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7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58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630篇
内科学   532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科学   673篇
综合类   1426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670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904篇
  9篇
中国医学   806篇
肿瘤学   22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539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细菌生物被膜耐药屏蔽与相关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细菌生物被膜耐药屏蔽的机制,主要包括生物被膜内细菌的生理状态、细菌生物被膜屏蔽以及其他方面的新进展,并提出了对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裴斐  王睿  柴栋  方翼  张梅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3):189-191
目的 :研究抗藻酸盐血清与加替沙星联用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杀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方法测定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活菌数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最低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BEC)。结果 :1∶1抗藻酸盐血清与 1×MIC ,4×MIC和 8×MIC加替沙星联用可以使细菌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量 (单位为lgcfu·cm-2 )分别从 ( 6 .6 3± 0 .85 ) ,( 6 .48± 1.12 )和 ( 5 .73± 1.10 )显著降低至 ( 5 .76± 0 .90 ) ,( 5 .0 2±0 .93)和 ( 4.70± 0 .6 2 ) ,使加替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BEC从 8μg·mL-1降低至 4μg·mL-1。结论 :抗藻酸盐血清与加替沙星联用后 ,能够增强抗菌药物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阐述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 H 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方法利用分子力场MM 2法计算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空间优势构象 ,分析MM 2法与X 射线单晶衍射法的异同 ,根据分析结果寻找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 H 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结果阐明了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 H 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结论采用MM2法计算alnusdiol的空间构象 ,其C1/C2 C1′/C2′与C1/C6 C1′/C6′的两面角的角度与X 射线单晶衍射的结果基本一致 ,提示用MM 2法计算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空间构象是可行的。在某些二苯醚型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中 ,由于醚键的存在 ,使得该类化合物的两个苯环形成的两面角接近于 90° ,碳链上的某些氢可能处于一苯环的正屏蔽区 ,处于苯环正屏蔽区的氢将向高场位移 ,其位移幅度与该氢与苯环中心距离及该氢与苯环中心、苯环平面所形成的二面角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单剂静滴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9名受试者分别依次单刘静滴100,200和400mg的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后,应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1.10±0.19,2.17±0.33和3.16±0.47mg·L~(-1);t_(1/2)β分别为7.42±1.99,8.41±2.72和8.46±2.83h;AUC_(0-∞)分别为4.45 ±0.71,11.10±1.81和23.03±3.83mg h·L~(-1)。原形药主要经肾排泄,48h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43.08±15.79)%,(51.33±23.69)%和(45.67±18.22)%。结论:9名静滴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提示甲磺酸加替沙星在100~400mg剂量内药物体内过程基本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离鉴定蘡Ao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制备HPLC方法分离,对其进行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自蘡Ao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多酚化合物,均属首次分离。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为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丙醇-9-氧-β-D-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 84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用七叶皂苷钠 2 0mg加入生理盐水 4 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每日 2次 ;对照组用甲基强的松龙 4 0mg加入生理盐水 4 0mL中静脉注射 ,每日 1次。 2组疗程均为 5d。结果  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和综合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 %和 2 1% ,经相应对症处理后不影响治疗。结论 七叶皂苷钠治疗喘息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头穴针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及HE染色方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时TNF αmRNA的变化及缺血脑组织病理变化 ,以及针刺对其影响。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TNF αmRNA在皮层、纹状体呈基础水平表达 ,脑缺血再灌注后12hrTNF αmRNA表达增强 (P <0 .0 5) ,针刺可明显抑制皮层、纹状体内TNF αmRNA的表达(P <0 .0 5) ,组织学中其神经组织变性、坏死及血管炎性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 :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抑制脑内TNF α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缓释bFGF-PLGA微球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质和生活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制备bFGF-PLGA微球,考察其一般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和微球中bFGF生物活性保存情况。方法 应用复乳干燥法制备缓释bFGF-PLGA微球(bFGF-PLGA-Ms),并考察其一般性质。采用ELISA法建立用于bFGF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和回归方程,模拟体内条件研究微球体外释药特性。将bFGF-PLGA-Ms加入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平均粒径为(1.552±0.015)μm,冻干粉剂为白色粉末状,再分散性良好,临界相对湿度为64%,CH2Cl2残留量低于限量的1/10,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6.43±1.24)%和[(27.18±0.51)×10-3]%。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Q=25.884 6t1/2-15.705 1(r=0.997 5),突释期内释放度仅为19.26%,11 d后其释放度达到72.47%。培养初期,bFGF组A值高于其余两组;培养中后期,PLGA微球组A值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q检验,P<0.05)。结论 bFGF-PLGA微球及其冻干粉剂制备工艺良好;微球中bFGF生物活性保存良好,体外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考察原核表达的重组人NDRG2蛋白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蛋白剂量并设置对照组,采用细胞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检测NDRG2蛋白对7901、HHCC细胞的抑制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体内实验采用裸鼠抑瘤试验.结果:重组人NDRG2对肿瘤细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约50μg/ml浓度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肿瘤细胞G1期变化,体外能抑制裸鼠肿瘤的生成.结论:重组人NDRG2蛋白在体内体外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在肿瘤治疗方面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趋化因子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炜  马飞  邵永孚 《肿瘤学杂志》2003,9(6):369-372
趋化因子是一类调节白细胞迁移的超家族。其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中表现出双向的调节作用。部分趋化因子通过趋化和调节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来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全文综述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并阐述了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