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466篇
  免费   17642篇
  国内免费   10475篇
耳鼻咽喉   1454篇
儿科学   2847篇
妇产科学   1060篇
基础医学   11536篇
口腔科学   3476篇
临床医学   22324篇
内科学   16596篇
皮肤病学   1996篇
神经病学   4329篇
特种医学   65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5750篇
综合类   49711篇
现状与发展   53篇
预防医学   20609篇
眼科学   2466篇
药学   21921篇
  227篇
中国医学   16950篇
肿瘤学   8758篇
  2024年   525篇
  2023年   2074篇
  2022年   5238篇
  2021年   6975篇
  2020年   6105篇
  2019年   3553篇
  2018年   3708篇
  2017年   4954篇
  2016年   3872篇
  2015年   6916篇
  2014年   9331篇
  2013年   11130篇
  2012年   16046篇
  2011年   17154篇
  2010年   15526篇
  2009年   13874篇
  2008年   14197篇
  2007年   13856篇
  2006年   12564篇
  2005年   9969篇
  2004年   7580篇
  2003年   6338篇
  2002年   5047篇
  2001年   4465篇
  2000年   3216篇
  1999年   1355篇
  1998年   489篇
  1997年   520篇
  1996年   429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尤其是胫骨下1/3段骨折是发生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常见骨折,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2001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4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2.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价值,回顾分析近年来施行的2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其中31例为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术式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显示,3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无术后出血、黄疸及肝外胆管损伤,术后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1~28个月,未见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但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LC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差异。笔者认为在困难胆囊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中转率,与LC一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3.
精子形态变化对体外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ICSI和IVF受精率的统计,比较精子形态中的精子正常形态率、头部畸形率、畸形精子指数(TZI)和精子畸形指数(SDI)对受精结果的影响。方法:用Krger's严格标准法分别计算每组样本的精子正常形态率、头部畸形率、TZI和SDI值,与受精率进行比较。结果:①IVF组和ICSI组的受精率,与精子正常形态率、头部畸形率、TZI、SDI均无相关性。②IVF组和ICSI组中SDI>1.6和SDI<1.6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VF组和ICSI组中精子正常形态率≤15%与精子正常形态率>15%的二组间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形态在体外受精时对受精率无影响,不能用精子形态来直接评价体外受精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初步经验,评估其手术可行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7月,对7例临床诊断为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施行了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年龄26~36岁,平均年龄为30岁,睾丸肿瘤大小为3.0 cm×2.5 cm×2.0 cm~6.5 cm×4.5 cm×3.0 cm,左侧3例,右侧4例,均通过B超、腹膜后CT、胸片检查,并施行了根治性睾丸切除和病理证实。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施行了3个疗程的化疗。结果:7例均获得成功,无1例改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120~210 min,平均160 min,手术失血量50~200 ml,平均150 ml,均未输血。术后1~3 d肛门排气,于1~2 d拔除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 d。病理报告6例均无转移性淋巴结,其中1例为1/18淋巴结转移,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6~32个月,平均14个月,阴茎勃起功能良好,射精功能正常。定期复查血hCG、AFP均阴性,B超复查均未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胸片表现均正常。其中淋巴结阳性1例患者术后接受3个疗程的辅助化疗,随访6个月,无瘤存活。结论: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以代替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995.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胎膜早破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会属蛋白酶MMP-2、-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2与胎膜早破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胎膜早破足月产妇、30例临产胎膜完整足月产妇及20例未临产胎膜完整足月产妇胎膜中MMP-2、MMP-9、TIMP-1、TIM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MP-2、-9蛋白在胎膜早破组表达明显高于临产组和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临产组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IMP-1、-2蛋白对照组表达最高,临产组次之,胎膜早破组最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膜组织中MMP-2、-9升高与胎膜早破的发生有关;MMP-2、-9及TIMP-1、-2在胎膜早破患者的胎膜组织中表达失衡导致胎膜破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长毛香科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和X-衍射鉴定结构;利用体外DPPH微量抗氧化模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和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长毛香科科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三(十八酸)甘油酯(1),2,5-二氧环戊酮(2),羊齿烯醇(3),△~(5,22)-豆甾烯醇(4),24-去亚甲胆甾-5,22(E)-二烯-3β-醇(5),α-菠菜甾醇(6),3,4-二羟基苯丙烯酸乙二醇单酯(7),3,4-二羟基苯丙烯酸(8).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IC_(50)=(37.63±3.45)mg·L~(-1)],6[IC_(50)=(178.92±4.99)mg·L~(-1)]和8[IC_(50)=(44.32±7.02)mg·L~(-1)]体外抑制α-糖苷酶抑制活性远高于对照acarbose[IC_(50)=(1 081.27±12.3)mg·L~(-1)];化合物7[IC_(50)=(4.81±0.96)mg·L~(-1)]和8[IC_(50)=(4.16±0.11)mg·L~(-1)]抗氧化活性高于对照BHT[IC_(50)=(35.64±0.36)mg·L~(-1)]和BHA[IC_(50)=(8.74±0.39)mg·L~(-1)];化合物5~8均对小麦赤霉病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化合物5和8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明显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三维试验和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菌株。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单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9.3%和4%,单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28%和12%,同时产AmpC酶及ESBLs检出率分别为14.7%和0。两种菌单产AmpC酶和单产ESBLs的菌株以及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对亚胺培南保持较低耐药率,均低于15%,而对其它类抗菌素大于50%,耐药率均较高。两种菌产酶株与不产酶菌株耐药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酶株耐药情况严重,应慎重选择用药,减缓耐药菌株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9.
鱼腥草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对照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鱼腥草药材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从定性定量角度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A)甲醇、(B)0.1%磷酸水溶液-甲醇(90∶ 1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模式及指纹对照品,以各产地药材与指纹对照品之间夹角余弦和相对欧氏距离为参考指标,分别从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对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定量相似性评价.结果:建立的鱼腥草药材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确立了14个共有峰;方法学考察中各特征指纹峰保留相对稳定,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0.2%和5.0%.槲皮苷在1.07~83.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0.3%(n=6),RSD为0.82%.结论:建立的鱼腥草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指纹对照法结合定性和定量相似度评价,为有效控制鱼腥草药材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食管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及最佳实施方法。方法总结并分析114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病例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留置鼻肠管,术后因脱管、患者拒绝、滴饲后出现腹胀未能够完成滴饲者24例,能够顺利完成滴饲者90例。术后吻合口瘘5例(颈瘘3例,胸瘘1例,纵隔瘘1例),严重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心衰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食管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有利于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风险,较经空肠造口途径为优,经熟练掌握其要领后,患者均可顺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