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1.
浅析期刊利用率统计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回顾了期刊利用率的传统手工统计法,着重结合该馆使用Access建立期刊利用率统计数据库进行统计的实践,对计算机化的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2.
绵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其产羔数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本研究以绵羊BMPR -IB基因为候选基因 ,以湖羊、中国美利奴单胎品系、中国美利奴肉用和毛用多胎品系为研究对象 ,通过PCR -RFLP检测该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位点 ,同时研究该基因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BMPR -IB基因序列第 74 6碱基处有一个A /GSNP位点 ,结果在不同品系羊中产生 3种基因型 (BB、B +和 ++)。基因型频率在各品种 (系 )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0 1) ,在湖羊中以BB基因型为主 ,在中国美利奴单胎品系中以 ++基因型为主 ,而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和毛用多胎品系中以B +基因型为主。BB和B +基因型的母羊产羔数明显较 ++基因型的母羊多。BMPR -IB基因型在绵羊各品系间的分布和各种基因型绵羊的实际产羔情况两方面的研究结果强烈表明BMPR -IB为影响绵羊的产羔数的主效基因 ,可以用于对绵羊产羔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3.
消渴丸致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昏迷死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5例老年糖尿病人口服消渴丸后致低血糖昏迷死亡原因。方法:对5例老年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尿糖检测结果,临床应用消渴丸剂量,用法及口服消渴丸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作一分析。结果:5例老年糖尿病患均在服药后的第7-13d出现低血糖昏迷死亡。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应慎用消渴丸,严格掌握适应症,且必须在用药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94.
CYP1B1基因缺失小鼠眼前房角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iang FG  Cui L  Liu XW 《中华眼科杂志》2008,44(5):418-422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P450 181(CYP1B1)基因对小鼠眼前房角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成年CYP1B1基因缺失小鼠模型,以同龄C57BL/6J小鼠为对照.通过塑料包埋切片技术,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小鼠眼前房角组织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 C57BL/6J小鼠眼前房角组织发育正常;CYP1B1因缺失小鼠存在不同程度的房水引流系统发育畸形,表现为小梁网发育不良,网眼狭窄,小梁细胞结构变异,有时可见小梁柱间有异常存在的均质膜,Schlemm管狭窄或缺失,虹膜突从虹膜根直达全部小梁网.这些异常改变在CYP1B1基因缺失小鼠眼前房角内呈局灶性分布.结论 CYP1B1基因在房角的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缺失可导致小梁网、Schlemm管、虹膜突等房水滤过道的结构异常,可能影响房水引流系统的代谢和功能.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成本。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7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1 μg /(kg·d),1次/d,肌内注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和利巴韦林注射液15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并统计其治疗成本。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8,P<0.05)。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实验组住院天数(4.09±1.21)d,明显短于对照组(7.54±1.5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P<0.01);实验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治疗成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并可降低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96.
背景:到目前为止,基底膜蛋白多糖在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尚少见报道。 目的:观察基底膜蛋白多糖对胎鼠颅骨成骨细胞合成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方法:分离并培养SD胎鼠颅盖骨成骨样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及茜素红染色法鉴定细胞后,随即分对照组、基底膜蛋白多糖阻断组,应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基底膜蛋白多糖对成骨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基底膜蛋白多糖阻断组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基底膜蛋白多糖抗体能消除其促进成骨细胞分泌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作用,使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97.
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颅颌面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不同部位和类型颅颌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传统的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颊、面下部、舌、口底等部位缺损354例;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修复面颊部洞穿性缺损7例;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修复舌、口底、下颌骨复合性缺损2例;带蒂胸大肌筋膜瓣修复舌、口底缺损15例;游离胸大肌皮瓣修复颅底、上颌骨、颧面部缺损4例,胸肩峰动静脉分别与颌外动脉、颈外静脉或面总静脉吻合。结果带蒂胸大肌皮瓣完全成活338例,3例完全坏死,4例部份坏死。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6例完全成活,1例完全坏死。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及游离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带蒂胸大肌筋膜瓣完全成活,肌瓣表面在术后3~4个月出现黏膜化,但其中2例肌瓣表面在术后3个月时仍有大量肉芽组织增生,彻底清创后方黏膜化。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组织缺损应选用不同种类的胸大肌皮瓣修复,其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扩大了适应证。  相似文献   
98.
绵羊多胎性状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多胎是绵羊高产的基础,本文就绵羊多胎性状基因的研究情况作以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混杂因素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无法实现用药人群的随机化,因此无法控制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数据的混杂偏倚。通过介绍三种运用较为广泛的混杂因素控制方法,简单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和在药品不良反应数据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的准确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
吴畅  姜发纲  刘晓雯 《眼科研究》2010,28(5):385-389
目的观察高浓度糖皮质激素对CYP1B1^-/-小鼠青光眼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CYP1B1^-/-小鼠作为实验模型,以同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每3天结膜下注射0.04mL倍他米松,用Tonopen眼压(IOP)笔每周定期测定小鼠IOP,于第一次给药前,给药后4、8、12周分别摘除眼球,制备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视网膜形态和厚度,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凋亡。结果与给药前相比,2组小鼠给药后4、8、12周的IOP均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1B1^-/-小鼠的IOP在给药后8周、12周较C57BL/6J小鼠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倍他米松注射时间的推移,2组小鼠视网膜纤维层均变薄,各时间组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YP1B1^-/-小鼠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在给药后8周、12周较C57BL/6J小鼠显著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小鼠RGCs凋亡的速度与给药前相比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YP1B1^-/-小鼠与C57BL/6J小鼠相比结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高浓度糖皮质激素的诱导下,CYP1B1^-/-小鼠对青光眼的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