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88篇
  免费   7808篇
  国内免费   4891篇
耳鼻咽喉   708篇
儿科学   1194篇
妇产科学   401篇
基础医学   4466篇
口腔科学   1386篇
临床医学   9017篇
内科学   6324篇
皮肤病学   683篇
神经病学   1545篇
特种医学   3045篇
外科学   6331篇
综合类   21393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预防医学   8808篇
眼科学   740篇
药学   9247篇
  108篇
中国医学   8963篇
肿瘤学   3309篇
  2024年   244篇
  2023年   993篇
  2022年   2448篇
  2021年   2997篇
  2020年   2733篇
  2019年   1374篇
  2018年   1533篇
  2017年   2200篇
  2016年   1714篇
  2015年   3129篇
  2014年   3969篇
  2013年   5016篇
  2012年   7218篇
  2011年   7411篇
  2010年   6863篇
  2009年   5914篇
  2008年   6077篇
  2007年   5669篇
  2006年   5169篇
  2005年   4053篇
  2004年   2728篇
  2003年   2413篇
  2002年   1887篇
  2001年   1678篇
  2000年   1289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调查近期天津市社区和院内获得性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八家三级甲等医院于2001年2月—2002年2月分离的95株阴沟肠杆菌。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感染中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占53.7%。主要疾病是肺感染,占85.3%。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其次是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和氨节西林,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44.4%—66.7%。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25%和29.5%。结论:治疗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要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氨基糖甙类抗菌药,重症感染可用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992.
地西泮代谢物的结合物水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β 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尿液中地西泮代谢物的结合物的酶解条件.方法: 实验设计采用正交表L9(34).取尿样2 mL,加内标,再加不同量的β 葡萄糖醛酸苷酶,在不同温度、不同酶解时间下水解,然后用正己烷 二氯甲烷(5∶3)5 mL提取,挥干提取液后用50 μL甲醇溶解,10 μL进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对水解产物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水解尿液中去甲地西泮、替马西泮、奥沙西泮的葡萄糖醛酸苷结合物的最佳酶解条件分别为55℃,5 h,5 000 U酶量;55℃,2 h,1 000 U酶量;55℃,2 h,5 000 U酶量.结论:水解2 mL尿液中地西泮代谢物的结合物的最佳条件为55℃,5 h,5 000 U酶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评价心电图在慢性肺心病肺动脉压力变化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150例进行过右心导管肺动脉压力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的缓解期慢性肺心病患者随访观察5年 ,5年后对全部存活患者重复行右心导管肺动脉压力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1)150例患者,5年随访期内死亡83例 ,病死率为55.33 %;心电图观察指标如QRS电轴≥90°、V1R/S≥1、R V1+S V5≥1.05mV在死亡组和存活组有明显差异 ,平均肺动脉压 (mPAP)大于30mmHg 者 ,其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降低。(2)25例平均肺动脉压 (mPAP)波动≥5mmHg 者 ,心电图均有改变 ,21例mPAP上升 ,4例下降 ,前者心电图改变呈右房室负荷增加 ,后者呈右房室负荷降低。结论 :(1)QRS电轴≥90°、V1 R/S≥1、R V1+S V5≥1.05mV等心电图指标出现或肺动脉压力大于30mmHg提示预后不良。(2)心电图随访可作为评估肺动脉压力动态变化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94.
三种补肾方对老年大鼠下丘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三种补肾方对24个月龄老年大鼠下丘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法、受体放射分析法、RT PCR法测定大鼠下丘的氨基酸递质含量、受体特异性结合量及受体亚单位的mRNA表达.结果:24个月龄大鼠下丘存在兴奋/抑制失衡,表现为下丘γ 氨基丁酸(GABA)能抑制作用减弱,可能与耳鸣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关.补肾息鸣经验方使24个月龄大鼠下丘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介导的抑制作用上调和兴奋作用下调;左归丸及右归丸使24个月龄大鼠下丘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Asp、Tau、GABA)含量均有明显上升.结论:对肾虚耳鸣的治疗应在补肾的基础上结合开窍活血等药物.  相似文献   
995.
视力残疾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中区近5年来视力残疾的状况、特点及致残病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由指定眼科医师进行多次常规及特殊检查,分析403例806只眼的调查资料。结果:0~14岁儿童组人群的主要致残因素是先天遗传、屈光不正/弱视、斜视/弱视、角膜病和视神经病变;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为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神经病变;其他人群依次为高度近视网脱及黄斑变性、眼外伤、角膜病、青光眼和视网膜病变。结论: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制定相应的预防视残措施。重点开展孕期保健工作及遗传咨询,加大眼部疾病预防知识宣传,预防眼部感染和外伤,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996.
