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59篇
  免费   7886篇
  国内免费   4865篇
耳鼻咽喉   731篇
儿科学   992篇
妇产科学   541篇
基础医学   5927篇
口腔科学   1131篇
临床医学   8866篇
内科学   8094篇
皮肤病学   662篇
神经病学   2407篇
特种医学   29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6952篇
综合类   17517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6762篇
眼科学   1508篇
药学   8183篇
  98篇
中国医学   6773篇
肿瘤学   4286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1117篇
  2022年   2521篇
  2021年   3707篇
  2020年   3110篇
  2019年   2138篇
  2018年   2089篇
  2017年   2310篇
  2016年   1913篇
  2015年   3227篇
  2014年   4103篇
  2013年   4414篇
  2012年   6200篇
  2011年   6646篇
  2010年   5467篇
  2009年   4700篇
  2008年   5072篇
  2007年   4675篇
  2006年   4203篇
  2005年   3532篇
  2004年   2533篇
  2003年   2353篇
  2002年   1863篇
  2001年   1612篇
  2000年   1259篇
  1999年   800篇
  1998年   410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神经外科麻醉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以期为麻醉和手术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科17例全麻手术病人,分成颅内疾病手术组(A组)与脊柱、脊髓疾病手术组(B组),于术前、麻醉(诱导完成)、术始、术中、术毕和术后6个时程连续监测SEP的潜伏期、波幅及波形并记录。结果麻醉后SEP潜伏期延长5.96%,波幅下降24.00%,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结论麻醉抑制SEP,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但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2.
硬胶囊剂系指将一定量的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辅料制成的均匀粉末或颗粒,充填于空心胶囊中制成,或将药材细粉直接充填于空心胶囊中制成.通常由中药复方制成胶囊剂,其药料最后常制成18~22目颗粒再充填于胶囊中,制成颗粒是为了增加药料的流动性,并减少充填时的粉末飞扬.我们在制备本院协定处方制剂“消渴安胶囊”、“仙灵胶囊”、“愈胃胶囊”及“脑立通胶囊”等时,发现整粒后的药料如果烘干后立即充填胶囊,以及粉性成分较多的药料如果按常规工艺制粒、整粒,烘干后进行充填胶囊,均会出现药料吸附性较强,充填中出现“沾盘”现象,对上述两种情形我们进行了多次工艺摸索,最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药料吸附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使用便携式微量输液泵在肿瘤化疗中持续输注氟尿嘧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3月-2008年7月96例癌症化疗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疗方式,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直接从外周静脉输注氟尿嘧啶(5-Fu)连续5天,每天维持6-8小时。实验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连接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5-Fu)120h~135h,两组均以21天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病人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能减轻病人的毒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肿瘤病人生活质量,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老年膀胱癌患者在膀胱灌注中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留置尿管的效果.方法 将50例需灌注化疗前置管的老年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置管前先用10ml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经尿道表面麻醉,然后按常规方法将尿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后留置尿管.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患者灌注前和灌注后的主观感受.结果 实验组留置尿管后焦虑反应(SAS 44.49±5.24分)低于对照组(52.95±9.16分),实验组留置尿管一次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可明显减轻老年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时留置尿管的焦虑反应,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5.
