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2篇
  免费   1269篇
  国内免费   755篇
耳鼻咽喉   176篇
儿科学   258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751篇
口腔科学   244篇
临床医学   1685篇
内科学   1075篇
皮肤病学   172篇
神经病学   351篇
特种医学   595篇
外科学   1156篇
综合类   387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733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1541篇
  14篇
中国医学   1337篇
肿瘤学   51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664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1302篇
  2011年   1293篇
  2010年   1236篇
  2009年   1114篇
  2008年   1171篇
  2007年   1112篇
  2006年   884篇
  2005年   780篇
  2004年   485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8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旭  雷勇  林亚  朱慧 《临床骨科杂志》2006,9(4):374-374
胫骨骨不连,特别是胫骨中下段骨不连临床上较常见,治疗较困难。2000年3月~2005年3月,我们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5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17~62岁。胫骨中段骨折14例,下段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47例,闭合性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38例,伴有骨缺损者19例。首次内固定采用钢板11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28例,外固定架固定9例,双矩形钉内固定3例,管形石膏1例。经二次手术内固定16例。病程6~21个月。1.2治疗方法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分两组进行。先将需修复部位的瘢痕组织切除,彻底切…  相似文献   
52.
99Tcm-MIBI显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疗效的价值。方法 35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ABC)患者术前化疗前后分别触诊估测肿瘤最大垂直长径及行^99Tc^m-MIBI显像,术后对乳腺癌标本行病理检查及P-糖蛋白(P-gP)、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注射^99Tc^m-MIBI后60min显像图。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以病灶/本底(T/N)放射性比值降低〉35%为有效。临床疗效按WHO标准评价。化疗后肿瘤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以Ⅱ、Ⅲ级定为显效,Ⅰ级定为弱效。结果 病理检查显效与弱效组间,显像目测法分析NCT有效率分别为75%和9%,差异有显著性(P〈0.01),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91%和80%;半定量法评价NCT疗效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80%和83%;临床测量肿瘤最大垂直长径则分别为50%、64%和54%。^99Tc^m-MIBI显像评价疗效的灵敏度、准确性明显高于临床确诊。24例病理检查示显效的患者中,^99Tc^m-MIBI摄取与PCNA水平相关,与P-gP水平无关。结论 ^99Tc^m-MIBI显像可有效监测LABC患者术前NCT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自1992年3月至2001年7月在我腹腔镜中心行LC的18726例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胆总管损害28例(0.15%),术后胆漏62例(0.33%),腹腔出血6例(0.03%),术后腹腔内脓肿及切口疝7例(0.03%),总计10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55%。分析其原因与比适应证选择不当及术者对胆道解剖变异等缺乏足够认识等因素有关。结论 胆漏以及胆管损伤是比的主要并发症,精确操作可避免其损伤,术中及时发现和处理,一般预后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54.
99TCm-RBC显像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 99TCm-RBC显像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 99TCm-RBC显像 ,并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 99TCm-RBC显像诊断下消化道出血阳性率为 80 .0 %,定位诊断率为 68.0 %,特异性为 85 .0 %。结论99TCm-RBC显像可作为下消化道出血诊断及定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海马神经元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对19例PTSD患者及19例健康对照组行常规MRI和1HMRS检查。结果 PTSD患者MRI检查未出现信号的异常。19例患者两侧海马均显示NAA/Cr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两侧海马的Cho/C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MRS揭示了PTSD时海马存在着神经元的丢失或功能紊乱,而这些改变是构成PTSD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单因素观察吸入性损伤或烧伤后血清免疫反应性降钙素(iCT)的变化,分析其诊断意义。方法将24只犬随机分为单纯吸入性损伤后中度(A)、重度(B)、特重度损伤(C)组及单纯重度烧伤(D)组,每组6只。吸人性损伤犬均在伤后6 h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其损伤程度。分别于不同时相点抽取犬静脉血检测iCT含量,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1)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A、B、C组犬符合吸入性损伤的预期程度。(2)与伤前值(38±22)ng/L比较,各组吸人性损伤犬iCT含量在伤后1 h均明显升高(P<0.05),伤后4 h明显高于D组(P(0.05),其中A组于24 h达峰值(453±224)ng/L,B、C组在48 h内呈进行性升高。D组犬iCT含量在伤后2 h开始持续升高,至伤后48 h为(125±41)ng/L。(3)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与伤前值(109±8)mm Hg (1 mm Hg=0.133 kPa)比较,A、D两组氧分压(PaO2)伤后各时相点无明显差异(P>0.05),B、C组犬从伤后8 h和伤后4 h开始持续下降,分别为(65±6)、(71±9)mm Hg。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伤前值(38±5)mm Hg比较,C组犬伤后24 h PaCO2开始升高[(52±11)mm Hg]。结论在吸入性损伤后8 h内,iCT的变化明显早于血气分析指标,其诊断意义接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57.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MSCs,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经尾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BMSCs,损伤后24h、移植后1、3、5周评价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状况,并检测BMSCs在体内迁移、存活以及分化情况,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移植的BMSCs在宿主损伤脊髓中聚集并存活,3~5周后有部分移植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微管相关蛋白(MAP2);BMSCs静脉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周后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损伤区脊髓结构较完整。结论BMSCs经静脉移植后可向脊髓损伤处聚集并存活分化,促进神经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8.
主要介绍了合成药厂多功能中试车间设计的有关事项,包括车间的布局、工艺条件的设计、设备的选型、供电与仪表自控、环保、消防与安全以及原料药精烘包洁净操作区的设计.设计的范围较广,参考借鉴性强.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PET-CT明确18F-氟脱氧葡萄糖在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中摄取程度,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60例受检者,包括正常对照者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病例54例。测定主动脉壁粥样硬化部位标准化摄取值(SUV)和CT值,并依据CT值将54例主动脉壁局部18F-FDG高摄取的动脉粥样硬化病例分成3组,软斑块组CT值小于60HU,中等斑块组CT值介于60 ̄100HU之间,钙化斑块组CT值大于100HU。第4组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软斑块组42个测量部位的平均SUV为1.553±0.486;中等斑块组30个测量部位的平均SUV为1.393±0.296;钙化斑块组36个测量部位的平均SUV为1.354±0.189;正常对照组33个测量部位的平均SUV为1.102±0.141。多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78.909,P=0.000);正常组与各斑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在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摄取,其中软斑块对18F-FDG的摄取最高,提示18F-FDG PET-CT是诊断不稳定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价值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调查RAPD技术用于结核菌株DNA指纹鉴定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一组2例母女同时发病的肺结核患者和一组2例先后发病的兄妹肺结核患者的病原菌进行了菌种鉴定。采用RAPD技术对它们的基因组DNA进行指纹多态性分析。结果:4株病原菌均为结核分支杆菌。经RAPD分型,其中母女组2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完全相同,兄妹组2菌株的DNA指纹图谱有所不同。证明母女组所染病原菌的同源性很好,很可能为同一感染源,母女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兄妹组病原菌的同源性较差,为非交叉感染。结论:RAPD技术适用于结核分支杆菌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交叉感染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