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09篇
  免费   9005篇
  国内免费   5789篇
耳鼻咽喉   1066篇
儿科学   1431篇
妇产科学   636篇
基础医学   8530篇
口腔科学   1537篇
临床医学   10530篇
内科学   10760篇
皮肤病学   1089篇
神经病学   3468篇
特种医学   44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1205篇
综合类   22361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8489篇
眼科学   1651篇
药学   10835篇
  118篇
中国医学   7710篇
肿瘤学   6024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989篇
  2022年   2247篇
  2021年   3808篇
  2020年   3176篇
  2019年   2296篇
  2018年   2445篇
  2017年   2786篇
  2016年   2466篇
  2015年   4146篇
  2014年   5317篇
  2013年   6203篇
  2012年   8908篇
  2011年   9289篇
  2010年   7706篇
  2009年   6604篇
  2008年   7155篇
  2007年   6938篇
  2006年   6269篇
  2005年   5053篇
  2004年   3823篇
  2003年   3596篇
  2002年   3079篇
  2001年   2317篇
  2000年   1553篇
  1999年   820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451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1篇
  1979年   17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28篇
  1956年   25篇
  1955年   16篇
  1954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与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的关系。方法:复制大鼠胆道梗阻-再通模型,对胆道再通前1d、术后1,3,7d的浆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内毒素、肝功能及前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假手术组(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在胆道梗阻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并与黄疸程度、内毒素水平、前白蛋白相关(P<0.01)。结论:梗阻性黄疸大鼠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存在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与营养障碍、内毒素血症引起的生长激素受体表达受抑有关,并可进一步加重营养障碍和内毒素血症,是介导梗阻性黄疸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川芎嗪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缺血后神经元改变和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单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HE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川芎嗪可提高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结论 :川芎嗪对缺血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内外引流与生长抑素治疗十二指肠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勇 《河北医学》2001,7(7):583-58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结果。:8列十二指肠损伤采用单纯修补,肠腔内造口置管减压,外周双套管冲洗引流,抑制胃肠液分泌,以及TPN支持促使十二指肠损伤一期愈合。结果:8例病人全部治愈。结论:十二指肠损伤修补良好的内外环境、努力改善病人的内稳态对保证十二指肠损伤的愈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药物与口服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门诊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即口服药物组给予卡马西平100mg1-2次/天,若不能止痛每天增加100mg ,直到控制疼痛为止,将最小有剂量作为维持量,一般为600-800mg/d,共36例。局部药物注射组以4%氢羟强的松龙0.5ml加2%利多卡因1.5ml混合后准确地注射到罹患神经通过的骨孔处,共32例。结果:口服药物组6个月有效27例,有效率75%,局部药物注射组6个月有效30例,有效率94%。结论:局部药物注射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药物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作用对胃癌BGC - 82 3细胞凋亡的影响 ,以及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方法应用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试验、流式细胞术及放射免疫等方法 ,采用正常人外周血红细胞及红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粘附人胃腺癌BGC - 82 3细胞 ,检测红细胞及红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胃癌细胞花环率 -胃癌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基因Fas、Bcl- 2以及凋亡相关信号传导物质cAMP、PKC的变化。结果红细胞组肿瘤红细胞花环率为 (2 8.41± 5 .0 1) % ,与对照组比较 ,红细胞组胃癌细胞凋亡率、Fas基因的表达、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显著升高 ,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与红细胞组相比 ,红淋混合组总花环率、胃癌细胞凋亡率、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进一步增高 ,Bcl- 2基因的表达及PKC水平降低更为显著 (P <0 .0 1)。结论正常人红细胞可免疫粘附体外培养的胃癌BGC - 82 3细胞 ,通过红细胞的免疫作用 ,尤其是免疫粘附 ,可增加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 ,增高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 ,降低PKC水平 ,从而可能在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方面起到某种作用 ;自身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去神经支配骨骼肌粗提液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增殖的作用,了解外周神经损伤后SCs大量增殖的机理。方法:将新生大鼠SCs培养标本分为加正常骨骼肌提取液组,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提取液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个标本。通过活细胞计数和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观察两种肌肉提取液对SCs增倍时间的影响。结果:对照组SCs增倍时间为8天,正常骨骼肌提取液组为7天,而去神经支配骨骼肌提取液组为5.5天。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SCs可能受失神经支配骨骼肌产生的某些物质的刺激而增殖加快。  相似文献   
997.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TH)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方法:对本院施行的VATS35例患者与同期行TH26例患者进行比较,并随访2-46个月,以观察疗效,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TH组明显缩短,围手术期出血量明显少于TH组,仅1例术后输血200ml,无中转开胸,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尤其是复发性,双侧性者的首选治疗,但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应选用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998.
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其体外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兔角膜缘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的特征,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糖原(PAS)染色,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检查的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检查和鉴定。结果: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的培养传代,原代培养细胞大多48h贴壁,5天后旺盛生长,15天形成单层,传代培养细胞次日贴壁10天形成单层。细胞角蛋白AE1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培养细胞呈多角形,细胞表面具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之间有桥粒连接,结论: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成功获得原代和传代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培养的细胞具有与正常兔角膜上皮细胞相一致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9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国苏皖地区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06例冠心病患者、5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30名健康献血员ACE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AGTM235T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ACE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和对照组AGT基因型总体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而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0.778)显著高于对照组(0.698,P<0.05)。联合分析ACEDD型及AGT TT型罹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其比数比(OR)为3.61,高于单基因ACEDD型(1.23)及AGT TT型(1.77)。结论: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中T等位基因是中国苏皖地区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具有ACE DD型及AGT TT型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高于单基因ACE DD型及单基因AGT TT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足月新生儿营养状况及探讨出生体重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连续测定了200例正常孕妇的足月单胎新生儿的营养指标。结果:以“三褶”及“三褶”及“二围”均≤第10百分位数为新生儿营养不良,在165例适龄儿中有14例(8.5%)为营养不良儿,15例小于胎龄儿中8例(53.3%)为营养不良儿。结论:“三褶”及“二围”是评价新生儿营养状况的简便,实用且准确的指标,由于小于胎龄儿与营养不良儿的出生结局及预后并不完全一致,故准确评估新生儿营养状况以判断胎儿生长及结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