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55篇
  免费   4594篇
  国内免费   2977篇
耳鼻咽喉   373篇
儿科学   601篇
妇产科学   312篇
基础医学   4261篇
口腔科学   658篇
临床医学   5862篇
内科学   5755篇
皮肤病学   452篇
神经病学   1997篇
特种医学   16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196篇
综合类   10136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3961篇
眼科学   1100篇
药学   5259篇
  63篇
中国医学   3356篇
肿瘤学   3055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598篇
  2022年   1421篇
  2021年   2474篇
  2020年   1843篇
  2019年   1406篇
  2018年   1560篇
  2017年   1463篇
  2016年   1316篇
  2015年   2124篇
  2014年   2703篇
  2013年   2722篇
  2012年   3852篇
  2011年   3884篇
  2010年   3049篇
  2009年   2637篇
  2008年   2645篇
  2007年   2645篇
  2006年   2527篇
  2005年   1939篇
  2004年   1736篇
  2003年   1883篇
  2002年   1446篇
  2001年   1293篇
  2000年   909篇
  1999年   646篇
  1998年   304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自体表皮细胞培养与异体真皮组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严重烧伤病人皮肤修复中主要未解决的问题是真皮的替代。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异体皮移植后5天,用自体培养表皮细胞膜片覆盖真皮床,14天后复合皮成活率是84.6%±2.4%。组织学检查证实表皮已形成了复层结构,可见基底层、颗粒层和角质层。临床应用中,异体皮移植后10天,去除异体表皮覆盖病人的自体培养表皮,35天后未见排斥征象,异体真皮促进了培养表皮的分层、成熟和完整,组织学检查证实表皮细胞的边缘清楚,已分化形成颗粒层和角质层,真皮多细胞,已血管化,但表皮嵴缺乏。  相似文献   
82.
蚓激酶生物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郝苏丽  沈佳 《中国药事》1996,10(6):403-405
本文采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蚓激酶的生物活性。该法操作简便,易于观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3.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YM14673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鼠跳台法评价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YM14673(ip1mg·kg-1)对正常成年小鼠被动回避学习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YM14673对东莨菪碱,氯霉素和乙醇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及再现障碍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4.
本文详细介绍了古代日耳曼和阿拉伯律法中与法医学有关的内容及其对法医学发生发展的影响。认为以赎罪金代替原始的血亲复仇法是日耳曼法的一个进步;两法对非致命损伤的赔偿规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还就大致同时代的唐律对杀人及伤害案件的有关规定,比较了东西方法规的异同,探讨了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
We used molecular modeling to examine the binding of 1, 2-dioctan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a lecithin), 1-octan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a lysolecithin) and their tetrahedral intermediates in the catalytic site of phospholipase A2 (PLA2). We performed energy minimization on each complex, computed the binding energy, determined the relative binding energy among the complexes and calculated the difference in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energies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complexes. We found that the calculated orientation of the sn-1 ester bond of lysolecithin in the active site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n-2 ester bond in lecithin, thus permitting PLA2 to hydrolyze lysolecithin using the same mechanism as it uses to hydrolyze lecithin. On the other hand, the binding of lecithin is energetically more favorable by 4.5 kcal/mol than the binding of lysolecithin to the enzyme, and the binding of the lecithin tetrahedral intermediate is also energetically more favorable by 19.7 kcal/mol than the binding of the lysolecithin tetrahedral intermediate to the enzyme, which explains why lecithin is a better substrate than lysolecithin in the catalytic sit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hydrolysis of lysolecithin is higher than that for lecithin,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slower rate for the hydrolysis of lysolecithin.  相似文献   
86.
本实验用自制纯钛两段式种植体,以一次手术法植入到狗的下颌前磨牙区,观察5个月,结果表明,观察期间内牙龈无炎症,种植体稳固,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镜下可见种植体表面与牙龈之间形成上皮附着样结构,与骨组织之间大多呈骨性愈合。提示了两段式种植体有两种设计和手术方式可供选择。骨内部分在开放的环境中也可达到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87.
原发性胸腰椎管内肿瘤延误诊治原因探讨(附4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一组44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初期延误诊治,其中10例为腰椎间盘突出而手术,2例为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与脊柱退变性疾病分属两种不同的疾病范畴。为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本文就误诊原因作以下讨论。  相似文献   
88.
研究氟烷吸入麻醉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部位。应用c-fos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D大鼠在吸入氟烷浓度为0.75%.1。5%和2%麻醉1h后,F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端脑;梨状皮层,杏仁核簇,伏核,外侧隔核,终纹麻核、海马CAI区,海马回嗅觉小岛;  相似文献   
89.
三七粉末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三七粉末的透皮吸收性及选择最佳促透剂。方法 :设计体外离体透皮试验法 (即用离体鼠皮在单室扩散池中进行试验 ) ,测定不同时间三七粉末中有关成分的透皮总量 (以三七皂苷为对照 ) ,计算透皮吸收率及促透剂的促透倍数。结果 :三七粉末的丙二醇溶液有一定透皮吸收能力 ,不同浓度的氮酮 (Azone)对其具有显著的促透作用 ,但Azone的促透效果与其剂量不呈直线关系 ,5 %Azone效果好于 7%Azone。结论 :本方法简便、易于操作、重现性较好 ,可用于制剂工艺研究中促透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90.
抗癌药物诱导人膀胱癌BIU—87和E—J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了丝裂霉素、喜树碱、顺铂和阿霉素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和EJ体外生长和生存的影响,对抗癌药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四种抗癌药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能力与其生长抑制效应成正比。细胞形态学和DNA分析显示喜树碱、顺铂处理的BIU87和丝裂霉素、阿霉素处理的EJ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现象。揭示药物的抑癌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它可能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机理之一。不同膀胱癌细胞系对药物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存在着差异。细胞凋亡现象为肿瘤化疗提供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