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试验制剂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与参比制剂盐酸伊托必利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方法 :将 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 10 0 m g,采集服药后 0 .2 5、0 .5、1.0、1.5、2 .0、3.0、4 .0、6 .0、8.0、10 .0、12 .0、2 4 .0 h的血样本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 C)测定伊托必利经时血浓度。结果 :两种制剂的药 -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有滞后时间的一级动力学双室模型。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 :t1 /2 分别为 (15 .0± 3.4 1)、(14 .6± 3.13) h,Tmax分别为 (0 .78± 0 .35 )、(0 .78± 0 .35 ) h,cmax分别为 (6 0 1.78± 15 9.2 9)、(6 11.2 2±16 6 .32 ) ng/ m l,AU C0~ 2 4 分别为 (2 72 1.6± 5 77.92 )、(2 6 32 .3± 6 14 .2 7) ng· h/ m l,AUC0~∞ 分别为 (486 0 .6 0± 80 4 .80 )、(46 75 .90± 6 4 5 .0 0 ) ng· h/ m l。试验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3.87± 6 .31) %。用 3P97程序统计分析 ,两种制剂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试验制剂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和参比制剂盐酸伊托必利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肾功能临床相关指标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用99mTc-DTPA核素动态显像测定68只患肾和14只正常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并与年龄及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GFR与正常儿童年龄呈正相关(r=0.428,P<0.05);中、重度肾积水患儿GFR与Hb呈正相关(分别为r=0.341、P<0.05,r=0.635、P<0.01);GFR与BUN只在重度肾积水呈负相关(r=-0.559,P<0.05);GFR与SCr呈显著负相关(r=-0.445,P<0.01);中、重度肾积水肾功能显著性下降(P<0.05,P<0.001),轻度积水肾与正常肾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FR与SCr是检测小儿先天性肾积水肾功能的理想指标;BUN不适于肾积水的早期诊断;临床诊断明确的小儿先天性肾积水应早期手术治疗,以防止肾功能下降至失代偿而造成局部和全身性损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天然碱性脂SA)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绿色荧光蛋白(bFGF/GFP)基因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以及对庆大霉素所致耳蜗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36只豚鼠分为3组,预防组右耳园窗注入SA-bFGF/GFP复合物后次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50mg.Kg~(-1).d~(-1)8天,治疗组先用庆大霉素8d后次日右耳给药,对照组单用庆大霉素8d。分别于实验前后及处死前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耳蜗GFP的表达;用耳蜗琥珀酸脱氢酶染色铺片,扫描电镜观察毛细胞的缺失情况。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见双侧耳蜗均有GFP表达。预防和治疗组处死前的双耳ABR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耳蜗内外毛细胞缺失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 SA脂质体介导的bFGF/GFP基因单耳给药双侧耳蜗均有高效表达,并对庆大霉素所致的耳蜗损害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喉次全切除术后创面修复及喉功能的重建。方法:对33例喉癌患者行喉次全切除术。手术范围:切除舌骨,大部分甲状软骨板,会厌前间隙和声带、室带,保留一侧杓状软骨及一侧1/3甲状软骨板、1/3的声带。采用一侧的带蒂皮瓣、对侧带蒂的肌膜瓣修复创面和喉功能重建。结果:全部患者均恢复正常的呼吸、吞咽功能,93.9%拔除气管套管获得发声功能。随访2~5年,3例死于肿瘤以外的疾病,2例死于肿瘤多脏器转移。结论:喉次全切除术后,应用带蒂皮瓣和肌膜瓣修复创面,重建发声功能,具有取材方便、血运好、不易造成喉狭窄、缩短带管时间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00.
<正> 患儿,男,8月,于生后23 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8~10次/d,黄绿色稀糊状便,无脓血,无呕吐、发热等伴随症状,纳差,精神较好,自服思密达、乐托尔等无效,于3个月时腹泻加重,出现粘液便及脓血便,约10余次/d,反复查大便常规:粘液脓血便,wBC(++~++++),多次查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先后予静脉点滴磷霉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无效,腹泻时轻时重,脓血便与黄绿色稀便交替出现,营养发育较差,轻度贫血貌,心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