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06篇
  免费   7473篇
  国内免费   3746篇
耳鼻咽喉   505篇
儿科学   1361篇
妇产科学   385篇
基础医学   4220篇
口腔科学   1321篇
临床医学   9274篇
内科学   5854篇
皮肤病学   798篇
神经病学   1155篇
特种医学   27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54篇
综合类   20962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9105篇
眼科学   617篇
药学   9113篇
  81篇
中国医学   7423篇
肿瘤学   3088篇
  2024年   303篇
  2023年   879篇
  2022年   2339篇
  2021年   3010篇
  2020年   2451篇
  2019年   1365篇
  2018年   1509篇
  2017年   2002篇
  2016年   1500篇
  2015年   2981篇
  2014年   3831篇
  2013年   4722篇
  2012年   6849篇
  2011年   7098篇
  2010年   6712篇
  2009年   5904篇
  2008年   6057篇
  2007年   5606篇
  2006年   4967篇
  2005年   3987篇
  2004年   2785篇
  2003年   2166篇
  2002年   1652篇
  2001年   1572篇
  2000年   1140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表达与肾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肾、14癌旁组织、46例肾细胞癌组织中PDGFR的表达,并结合肾癌的分级、分期和随访结果进行研究。结果:PDGFR表达于细胞膜、细胞浆和核膜;肾癌组织表达阳性率为73.91%,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PDGFR的表达在肾癌的分级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分期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肾癌5年生存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PDGFR的过度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DGFR的表达未能作为肾癌生物学行为指标。  相似文献   
992.
对75%冷轧变形量、1mm板厚的IF钢板施以不同温度相同保温时间的退火处理。采用金相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不同温度退火条件下,IF钢板的显微组织和主织构演变规律及晶界的差取向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3.
成年男性额面颈部红外热像的定位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人体红外辐射(IRR)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国产DW—9100医用红外热像仪,采集成年男性额、面、颈部IRI,IRIAS专用软件自动定位、定量,Excel 统计学处理。结果:成年男性额、面、颈部IRI有效色码表达可达11级,色码分布具有明显的定位规律;Ⅰ~Ⅺ级色码温区呈递减状态,同级色码平均温差为1.03℃,P<0.01; 逐级色码平均递减温差为1.05℃,P<0.01 ,均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色码温差亦有显著差异。结论:人体额面颈部IRR具有明显的定位、定量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人体IRR表达的多元信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胃癌的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观察三苯氧胺 (TAM)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 1993年 2月到 2 0 0 0年 12月 ,用免疫组化SP法 ,对 12 3例胃癌术后标本进行了ER、PR检测 ,并将TAM应用于胃癌的内分泌治疗 ,追踪随访 5年。结果 ①胃癌的ER、PR阳性率均为 36 5 9% ( 45 / 12 3) ;②分化好 (高、中分化 )的胃癌ER、PR阳性率18.5 7% ( 13/ 70 ) ,分化差 (低分化腺癌 ,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 )的胃癌ER、PR阳性率 60 38% ( 32 / 5 3)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ER、PR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 ,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④接受化疗 34例 ,化疗同时辅以TAM内分泌治疗 31例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6.47% ( 9/ 34 )、5 1.61% ( 16/ 31) ,二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表明 ,ER、PR阳性表达的胃癌是一种雌、孕激素依赖性肿瘤 ,化疗联合TAM内分泌治疗 ,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提高 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评价胃肠造瘘术在全梗阻型食管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8例全梗阻食管癌放疗病人 ,5 3例于疗前及疗中行胃肠造瘘术 ,其中照射剂量DT>5 0Gy为 2 7例 ,余 2 6例放疗剂量DT<5 0Gy ;45例于疗中仅予输液支持以维持放疗。结果 行胃肠造瘘术组kanofsky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体重亦维持或增加明显 ,两者比较P <0 0 0 5 ;胃肠造瘘术组与对照组其 1年及 3年生存率分别为 :33 9%、2 8 8%和 15 0 %、4 4% ,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χ2 =7 2 5 ,P =0 0 0 71) ;胃肠造瘘术组中放疗DT>5 0Gy与DT<5 0Gy病人其 1年及 3年生存率分别为 :48 1%、19 2 %及 2 2 2 %、7 7% ,两组间生存率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 χ2 =4 2 0 ,P =0 0 40 4)。