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71.
郑荔军  徐伟  叶静 《海峡药学》2005,17(2):13-16
目的建立复方淫羊藿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淫羊藿胶囊制剂中的淫羊藿、女贞子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好,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4.096μg·mL-1~24.576μg·mL-1,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9.43%,RSD=0.62%(n=6)。结论方法专属性好,稳定,可用于复方淫羊藿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2.
广州开发区企业职工肝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开发区企业职工肝病发病情况,协助企业做好肝病防治工作,防止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对1638例被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V的抗原抗体。对其中242例办公室人员用超声诊断仪检查肝脏和胆囊。结果HBsAg阳性率为9.83%,男性为10.97%,女性为5.93%。ALT异常的发病率为4.88%,其中不明原因的占71.25%。超声诊断仪发现肝病的发病率为16.94%(其中脂肪肝12.4%、肝囊肿0.83%、肝胆结石1.65%、胆息肉0.83%和胆囊炎1.24%),与HBsAg阳性率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企业职工各种肝病的检出率高,应做好肝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3.
我国食品环境安全问题及主要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环境安全是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不安全食品造成食源性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而且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目前,我国食品污染比较突出的问题有: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对食品污染,环境因素对食品污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食品污染,加工生产过程对食品污染等.保证食品环境安全的主要对策是: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建设一支素质全面的食品安全监督队伍.  相似文献   
74.
膜性布-加综合征的治疗--介入或手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膜性BuddChiari综合症(BCS)的治疗方法,评价放射介入和根治性病变隔膜切除术对膜性BCS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0年5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2例膜性BC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182例(其中18例为介入治疗失败者),采用常温直视下病变隔膜切除;介入178例,采用经皮腔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A)156例,经皮腔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及经皮肝肝静脉扩张成形术22例,其中10例加用血管内支架(Stent)放置。手术组随访177例中总有效率898%,复发率102%;介入组总有效率810%,死亡率17%(3例),复发率190%,介入失败112%。结论 大部分膜性BCS病人经PTA或PTA加血管内支架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对介入治疗失败者、下腔静脉内有血栓者、介入治疗后复发者或下腔静脉内为斜或厚膜的病人应选择根治性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75.
李鸣  詹怀义  叶建平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2):1941-1942,1945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手术19例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19例患者术前CT、MRI显示,其中微腺瘤5例,大腺瘤7例,巨大腺瘤7例。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全切除肿瘤14例,大部切除5例.术后随访1~3年,主要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手术方法具有微创、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较佳手段。  相似文献   
76.
北宋节度使虽经改革,权力大不如昔,但地位、待遇明显高于过去。节度使职衔多被用作荣誉衔赏赐给宗室、元老重臣等。但地方节度使依然在捍卫边疆以及钳制监司方面,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了解应用3种前路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效果。②方法 2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在进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分别应用AO圆棒内固定系统、TSRH棒钉系统和SDRS棒固定系统进行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比较手术情况、神经恢复情况及随访时椎体角度丢失情况。③结果 随访3~38个月,所有病人治疗效果满意,内固定物本身未造成并发症。④结论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可早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为早期功能锻炼奠定了基础,在脊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8.
骨密度测量在评估骨支架材料促成骨作用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预制型无机诱导因子复合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实验山羊的下颌骨角部大型箱状缺损施行骨重建再造,应用骨密度测量来评估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构建骨修复中的价值。方法:15只雌性山羊按每组5只以4、8、12周时间点分为3组,手术制备30 mm×25 mm×10 mm大型箱状缺损,左侧置支架材料,右侧空白对照。分别于4、8、12周处死1组5只山羊,行骨密度的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X线光密度法(XBMD)检测。结果:DXA和XBMD检测,实验侧和对照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骨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侧的骨密度系数呈递增式上升,证明本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骨构建中的骨诱导作用。对照侧的骨密度系数维持较低水平,提示自发性成骨现象欠佳,在12周前的骨缺损区尚未明显出现自我修复痕迹。骨密度测量可作为术后动态监测组织工程化骨构建存活与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Millard法是修复单侧唇裂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但仍然存在 一些缺陷。为了改善上唇形态,延长唇高,本文对Millard法进行了改良,经123例手术验证3-6年随访,效果较好。方法:在Millard法定点的基础上,在“3-5”、“3-6”间定“9、10”点,使“3-9-10”为2mm的等边三角形。在“4”点外2mm处定“11”点,将三角瓣插入以延长唇高,口轮匝肌对位缝合。结果:应用上述方法进行单侧唇裂的修复与经典的Millard相比,可以更好的改善鼻畸形,恢复上唇的丰满度,延长唇高,使上唇形态更自然,更符合美观和生理要求。结论:在单侧唇裂修复术中,采用改良Millard法进行修复,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The feasibility of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ubic rami fractures was explored. From August 2015 to October 2017, a series of 3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stabilization of their anterior pelvic ring (all utilizing the 3D printing technology) by one surgeon at a single hospital were studied. The minimally invasive incisions were made through anterior inferior cilia spine and pubic nodule.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the operative duration, the blood loss, the damage of the important tissue, the biographic union and the recovery of the function after the operation. Measurements on inlet and outlet pelvic cardiograph were made immediately post-operation and at all follow-up clinic visits. The scores of reduction and function were measured during follow-up.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ounds of 30 patients were healed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re was no injury of important structures such as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According to the Matta criteria, excellent effectiveness was obtained in 22 cases and good in 8 cases.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evaluation criteria of Majeed, excellent effectiveness was obtained in 21 cases and good in 9 case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3D printing technology assis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an better evaluate the pelvic fracture before operation, which was helpful in plate modeling, and can shorten surgery duration and reduc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complications.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was improved, and better surgical result was finally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