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73篇
  免费   6640篇
  国内免费   4422篇
耳鼻咽喉   601篇
儿科学   868篇
妇产科学   528篇
基础医学   4977篇
口腔科学   955篇
临床医学   8380篇
内科学   6712篇
皮肤病学   688篇
神经病学   2001篇
特种医学   25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381篇
综合类   17682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预防医学   6607篇
眼科学   1149篇
药学   7708篇
  93篇
中国医学   6148篇
肿瘤学   3677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864篇
  2022年   1869篇
  2021年   2828篇
  2020年   2349篇
  2019年   1508篇
  2018年   1559篇
  2017年   1903篇
  2016年   1572篇
  2015年   2640篇
  2014年   3487篇
  2013年   4044篇
  2012年   5742篇
  2011年   6267篇
  2010年   5358篇
  2009年   4614篇
  2008年   4824篇
  2007年   4690篇
  2006年   4238篇
  2005年   3383篇
  2004年   2741篇
  2003年   2543篇
  2002年   2154篇
  2001年   1730篇
  2000年   1214篇
  1999年   663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51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丹参在急性肝损伤时对枯否细胞功能的调整作用。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硫代乙酰胺组(TAA 组),三氯化钆加硫代乙酰胺组(GdCl_3加 TAA 组)和三氯化钆加硫代乙酰胺加丹参组(丹参组),后两组予大鼠鼠尾静脉注射 GdCl_3共2日。丹参组给大鼠皮下注射丹参醇提取液,除正常对照组,各组均用 TAA 给大鼠灌胃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观察细胞巨噬指数、肿瘤坏死因子(TNF-α)、谷丙转氨酶(ALT)、内毒素及总胆红素(TB)等指标。结果丹参组吞噬指数较 GdCl_3加 TAA 及 TAA组明显增高(P<0.05);而血浆内毒素、TNF-α、ALT 及 TB 水平较 GdCl_3加 TAA 及 TAA 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丹参具有增强封闭状态枯否细胞吞噬功能并使炎性介质 TNF-α分泌减少,减轻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92.
宫颈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 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在宫颈癌诊断、治疗以及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测定 2 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和 60例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VEGF含量。结果 :VEGF含量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 5 5 6pg/mg、410 2pg/m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肿 瘤≥ 4cm者为 960 0 pg/mg ,淋巴结转移者为 780 5 pg/mg ,而肿瘤 <4cm者 ,淋巴结未转移者分别为 180 5 pg/mg、2 3 0 0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而在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组织VEGF含量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含量变化可监测宫颈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对 68例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及 11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PTEN、p PKB及p Bad蛋白检测。结果 :1)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最高 ( 90 9% ) ,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开始下降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降低 ( 4 9 1% ) ,三者之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2 )p PKB及p Bad与PTEN的阳性表达呈相反趋势 ,在非典型增生组织及内膜癌组织中p PBK及p Bad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P <0 0 5。在子宫内膜癌PTEN表达阴性组织中p PKB、p Bad蛋白染色积分均明显高于PTEN阳性组 ,P <0 0 5 ,P <0 0 1;3 )相关分析显示PTEN与p PKB及p Bad表达均呈负相关 ,r =-0 67,P <0 0 5 ;r =-0 65 ,P <0 0 5 ;4)PTEN、p B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不同肌层浸润程度之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而PTEN、p PKB只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伴随PTEN表达缺失 ,p PKB、p Bad阳性表达更加明显 ,提示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指标和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4.
探讨手术全切或大部切除肿瘤后 ,球囊置入3 2 P内放疗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及临床价值。对 2 18例脑胶质瘤患者行手术切除或大部切除后 ,瘤腔内置硅胶球囊外接注药泵埋入皮下。手术后即将3 2 P9mci注入硅胶球囊 ,以后每 2个月更换一次 (通过穿刺注药泵更换 )。随访观察存活 1年以上者 166例 ,占 76 1% ( 166/2 18) ,2年以上者 10 9例 ,占 5 0 0 % ( 10 9/2 18) ,3年以上者 89例 ,占 40 8% ( 89/2 18) ;5年以上者 61例 ,占 2 7 9% ( 61/2 18)。其中生存 5年以上者 ,有 3 4例取硅胶球时 ,球囊周围多点取病理 ,未见肿瘤细胞。手术加球囊置入3 2 P内放疗生存时间长 ,并发症少 ,是治疗脑胶质瘤的理想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 2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7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 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MMP 2、TIMP 2的半定量表达情况。结果 :1)在78例乳腺癌组织中 ,MMP 2、TIMP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4 3 % ( 5 8/78)和 3 9 7% ( 3 1/78)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两者表达呈负相关 ,rs=-0 43 7,P <0 0 1。 2 )MMP 2表达与乳腺癌原发肿瘤大小呈显著正相关 ,rs=0 3 74,P <0 0 1,与组织学分级相关 ,分级越高其阳性表达率就越高 ,rs=0 60 6,P <0 0 1;TIMP 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rs=-0 2 88,P <0 0 5 ;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 ,rs=-0 3 77,P <0 0 1。MMP 2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rs=0 45 4,P <0 0 1;TIMP 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rs=-0 2 61,P<0 0 5。MMP 2阳性表达与 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 ,P <0 0 1;TIMP 2与 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 ,P<0 0 1。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MMP 2与TIMP 2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胃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 ,DC)的浸润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S 10 0蛋白抗体作为DC特异性标记物 ,对 3 0例胃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DC定量计数。结果 :高分化和低分化胃癌组织中每个高倍镜视野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 1 43± 12 0 5和 10 45± 13 5 4,两组DC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平均每个视野中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6 90± 4 43和 15 99± 8 3 6,无淋巴结转移的DC数量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0 1;术后生存期 <5年和≥ 5年的两组DC计数分别为4 68± 3 2 9和 10 47± 7 71,P <0 0 5。结论 :胃癌组织中DC的浸润明显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 ,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提示DC细胞的浸润程度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7.