两性霉素B微乳的制备及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水包油型两性霉素B微乳,并对其进行体外经皮渗透性能考察。方法用相转变温度法制备两性霉素B微乳,用光散射粒度仪测定微乳的粒径,电子透射电镜观察微乳的形态。用药物渗透扩散仪进行两性霉素B透皮吸收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性霉素B含量。结果用相转变温度法制备了Tween80和异丙醇重量比为1∶1,IPM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之比为1∶9,水含量64.6%,载药量为0.247%的两性霉素B微乳。所制微乳符合微乳特征,调节pH值有助于两性霉素B由分散介质向微乳表面转移。水性月桂氮酮对两性霉素B的促渗效果最好,pH值为5.12,月桂氮酮浓度为1%时,两性霉素B微乳经离体兔皮的JS为4.627μg·cm-2·h-1,经离体大鼠皮肤的JS为4.484μg·cm-2·h-1。结论开发微乳透皮给药制剂有望提高两性霉素B的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构建L-蛋氨酸γ-裂解酶(Metase)基因的两种高效原核表达载体,建立最佳高效原核表达体系。方法:在Metase基因已经克隆的基础上,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两种重组表达质粒pBV220-Metase和pGEX-4T-1-Metase,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诱导表达,测定Metase活性,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成功构建出两种高效重组表达质粒pBV220-Metase和pGEX-4T-1-Metase,经诱导后都能测出Metase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BV220-Metase具有比pGEX-4T-1-Metase更强的活性,可作为Metase的高效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门诊常见护理投诉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统计我院近3年门诊护理投诉,并对其进行调查核实,详细分析原因。结果近3年门诊护理投诉共78例,其中有效护理投诉42例(53.85%);不同职称、工龄护理人员被投诉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服务意识淡薄、护患沟通不良是门诊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通过转变服务意识,再造流程,增加便民服务等措施能及时化解护患矛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8.
根据现代科学对基因的认识,应用了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算法,以大量核酸序列为信息来源,通过计算机计算来寻找未知基因的大体位置;再通过基因的固有结构特征及密码子使用的偏向性,使用加权距离判别法来准确地定位基因,以图形及文本的形式输出,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考虑到基因的许多特征还不为人们所了解,而且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结构又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还开发了程序自学习功能,不断地存储已知的基因,再据此改变一些已有固有数据,以便更好地适应和了解不同生物基因结构的特异性,更加准确地寻找未知基因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脑进行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探讨年龄因素对正常人脑白质及灰质核团ADCav值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放射性脑损伤提供不同年龄段ADCav正常值范围。方法:研究样本60例,分为<60岁和≥60岁两个年龄组,进行脑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并分别测量额叶和枕叶白质ADC值作为皮质下白质的代表,测量丘脑ADC值作为灰质团块的代表。结果:年龄<60岁组脑白质的ADCav值为(0.70±0.07)×10-3mm2/s,丘脑的ADCav值为(0.83±0.08)×10-3mm2/s;年龄≥60岁组脑白质的ADCav值为(0.73±0.10)×10-3mm2/s,丘脑的ADCav值为(0.84±0.06)×10-3mm2/s。两年龄组脑白质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间无统计学意义,白质和丘脑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①伴随年龄的增长,正常脑白质ADC值呈现微弱的增长趋势,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ADC值的增长趋势更为明显;②定量的ADC值分析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检测病变的发生、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③临床研究中在对照样本的选取上应注意年龄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所得数据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10.
淋巴瘤样肉芽肿与韦格内肉芽肿临床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务芳  蒋明  赵岩 《北京医学》2005,27(1):15-17
目的 总结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 phom atoid granulom atosis,LG)与韦格内肉芽肿( egener granulo Wm atosis,W G)的临床特点,从临床上加以鉴别。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与北京协和医院 1989 年以来收治的 6 例 LG和20 例 W G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 结果 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在 LG 中较常见,流涕、鼻衄及关节痛以W G 为多,肺受累以 LG 为多,耳鼻喉、眼及肾病变在 W G 中明显增多,皮肤受损两者相似。W G 患者常有 c-ANCA 阳性及尿沉渣异常。 LG X 线胸片为双侧多发结节,边界不清,多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G 则为双侧多发边界清晰W的结节, 易形成空洞, 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可肿大。LG 病理改变为血管中心性淋巴增生性病变, 浸润的细胞主要是小淋巴细胞和不同数量大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而在 W G 中可见坏死性血管炎及大量中性白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细胞浸润形成的肉芽肿, 部分有多核巨细胞。W G 经治疗后, 多数患者病情缓解; 则疗效不佳。 结论 LG 和 W G 在临 LG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影像及病理诸方面的差异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