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0篇
  免费   1649篇
  国内免费   1053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294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1134篇
口腔科学   267篇
临床医学   1981篇
内科学   1185篇
皮肤病学   330篇
神经病学   351篇
特种医学   669篇
外科学   1376篇
综合类   4576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134篇
眼科学   214篇
药学   2024篇
  21篇
中国医学   1767篇
肿瘤学   81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571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591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654篇
  2014年   885篇
  2013年   1164篇
  2012年   1595篇
  2011年   1674篇
  2010年   1550篇
  2009年   1421篇
  2008年   1479篇
  2007年   1255篇
  2006年   1164篇
  2005年   877篇
  2004年   583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初步探讨泻必康对小鼠解痉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参苓白术散为阳性对照组,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醋酸的方法,观察小鼠的扭体次数。采用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家兔离体肠管痉挛的方法,观察泻必康对家兔离体肠管痉挛的拮抗作用,结果与结论:泻必康可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对家兔离体肠管痉挛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解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2.
CT增强扫描在评价NSCLC血管生成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水平与CT增强程度的关系 ,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在肺癌诊断、治疗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NSCLC病人进行动态螺旋CT扫描 (SCT) ,测量病灶增强幅度 ,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对病灶增强值、VEGF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肺癌病人CT增强值均数为 (36 .2 8± 6 .41 )HU ,VEGF阳性表达 2 1例 ,阴性表达 9例。VEGF在中晚期的阳性表达高于早期病人 (Ρ<0 .0 5) ,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 (Ρ <0 .0 5) ;癌灶增强值与VEGF阳性表达、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亦呈正相关。结论 NSCLC的CT增强程度能够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 ,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有助于肺癌的诊断、TNM分期 ,而且可以从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方面补充目前肺癌分期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73.
Background: Under magnetic field,magnetic therapy can enhance resistance of biological individual,regulate qi and blood,improve local blood circulation and tissue permeability,promote absorption and removal of exudates,strengthen non specific immunity,activate phagocytosis ability of white cells and hence resist inflammation.TDP affect blood dynamics and thereby improving local blood circulation and metabolism and tissue regeneration,tissue nutrition,enhance immune function,promote tissue and cell metabolism and repair through its thermal effect.  相似文献   
74.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过劳性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波  陶惠人 《医学争鸣》1998,19(2):186-188
目的:查明我军基础训练中过劳性损伤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5.
视电生理检查在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预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6.
为了识别在不同思维状态下的自发脑电(EEG)信号,本文用6阶自回归(AR)模型表示EEG信号,用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作分类器,分别用LVQl和LVQ2.1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测试,比较了网络选择不同参数时对分类正确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竞争层神经元数目直接影响了正确率,当选择最佳参数值时分类正确率为62%-83%,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表现,探讨各个征象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自可疑椎弓峡部裂脊椎的椎弓根的上缘至下一个椎弓根上缘,层厚2~3mm连续扫描.结果86例中发生L5椎弓峡部裂51例,L4者33例,L3,者2例.各种CT征象发现率为:环裂征91%,椎体前移征85%,双椎体征50%,椎管拉长征45%,双关节面征38%,葫芦征26%,游移征15%,磨旋征6%.结论环裂征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双关节面征及葫芦征发现率较低,但特异性较高.椎管拉长征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其它征象无论其发现率大小,均是该病的继发改变,不能作为确诊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膀胱腔内灌注抗人膀胱癌免疫毒素 (BDI- 1-MT) ,观察治疗膀胱癌和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 18例术后和 5例未手术的膀胱癌病人 ,膀胱腔内灌注BDI- 1-MT 1个疗程以上 ,观察疗效、复发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 术后 18例随访 6~ 2 0个月未见复发 ,未手术 5例随访 6~ 2 1个月 ,其中 3例显效 ,2例有效。所有病例均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膀胱腔内灌注BDI- 1-MT治疗膀胱癌和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良好效果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特异抗原移行区密度(PSAT)作为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SA并计算PSAD、PSAT,比较3组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前列腺增生组PSA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PSA、PSAD、PSAT均升高,与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SA作为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单纯测定血PSA含量有时不易区分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PSAD、PSAT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中优于PSA。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以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解红细胞组(LRBC组)和TBI加注压积红细胞组(PRBC组),每组30只。4组均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后3组借助立体定向仪分别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溶解红细胞或压积红细胞,造成TICH模型。每组于伤后1、3、5d分别处死10只大鼠,5只测伤区脑组织含水量,5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O-1的表达。结果4组组内比较:TBI、WB和PRBC3组第3d的脑含水量最高(分别为82.85%±0.60%,85.00%±1.12%,84.93%±1.21%),LRBC组第1d的含水量最高(84.44%±0.85%;4组间比较,1d时LRBC组含水量最高,3d时WB和PRBC组含水量最高。在WB、PRBC和LRBC组,HO-1阳性表达的强弱与脑含水量的高低变化相一致。结论红细胞在TICH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涉及红细胞的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