中药复方配伍理论是中药方剂的精华。中药配伍后多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应用HPLC-DAD研究川芎-赤芍配伍的多化学成分变化。由于中药成分复杂,需要建立稳定、重复、可靠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然后用液相色谱的统一方法分离样品和数据处理;通过比较合煎液和单煎液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确定合煎液中各峰的归属;并可研究配伍后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川芎-赤芍配伍后少数化学成分含量发生变化,但没有发现新峰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n vein endothelia cell,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cDNA3.1-V5-HisC-Ang-1真核表达载体,并瞬时转染293细胞;取新生儿脐带经胶原酶消化等方法分离培养HUVEC;分别通过MTT比色和细胞计数法,分析Ang-1瞬时转染上清对HUVEC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在血浆饥饿实验条件下,Ang-1对HUVEC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Ang-1基因,构建了其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在293细胞中瞬时表达;成功进行了HUVEC的原代分离及传代培养;MTT法检测HUVEC增殖结果:只加培养液组、加空载体转染上清组、加Ang-1转染上清组HUVEC OD490值分别为0.36±0.11,0.40±0.03,0.68±0.10(P<0.05);细胞计数法检测结果依次为:(10.13±2.06)×104,(8.7±1.73)×104,(15.03±1.98)×104(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凋亡率依次为:21%,19%和6%.结论:Ang-1能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抑制血浆饥饿时HUVEC的凋亡.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构建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FN-γ和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Easy-mIFN-γ,比较两者在肿瘤细胞中表达mIFN-γ蛋白的能力以及CNHK200-mIFN-γ,ONYX-015及野生型腺病毒Ad5在正常及肿瘤细胞中的增殖力,进一步观察其抗瘤效果.方法:以病毒增殖试验检测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能力;透射电镜观察CNHK200-mIFN-γ在Hep3B细胞中的增殖复制;检测病毒感染肿瘤细胞后mIFN-γ的表达;CPE实验观察增殖病毒对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CNHK200-mIFN-γ和ONYX-015仅在肿瘤细胞中增殖,且前者增殖力较强.CNHK200-mIFN-γ在肿瘤细胞中表达mIFN-γ,且表达量与病毒增殖密切相关,而AdEasymIFN-γ在肿瘤细胞中的mIFN-γ表达几乎不能测到.ONYX-015与CNHK200-mIFN-γ对正常的细胞无杀伤性,但能有效地杀伤癌细胞.结论:外源基因mIFN-γ的插人没有改变增殖病毒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增殖的特性.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FN-γ具有良好的肿瘤选择性及增殖性,且可以有效表达mIFN-γ,并且有效杀伤癌细胞,显示其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体外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D3生成CD34+细胞的能力。方法将ESD3形成拟胚体,将拟胚体细胞转入含不同浓度的VEGF和VEGF+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的培养基中。实验分6组,分别为VEGF 5 μg/L组、VEGF 10 μg/L 组、VEGF 20 μg/L组、VEGF 5 μg/L+SCF组、VEGF 10 μg/L+SCF组、VEGF 20 μg/L+SCF组,同时设不加因子的自发分化对照组。RTPCR检测CD34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的比例,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检测生成造血集落的能力。结果:经过1周的诱导培养,实验组生成的细胞可以表达CD34 mRNA,CD34+细胞的比例也升高,并可形成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从CD34 mRNA的表达水平、诱导生成CD34+细胞的比例和生成的集落数量看,VEGF 20 μg/L+SCF组和VEGF 10 μg/L+SCF组的诱导效率最高。结论:VEGF能够促进ESC生成CD34+细胞,尤以与SCF合用时,其诱导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