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1篇
  免费   2349篇
  国内免费   1314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399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1367篇
口腔科学   403篇
临床医学   2974篇
内科学   2119篇
皮肤病学   312篇
神经病学   360篇
特种医学   960篇
外科学   2466篇
综合类   6460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2790篇
眼科学   263篇
药学   2785篇
  27篇
中国医学   2155篇
肿瘤学   904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914篇
  2020年   784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444篇
  2017年   641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853篇
  2014年   1214篇
  2013年   1513篇
  2012年   2218篇
  2011年   2267篇
  2010年   2053篇
  2009年   1943篇
  2008年   1903篇
  2007年   1915篇
  2006年   1632篇
  2005年   1336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779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47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研究雌激素(ER)、孕激素(PR)及癌基因(cerbB-2)、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子宫腺肌症病变中的表达和子宫腺肌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症病变组织中ER及其他生物学指标的表达。结果 ER、PR与CerbB.2、Bcl-2在子宫腺肌症病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子宫肌层异位内膜ER阳性表达率97.5%,PR阳性率97.5%,cerbB-2阳性率82.5%,Bcl-2阳性率62.5%。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ER、PR均呈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cerbB-2的强阳性率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与cerbB-2、Bcl-2阳性率相比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ER、PR与cerbB.2、Bcl-2在异位内膜高表达,提示这些生物学指标在子宫腺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供肝免疫原性和宿主对供体抗原反应能力的动态改变。方法利用近交系LEW到WF的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模型,取出不同时期的供肝,分别刺激长期生存的WF宿主,观察能否诱导出肝损害;另外对LEW→WF肝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宿主,再次给予供体抗原刺激。结果(1)移植后第1、2天的同种移植肝,可激起长期生存的宿主出现暂时性肝损害(121±33、83±21),但第3天以后的则不能(28±9)。(2)给予供体同源的脾细胞刺激后,移植后7、14、28 d的宿主均未能诱导肝损害(56±17、66±11、61±35),但第56、84或112天的宿主均可被诱导出暂时性肝损害(98±25、158±43、330±82)。结论(1)肝移植后供肝的免疫原性在术后3 d基本消失。(2)移植术后1个月内宿主对供体抗原的刺激是处于低(无)反应状态的。  相似文献   
43.
高压氧预适应对大鼠高原颅脑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预适应对高原颅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组和高压氧预适应组,各组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TBI模型,并通过低压氧舱模拟高原环境。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or 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和LICOX CMP组织氧分压监测仪分别监测伤区局部脑血流(rCBF)和局部脑组织氧分压(PbtiO2)变化,利用光镜观察伤区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伤后24h高原组较平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升。rCBF和PbtiO2下降,病理损伤加重;高压氧预适应组较高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0.05),rCBF和PbtiO2升高(均为P〈0.05)病理损伤减轻。结论高压氧预适应可诱导对高原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4.
2003-2005年新生儿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本地区新生儿2003至2005年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耐药的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613份体液培养阳性(痰液、血液、分泌物、胃液等标本)的患儿资料,对常见检出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40种61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57.6%,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位于前二位,其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78.1%和82.6%。药敏结果显示,常见致病菌对青霉素、第一、二代头胞类抗生素、红霉素类耐药性显著增加,但对第三代头胞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他啶(复达欣)及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等较敏感。产ESBLs菌仅对亚胺培南及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感染主要病原菌,产ESBLs菌比例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经验用药,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45.
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的效应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关元组(关元、三阴交)、内关组(内关、足三里),观察治疗前后Kupperman指数(MI),分析电针效应及其对各项症状的影响。结果电针治疗1星期后两组MI即较初始下降,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周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能显著降低Kupperman指数(P〈0.01),4星期后关元组评分下降52.6%,内关组下降47.4%,有效率分别为93.6%、85.7%;电针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类症状(P〈0.05),各项症状的起效时间从治疗后1星期至4星期不等。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两组精简穴位均能明显降低Kupperman评分,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6.
烧伤后机体应激导致代谢紊乱,表现为严重高分解代谢,机体损耗和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临床上主要采用生理营养指标、实验室诊断指标和能量消耗测定3类检测指标对机体代谢状况进行诊断评估,继而通过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治疗手段加以调理支持,促进烧伤修复。目前,仍有多种诊断治疗方法尚未普及或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47.
两种隐匿阴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隐匿阴茎模型,为探索阴茎包埋对海绵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90只2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A、B、C3组,A组采用阴茎根部内荷包缝合法,B组采用包皮折叠缝合法包埋阴茎,C组为假手术组。在180d内观察两种方法的包埋效果。结果:A组术后4只死于急性尿潴留,5只因尿道口周围软组织感染、皮肤破溃导致包埋失败,3只因包埋过松阴茎伸出;B组术后1只死于麻醉,2只死于急性尿潴留;因阴茎发育和勃起,A组有7只、B组有10只阴茎伸出;C组1只死于麻醉。A组和B组中其余大鼠均有较好的包埋效果,A组包埋成功率为36.7%,B组为56.7%,而且可以在实验中任何时候解除包埋。结论:包皮折叠缝合法和阴茎根部内荷包缝合法均能建立稳定的、且与人类隐匿阴茎自然病程较为一致的2周龄大鼠隐匿阴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不同用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最佳用药方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3例,男48例、女35例;年龄35~65岁,平均52岁;前路减压手术65例,后路减压手术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术中使用MP组(n=20),脊髓减压前30min静脉快速滴注MP1000mg;B组,术后使用MP组(n=23),即术中不使用,术后1h开始静脉滴注MP80mg,每日2次,连续使用5d;C组,术中、术后使用MP组(n=19),脊髓减压前30min静脉快速滴注MP1000mg;术后1h开始静脉滴注MP80mg,每日2次,连续使用5d;D组,空白对照组(n=21),术中、术后均不使用MP。术前和术后1d、2周、3个月分别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应用MP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各组患者ASI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2周和3个月时,A、C组ASIA评分较B、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ASI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脊髓减压前30min快速静脉滴注MP1000mg能够显著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近期的神经功能,术后小剂量应用MP则无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49.
磷酸钙水泥填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抗旋转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磷酸钙水泥(CPC)填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抗旋转应力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克氏针固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18根人桡骨标本制备桡骨远端骨折伴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克氏针固定组、CPC固定组和CPC 克氏针联合固定组。设定扭转速度为5°/min,最大扭转角度为10°时停止。记录扭转刚度、10°内的最大扭矩及所对应的最大扭角。结果在10°的扭转范围内,CPC固定组、CPC 克氏针联合固定组的扭转刚度、最大扭矩均比克氏针固定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最大扭转角度分别为4.3°和5.0°,均比克氏针组(9.6°)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C固定组与CPC 克氏针联合固定组之间的扭转刚度、最大扭矩及最大扭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旋转角度小于4°范围内,CPC的抗旋转固定强度要比克氏针大,超过这个范围,骨水泥就会发生断裂,CPC的有效固定范围比克氏针要小。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联合腹腔温热灌注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予腹腔温热灌洗化疗及体外高频透热治疗,联合以奥沙利铂为主的静脉化疗,至少2个周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完成169个周期治疗,CR 5例,PR 22例,SD 8例,PD 7例,总有效率66.3%.完全缓解率11.9%.不良反应以白细胞下降及消化道反应多见,少数患者出现周围性神经毒性,以I-Ⅱ 度为主.结论 以奥沙利铂为主的静脉化疗联合腹腔温热灌注和体外高频透热治疗,对晚期大肠癌具有一定的疗效,毒副作用小;腹腔局部化疗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