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0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395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344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866篇
内科学   399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165篇
外科学   468篇
综合类   1497篇
预防医学   800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605篇
  2篇
中国医学   489篇
肿瘤学   3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眼轴线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比值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伴有眼眶扩大患者的后部眼眶容积、观察眼球内陷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研究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的关系比值,为病情预测和眶内填充手术提供比较精确的参考数据。方法:将96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病例组(60例、受伤时间1周以内)和晚期病例组(36例、受伤时间3个月以上),早期组除进行后部眼眶容积测量外,分别于1周、2周、3周测定眼球突出度(相差>1mm为阳性),记录眼球内陷出现时间,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晚期组测量后部眶容积增大值和眼球内陷量,对其相关性采用Pearson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结果:早期组60例患者中,(58.33%)例患者在1周内出现眼球内陷,4(880%)例在2周内出现内陷,3周时有5(388.33%)例呈现出内陷;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的例数与1周时有显著性差异(χ2=62.484,P<0.001),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无差异(χ2=1.563,P>0.05),1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有显著差异(χ2=76.885,P<0.001),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的比值约为1.0,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94,P<0.001),即后部眶容积每增加1ml,产生1.0mm的眼球内陷。结论:眼球内陷通常于伤后2周~3周出现,3个月时趋向稳定;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产生比值为1.0,呈正相关;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比值可预测发生眼球内陷的可能性和程度,为手术矫正眼球内陷提供可靠、精确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对1999~2004年1月的18例患者包括骨性踝关节炎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9例,局限性距骨缺血坏死2例,踝关节融合后1例,均采用L ink STAR假体3构件套进行人工踝关节置换。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47.7岁(38~67)。[结果]随访平均3 a 9个月(1~5 a)。按Kofoed评价系统观察疗效,优(85~100)16例,良(75~84)2例,无可(70~74)和差(<70)。患足背屈平均8°(范围6°~12°),跖屈12°(范围8°~16°),背屈和跖屈平均16°(11°~23°)。并发症有切口皮缘坏死2例,无足内、外翻和影像学松动。[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是治疗和替代踝关节多种疾患疼痛和需要融合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兔颈椎终板胶原结构变化对运动节段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测定兔退变颈椎运动节段力学参数的改变,观测其软骨终板胶原的超微结构变化,为退变的椎间盘显现异常力学特性作材料结构上的探讨。方法 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家兔保持45°低屈曲位5 h/d,取C5,6、C6,7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同时电镜观察终板胶原组织结构改变,总结分析终板材料的结构变化对运动节段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终板抗扭强度、抗压强度、断裂时的最大形变都低于对照组,胶原排列从有序、致密、规整到紊乱、松散、溶解,并随造模进程的深入而加剧。结论 长时间的应力不均状态,造成椎间盘终板材料力学特性改变;终板胶原结构改变是颈椎间盘生物力学性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胃癌根治术中肝动脉变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胃癌根治术时发现肝动脉变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胃癌根治术时遭遇的肝动脉变异情况。结果208例中发现肝动脉变异3例,术中游离时注意保留肝脏、胆囊的血供分支。结论胃癌根治术时应注意肝动脉变异可能,避免损伤邻近器官的血供。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去势术前后雄性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前列腺癌去势术前后雄性激素的变化。 方法 :16例前列腺癌病人在手术前后分别采集血清样本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睾酮 (T)、游离睾酮 (FT)、双氢睾酮 (DHT)的含量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手术前后 ,血清中T、FT、DHT浓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手术后分别下降 92 .2 7%、92 .2 6%、5 8.3 6% ,以T、FT下降为主。根据 2次测定的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 ,P <0 .0 0 1。 结论 :去势术后 ,去除了血清中绝大部分T、FT ,而DHT仅下降5 8.3 6% ,应当继续使用雄性激素受体竞争剂 ,阻止残存的雄性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16.
Q开关Nd:YAG激光不同波长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不同波长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128例病人按治疗波长随机分为532nm组75例,585nm组53例,治疗光斑2.0mm,能量密度2.2-6.8J/cm。,脉宽10ns;术后3个月根据术前照片判定疗效,标准分为Ⅳ级。结果:治疗次数1-4次,间隔时间3-5个月,两组共治愈71例(55,47%),疗效与治疗次数成正相关。其中532nm组治愈36例(48.00%),平均治愈次数2.64次;585nm组治愈35例(66.04%,),平均治愈次数2.40次,两组痊愈率及副反应差异无显性。结论:Q开关Nd:YAG激光倍频532/nm和585nm两种波长对密度较低、直径较细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均有可靠疗效,术后除色素沉着发生较高外,其他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电针对沙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原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利用沙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各期脑电活动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表明:缺血10mln,脑电幅度受到严重抑制,甚至变平坦,总功率大大下降,再灌注后总功率难以恢复,在120min时仅恢复到缺血前的27.39±11.31%,以后即不再进一步恢复,电针组动物缺血10min再灌注后,脑电的恢复明显比对照组快,120min时恢复至缺血前的71.45±16.46%(P<0.01),240min时继续恢复至缺血前的75.27±18.43%。同时电针能明显减轻缺血10min后再灌注24小时的神经原缺血性损伤。结果提示: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6岁;其中左侧12例,右侧15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18例。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3例,后交叉韧带断裂2例,半月板损伤3例。用改良内外侧联合切口,行微创内固定系统结合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其中3例半月板损伤,2例给予修补,另1例部分切除;3例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给予钢丝固定;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行Ⅱ期手术。术后2周、1、3、6个月、1年随访,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术后1年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术后与术后1年TPA及PA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PA:t=1·012,P=0·356;PA:t=0·667,P=0·521)。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6·9分(56~98分),根据此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中4例,差1例。结论:微创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是理想、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长期稳定性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前期大鼠应用雌激素后脑、心微血管结构的变化 ,了解雌激素对脑、心血管的影响 ,为临床合理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制作老年早期衰老大鼠模型 ,通过内源性碱性磷酸酶显示法、动脉插管墨汁灌注观察应用雌激素后大鼠脑额叶、海马、下丘脑 ,心脏毛细血管结构的变化。结果 苯甲酸雌二醇组 (estradiolben zoate ,EB)脑额叶皮层、海马、下丘脑、心肌等部位毛细血管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老年前期雌性大鼠应用雌激素后可影响脑、心脏微血管结构 ,改善心、脑供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Cervifix固定垂直水平悬吊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疗效。方法:35例颈椎病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47~68岁,平均56·4岁;34例为脊髓型颈椎病,1例为颈椎术后翻修;椎管矢状径4·6~9·3mm;椎管矢状面狭窄率达39%~84%,平均49·3%;减压节段C3-C59例,C3-C620例,C4-C76例。常规行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所减压的节段侧块上Cervifix固定,采用Roy-Camille置入侧块螺钉。先用磨钻在所减压节段的棘突根部开预穿孔,开门后穿粗丝线于Cervifix的纵连杆拉紧并打结,行水平方向固定。垂直方向在开门侧的椎板上打预穿孔,用“斜拉桥”原理悬吊于临近未减压的棘突上加固。使椎板保持在开门状态。术后颈围领保护3个月。结果:35例平均随访15个月(7~18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8·0分,术后平均15·7分。术后3个月复查CT及X线片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仅有3例诉颈部有僵硬感,局部无疼痛。肌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基本接近正常。6个月后僵硬感基本消失。结论:Cervifix固定垂直水平悬吊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维持开门效果好。术后患者颈部症状恢复快、效果满意,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及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