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55篇
  免费   18182篇
  国内免费   10435篇
耳鼻咽喉   1747篇
儿科学   3043篇
妇产科学   1076篇
基础医学   10373篇
口腔科学   3136篇
临床医学   21167篇
内科学   15094篇
皮肤病学   2193篇
神经病学   3590篇
特种医学   7107篇
外科学   15704篇
综合类   50418篇
现状与发展   37篇
预防医学   21133篇
眼科学   1802篇
药学   21401篇
  269篇
中国医学   19797篇
肿瘤学   7385篇
  2024年   675篇
  2023年   2307篇
  2022年   5720篇
  2021年   7423篇
  2020年   6457篇
  2019年   3382篇
  2018年   3690篇
  2017年   5102篇
  2016年   3767篇
  2015年   7176篇
  2014年   9193篇
  2013年   11567篇
  2012年   16485篇
  2011年   17256篇
  2010年   15809篇
  2009年   14145篇
  2008年   15010篇
  2007年   14166篇
  2006年   12256篇
  2005年   9487篇
  2004年   6737篇
  2003年   5376篇
  2002年   4028篇
  2001年   3885篇
  2000年   2853篇
  1999年   1003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在生化课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将素质教育引入生化教学中。本文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生化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育,多媒体应用等方面入手,探索在生化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对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92.
基础医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本科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专家和学生评价了 14 7位基础医学教师。结果显示 ,讲师以上职称教师的教学质量明显好于初级职称教师 (P<0 .0 5 ) ,高级职称教师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明显好于讲师和助教 (P<0 .0 5 )。文章还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联系已引出一场争论 :疫苗是否也能激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这种风险有众多正反两方面的主张。在此复习感染诱导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机制 ,并对预防接种和自身免疫病之间的相对危险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94.
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有效的心理障碍治疗方法 ,降低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病率。方法 以经SCL - 90测试分析筛检出≥ 2项因子分在 2 3以上的心理障碍者 2 0 5人为研究对象 ,采取心理治疗、中药治疗、中药与心理疗法结合治疗 3种干预模式对实验组心理障碍者进行为期半年治疗 ,对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测试情况比较、各实验组组间比较 ,干预前、后测试结果比较 ,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个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SCL - 90测试结果均低于对照组 ;干预前后SCL - 90测试总分、总均分、各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3种干预方式对心理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以中药与心理疗法结合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设计合成靶向NF-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并检测其对NF-κB转录活性和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以NF-κB顺式作用元件κB序列为模板,设计包含两个拷贝的κB序列,长度为58个碱基的环状ODNS,合成后部分序列做FAM标记,行转集效率鉴定实验。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体外检测哑铃形圈套ODNs对NF-κB转录活性的抑制效应。提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哑铃形圈套ODNs处理组、无关圈套ODNs处理组和脂质体处理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2、4、8mg/L不同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6h后用LPS刺激,收集转染后8、12、18上清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细胞因子蛋白表达,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mRNA转录。结果:阳离子脂质体可将哑铃形圈套ODNs高效转集入肾小球系膜细胞,哑铃形圈套ODNs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NF-κB与其顺式元件的结合;4、8mg/L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NF-α和IL-6转录与表达。结论:靶向N...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着重从软件方面介绍了QT间期离散度的实现方法,包括心电信号的采集、显示、数字信号处理、关键点的识别等,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部分关键源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凝血酶(TM)对海马神经元凋亡调控凶子Bcl-2、Bax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的影响,阐明TM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海马神经元经40U/mLTM作用0h、6h、12h、24h、48h、72h后终止培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P—JNK)及JNK蛋白表达。结果TM作用6h后,Bcl-2蛋白表达增加,12h后开始下降,到48h达到最低值(P〈0.01),72h后Bcl-2蛋白表达开始回升。TM作用6h后,Bax蛋白表达增加,随作用时间的延长,Bax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升,到48h达到最高值(P〈0.01)。Bcl-2/Bax比值逐渐降低,在48h达最低。TM作用0h时P-JNK蛋白无表达,6h后开始表达,与0h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1,12h时达高峰(P〈0.01),并持续到24h,48h后逐渐降低。0h组可见有少量JNK蛋白表达,6h后JN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随TM作用时间的延长,JN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TM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增强Bax的表达,降低Bcl-2和Bax的比值,激活JNK信号传导通路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肝细胞体内移植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相应的护理需求。方法从自愿捐献者的肝脏内分离纯化肝细胞,制成悬液,经股动脉插管行脾动脉灌注移植,观察治疗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恢复率、恢复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及患者心态变化,针对不良反应及患者心理给予完善护理,建立肝细胞体内移植术护理规范。结果7例肝衰竭患者治疗后,4例临床治愈,有效率为57.1%,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50%以上的发生时间约在术后4周。术后患者不同程度出现恶心、呕吐(57.1%),少量腹水(57.1%),肝性脑病(42.9%),发热(42.9%),穿刺点皮下血肿(28.6%),肺部真菌感染(14.3%)。术后71.4%的患者有焦虑情绪。经过相应的临床及心理护理,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肝细胞体内移植可延长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存期,但病情明显改善所需时间约4周,防治肝性脑病、预防穿刺点皮下血肿及运用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是重要的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999.
中药有效成分抗消化道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通过抑制其生长的某些中间环节,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消化道肿瘤以实体瘤为主,与血管生成密不可分,中药有效成分抗肿瘤血管生成对消化道肿瘤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与传统的放化疗相比具有抗瘤谱广、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因而应用中药有效成分抑制消化道肿瘤血管生成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王晖  杨志健  黄峻  朱铁兵  王连生  曹克将 《医学争鸣》2005,26(16):1475-147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否激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表达.方法:选择NF-κB基线时呈阴性反应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其中单纯造影组22例,支架治疗组28例.分别于冠脉造影或支架术后4 h及术后第1,2,3 d留取全血抗凝标本;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测定PBMCs中NF-κB的活性.结果:支架术程中NF-κB活性呈动态变化,于术后1 dNF-κB活性显著性升高呈阳性反应,术后2 d NF-κB活性达峰值,术后3 d NF-κB活性有下降,但仍保持在高水平表达状态.而造影组患者则没有NF-κB活性变化.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激活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