结论 全梗阻型食管癌疗前或疗中行胃肠造瘘术 ,可在改善病人体质状况、维持或增加体重基础上 ,明显提高患者 1年及3年的生存率 ,且放疗剂量DT 应 >5 0Gy。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 β 七叶皂甙钠联合地米在食管癌后程加速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放疗 :食管癌予后程加速放疗 ,先常规分割,照射 4周 2 1次至 42Gy后缩野改加速超分割 ,2次 /天 ,1 5Gy/次 ,总量为 6周 3 9次 69Gy。用药 :于后程加速放疗开始即予药物治疗。结果 用药组与对照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及气管炎发生率分别为 :3 3 3 %、5 9 4% (χ2 =4 43 3 ,P =0 0 3 5 )和 15 2 %、3 7 5 %(χ2 =4 2 0 1,P =0 0 40 ) ,其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 1月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及气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下降为 :15 2 %、3 7 5 % (χ2 =4 2 0 1,P =0 0 4)和 12 1%、3 4 4% (χ2 =4 5 3 2 ,P =0 0 3 3 ) ,其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在减轻放射性肺纤维化等晚反应方面两组相似。结论 在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中 ,应用 β 七叶皂甙钠联合地米能减轻放疗急性反应并缩短反应持续时间 ,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等晚反应无价值。  相似文献   
997.
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6例接受手术或术后放射治疗的胸腺瘤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按Masaoka临床分期,Ⅰ期32例,Ⅱ期30例,Ⅲ期36例,Ⅳ期8例。完全切除66例,次全切除28例,不能切除而行活检探查12例。其中Ⅰ期完全切除12例,Ⅱ期完全切除14例,Ⅲ期完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26例、探查活检4例和Ⅳ期探查活检8例;共66例术后行放射治疗。结果 全组总5年生存率为73.6%,完全切除66例和次全切除28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和53.6%(P=0.025),Ⅰ期单纯手术20例和术后放射治疗12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和91.2%(P=0.876)。Ⅱ、Ⅲ期术后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6%、68.8%,与单纯手术的50.0%和2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042、0.035)。结论 术后放射治疗可以提高Ⅱ、Ⅲ期患者生存率,胸腺瘤Ⅰ期术后行常规放射治疗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围手术期胶质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胶质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表达。方法 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4 8例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率。结果 胶质瘤患者CD3、CD4 、CD8及CD4 /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肿瘤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恢复 ,但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且仍低于正常状态。结论 胶质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且肿瘤切除术后其细胞免疫功能尚难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临床上应注意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9.
何跃  袁先厚  王伦长  涂汉军  黄宽明  李新建  秦军  王辉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5):357-358,412,F002
 目的 为了探讨经X刀照射诱导C6脑胶质瘤凋亡及其抑癌基因p16蛋白的表达。方法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 ,经X刀照射后 ,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抑癌基因p1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16基因在蛋白水平表达率也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X线可诱导C6脑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抑癌基因 p16在辐射诱导凋亡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高温外理前、后的人舌癌细胞(Tca鄄8113)对层粘连蛋白(Ln)和纤维粘连蛋白(Fn)的粘附能力的影响,探寻高温治癌的机理。[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分别测定在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和在43℃条件下加热40分钟后继续培养24小时的Tca鄄8113细胞对Ln和Fn的粘附能力。[结果]加温后的人舌癌细胞粘附在包被了Fn和Ln孔板上的数量、密度明显减小;通过酶标仪测定光密度OD值,发现加温组的OD值均低于未加温组的OD值,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温能够降低人舌癌细胞对Fn、Ln的粘附能力,从而降低肿瘤细胞对基底膜的浸润、转移力,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