7%)为乳化剂、无水乙醇(18.3%)为助乳化剂、乳化剂及助乳化剂比例为2:1,滴加纯水9 mL,得外观呈半透明带蓝色乳光的柠檬桉油SMEDDS,激光粒径电位仪测得平均粒径为(49.05±0.33)nm,Zeta电位为(4.66±0.18)mV.结论 柠檬桉油SMEDDS制备方法简便,重复性好,所得柠檬桉油SMEDDS外观良好,理化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87.
硬膜外注射药物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注射液的组成中维生素B1和B1 2是常用的成份。本工作探讨该成分是否必要。2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硬膜外腔注射法进行治疗,每周一闪共三次。A组60例,注射液中含维生素B1、B12,B组156例注射液中不含维生纱B1、B12。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液中加入维生素B1、B12等辅助性药物作硬膜外腔治疗并不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基于传质数学模型,探索丹参-枳实复方中成分存在状态与纳滤分离机制。方法以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辛弗林为指标,进行单体成分溶液及丹参-枳实复方溶液纳滤分离,收集膜通量与指标成分截留率,基于传质模型中传质系数与溶质浓度的幂值相关性,以单一成分为参照,拟合复方溶液中成分存在状态,探讨纳滤分离机制。结果分离压力与膜通量呈正性相关,指标成分在单体溶液和复方溶液中传质系数与浓度幂值相关性高,回归系数均大于0.98,纳滤传质模型成立。通过单一成分传质特征构建复方溶液中成分状态解析模式,丹参-枳实复方溶液中指标成分以复合态存在的比例为原儿茶醛26.17%、迷迭香酸79.87%、丹酚酸B89.15%,辛弗林96.92%。结论构建了复方溶液的成分存在状态解析模式,阐明了丹参-枳实复方提取液纳滤分离机制,为中药成分分离精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两种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骨科择期行PVP治疗的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患者15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76)及对照组(n=76)。所有对象均行PVP治疗,观察组于PVP术中采取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治疗。汇总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受试者当时主观疼痛的程度,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被调查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于术前及术后第3、6个月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病人腰椎骨密度(BMD)。结果两组疼痛VA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组间同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ODI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第3、6个月时ODI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腰椎BMD均逐渐增加(P0.05),且两组术后第3、6个月时腰椎BM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但术后同时间点,两组腰椎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压疮、坠积性肺炎及肺栓塞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5.26%(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74%(15/76),P0.05]。结论与低黏度骨水泥相比,将高黏度骨水泥应用于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病人PVP术中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0.
目的构建P^53与反义mdm2 cDNA序列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在人黏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株Mc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mdm2 cDNA序列反向插入到含有P^53基因序列pDOR—Neo中的P^53。基因序列下游,构成含有P^53基因与反义mdm2基因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经酶切分析鉴定后命名为pDOR—Neo—P^53-F mdm2并将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Mc3细胞,通过G418筛选转染阳性细胞,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载体含有P^53与反义mdm2 cDNA片段,实验结果表明:转染后P^53蛋白(1.35&#177;0.14)较对照组P^53蛋白(6.26&#177;0.11)含量显著减低(P〈0.01),转染空载体P^53蛋白(6.24土0.12)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53与反义mdm2基因融合体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表达野生型P^53蛋白和封闭mdm2基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