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08篇
  免费   14022篇
  国内免费   7949篇
耳鼻咽喉   1185篇
儿科学   2405篇
妇产科学   763篇
基础医学   8340篇
口腔科学   2859篇
临床医学   17429篇
内科学   12352篇
皮肤病学   1570篇
神经病学   2995篇
特种医学   5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741篇
综合类   40723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预防医学   17355篇
眼科学   1661篇
药学   17891篇
  179篇
中国医学   14220篇
肿瘤学   6459篇
  2024年   474篇
  2023年   1653篇
  2022年   4319篇
  2021年   5410篇
  2020年   4810篇
  2019年   2604篇
  2018年   2736篇
  2017年   3875篇
  2016年   2919篇
  2015年   5442篇
  2014年   7416篇
  2013年   9076篇
  2012年   13047篇
  2011年   13858篇
  2010年   12894篇
  2009年   11647篇
  2008年   11841篇
  2007年   11444篇
  2006年   10327篇
  2005年   8128篇
  2004年   5911篇
  2003年   4708篇
  2002年   3596篇
  2001年   3386篇
  2000年   2460篇
  1999年   866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通过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 mononucleosis,IM)合并心肌损害的统计分析,揭示EB病毒对患儿心肌的损害情况。方法:对42例儿童I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儿童IM中有28例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表现为胸闷、心悸、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及血清心肌酶谱增高。EB病毒对患儿心肌的损害临床经过良好,经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大多数IM患儿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对IM患儿应常规作心肌酶谱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心肌损伤,及时治疗,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02.
11C-乙酸盐PET显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11C-乙酸盐PET显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18F-脱氧葡萄糖(FDG)肾肿瘤显像的关系。方法29例疑肾肿瘤患者行^11C-乙酸盐PET早期及延迟显像,其中22例1周内行^18F—FDG PET显像。所有患者均有手术病理检查或CT、随访结果。患者静脉注射^11C-乙酸盐后即刻采集肾脏部位早期图像,以反映肾皮质血流灌注;10min后采集延迟图像,以反映^11C-乙酸盐在肾皮质内的代谢。观察^11C-乙酸盐在人体内的分布,并比较^11C-乙酸盐与^18F—FDG肾肿瘤显像的阳性率及其与病理类型、分级的关系。结果^11C-乙酸盐在人体内以胰腺摄取最高,并可能经胰液分泌人肠道。肾皮质对^11C-乙酸盐摄取随时间而变化,延迟相大部分原发肾皮质肿瘤(13例中分级Ⅰ~Ⅱ为12例)对^11C-乙酸盐摄取高于正常肾皮质,阳性率为76.9%(10/13例);而^18F—FDG显像仅为30.8%(4/13例)。6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1C-乙酸盐显像阳性仅2例;其中5例行^18F—FDG显像,均阳性。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1C-乙酸盐早期及延迟显像均清晰显示,2例输尿管炎症对^11C-乙酸盐无摄取。结论^11C-乙酸盐PET显像对恶性程度较低的肾皮质肿瘤显像阳性率较高,可弥补^18F—FDG显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单纯应用压力梯度长袜(CS)或与间歇充气装置(IPC)联合使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胸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CS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每组60例。术后3~8d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记录DVT例数及血栓发生部位(大腿或小腿)。随机选择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各15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切皮后2h及术后24h各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测定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术后3-8d对照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和单纯CS组DVT发生率分别为49.3%、15.0%、23.3%和30.0%(P〈0.05)。所有发生DVT患者中,除CS组发现1例近端DVT外,其余均为远端DVT。发生DVT患者年龄、卧床时间、危险因素个数等与未发生血栓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纤溶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切皮后2h,CS+IPC全程组vWF升高,D-D、tPA-Ag降低(P〈0.05),术后24h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间D—D、vWF、tPA-Ag及P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IPC全程或术后使用均能降低高危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其中CS+IPC全程使用预防效果最好,可能与IPC增加纤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4.
关于抑制素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惠梅  李慕军 《医学综述》2006,12(10):579-581
1923年,随着生殖腺反馈调节垂体功能的概念的提出,关于抑制素的研究开始了。抑制素是一种非类固醇类物质,能够抑制垂体细胞的活性。1932年,这种物质在水状的睾丸提取物中得到证实,并被命名为抑制素。又经过了50多年的研究,到1985年,抑制素才被纯化和克隆。而直到化验技术的进步使人和动物的循环浓度得以分析,抑制素的生理活性的揭示才得以完成。本文综述抑制素的历史、生理作用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最新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5.
Vogt-小柳-原田综合症通常为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眼、脑膜、耳、皮肤.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双侧葡萄膜炎,可有视网膜脱落,脑膜刺激症,伴或不伴听觉受累及皮肤改变.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综合性医院抑郁症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其中24例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HAMD)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4因子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46例抑郁症患者均以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为主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其中24例抑郁症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4因子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分数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结论:了解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的临床特点,对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及早期改善睡眠的作用且整体抗抑郁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5月~2005年11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及矫形固定融合术治疗14例完全分节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年龄2.5~14.4岁,平均7.4岁,半椎体均为侧后方半椎体,其中胸椎7例,腰椎7例。[结果]手术时间2~7 h,平均4.7h,术中出血量150~2 500 m l,平均560 m。l固定节段2~8个椎体,平均3.5。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示冠状面Cobb's角由术前46.2°矫正到17.3°,平均矫正率62.6%,矢状面Cobb's角由术前48.3°矫正至术后16.2°,平均矫正率68.7%。终末随访时冠状面Cobb's角平均21.7°,丢失4.4°,矢状面Cobb's角平均18.7°,丢失2.5°。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2例,术中术后椎弓根螺钉切割椎体2例。[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在冠状面及矢状面均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与前后路手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适用于从胸段到腰段的半椎体畸形。  相似文献   
108.
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394件中远期修复效果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少武  吴敏  王亚琛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402-1404
目的:了解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中远期修复效果。方法:对我科1995年7月~2005年3月具有完整病历记载并能正常复诊的312例(394件)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3年以上成功率为96.2%,5年以上成功率为92.9%,牙龈炎症、松动脱落、瓷崩是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失败的3种主要表现。结论:为确保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中远期疗效,应从适应证的选择、固位体的设计、基牙制备、烤瓷工艺等方面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109.
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1只杂种犬,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7):缺血再灌注组(A组)、异丙酚预处理组(B组)、异丙酚与腺苷联合预处理组(C组)。A组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结扎60min后松开结扎,再灌注:120min;B组缺血前30min经静脉以5.6mg·kg-1·h-1速率持续泵注异丙酚30min;C组缺血前10min经主动脉根部一次性注入腺苷(10mmol·L-1,10ml),其余处理同B组。记录心脏血液动力学指标,并行节段性室壁运动评分(RWMS)。结果缺血即刻出现了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与基础值比较,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 LVEDP升高,CO、SV、LVEF、CPP、RPP降低,再灌注期MAP降低,HR减慢,B、C组上述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弱,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RWMS增加,但B、C组缺血期RWMS低于A组(P< 0.05或0.01)。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腺苷预处理并未增强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腹内压升高对大鼠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别通过颈静脉插管、穿刺门静脉主干法来测定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运用氮气气腹法制作大鼠腹内高压动物模型。建立气腹后分别在0、5、10、15、20、25、30、35、40、45mmHg压力值下测得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结果中心静脉压和腹内压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824+0.045X,相关系数r=0.984(P〈0.01);门静脉压和腹内压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8.887+0.939X,相关系数r=0.998(P〈0.01)。结论腹内压与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根据腹内压监测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