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32篇
  免费   10825篇
  国内免费   6775篇
耳鼻咽喉   905篇
儿科学   1852篇
妇产科学   926篇
基础医学   8065篇
口腔科学   2113篇
临床医学   13504篇
内科学   11120篇
皮肤病学   1158篇
神经病学   3043篇
特种医学   41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9462篇
综合类   25963篇
现状与发展   33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0376篇
眼科学   1908篇
药学   12576篇
  128篇
中国医学   9762篇
肿瘤学   6101篇
  2024年   332篇
  2023年   1547篇
  2022年   3546篇
  2021年   5083篇
  2020年   4257篇
  2019年   2694篇
  2018年   2808篇
  2017年   3365篇
  2016年   2781篇
  2015年   4611篇
  2014年   5838篇
  2013年   6781篇
  2012年   9594篇
  2011年   10233篇
  2010年   8425篇
  2009年   7224篇
  2008年   7875篇
  2007年   7361篇
  2006年   6553篇
  2005年   5538篇
  2004年   3966篇
  2003年   3308篇
  2002年   2493篇
  2001年   2029篇
  2000年   1607篇
  1999年   929篇
  1998年   388篇
  1997年   391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17篇
  1963年   14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优选复方夏枯草洗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及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复方夏枯草洗剂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根据综合评分的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水,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该工艺准确可靠,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分析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水针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治疗前后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DLQI评分、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及TNF-α、IL-6、VEGF等水平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与DL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VEGF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皮损程度,降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皮损血管增生相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不同时点电针对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40例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性开腹手术而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60例。A组设为空白对照组,B组于手术前1 d、C组于手术前1 d和麻醉诱导前30 min、D组分别于手术前1 d、麻醉诱导前30 min及手术后1 d行电针。分别于手术前1 d电针前(T1)、麻醉诱导前电针前(T2)、术毕(T3)和手术后1 d电针后(T4)4个时间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用Sysmex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进行计数;ELISA检测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与热反应蛋白70(HSP70)以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干扰素(IFN-g)、白介素4(IL-4)水平,并计算IFN-g与IL-4比值;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的细胞含量并计算两者比值。结果HSP70与CRP水平、白细胞数与中性粒细胞数、IL-4与IL-6水平变化趋势均一致,4组T1、T2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3和T4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T3和T4时间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D组T4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4组T2时间与T1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高于T2时间(P<0.05),T4时间低于T3时间(P<0.05)。IFN-g变化不显著(P>0.05),IFN-g/IL-4、CD4/CD8变化趋势与以上相反。结论电针术前使用对直肠癌患者无显著疗效,但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和免疫抑制,并且随着电针次数的合理增加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软件系统探讨国医大师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心脑卷》中治疗心悸的病案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分析纳入的83个病案得出149味中药,所用中药性味多为甘温,主要归心、肺、脾三经,包括丹参、黄芪、炙甘草、麦冬等高频次中药。提取置信度为1的丹参,五味子→麦冬组合,可窥见生脉饮的雏形并衍生出10个新方,新方可分为五类,分别为行气化痰类、滋阴养血类、温通心阳类、益气活血类和化痰祛瘀类。结论:国医大师治疗心悸有规律可循,主要以“益气通阳”“养阴补血”“化痰祛瘀”为组方规律,标本并治。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急危重症护理本科生120人随机分为C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根据每次实习学生人数,CBL教学组分为数个小组,每小组固定一个带教教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临床教学实践;传统教学组采用既往的临床实习教学方式,即一个学生固定跟随一个带教教师。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考核方式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1.0软件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与传统教学组相比,CBL教学组在理论考试[(92.5±3.0) vs. (85.3±3.3)]和技能考试[(93.1±4.5) vs. (88.1±3.4)]方面均更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教学满意度调查方面,CBL教学组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CBL教学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本科教学是可行的,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提高实际的临床胜任力。  相似文献   
86.
建立华细辛和北细辛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研究2种来源细辛的识别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细辛潜在抗炎靶点并寻找潜在抗炎成分。对89批细辛药材(12批华细辛和77批北细辛)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11个特征峰,用对照品、紫外光谱和LC-MS指认了11个特征成分。特征峰面积聚类分析显示华细辛和北细辛被分为2类,且利用特征峰面积比值可实现两者区分,当特征峰9(细辛素)/参照峰S(卡枯醇)峰面积比值大于5时为华细辛,小于2时为北细辛。对119种细辛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辛抗炎作用可能与COX-2,COX-1,iNOS,MAPK14,LAT4H,NR3C1,PPARG和TNF等8个靶点相关,其中COX-2最为关键,与5种特征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细辛素、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均存在相互作用。此外,细辛脂素、芝麻脂素与iNOS,MAPK14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黄樟醚和细辛素可作用于iNOS,COX-1,LAT4H,甲基丁香酚可作用于COX-1,LAT4H。细辛脂素与芝麻脂素均可作用在COX-2,iNOS和MAPK143个靶点上,提示它们是细辛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COX-2分子对接结果和COX-2活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可抑制COX-2活性,为细辛抗炎作用活性成分。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华细辛和北细辛识别方法简便易行;预测到的细辛抗炎靶点和抗炎成分为完善细辛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益母草是著名的经产良药,具有"调经"功效,自古以来是治疗妇人"经产带下"之良药。子宫是益母草"调经"功效的重点靶器官。本文通过对益母草对子宫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梳理,显示益母草对子宫有双向调节子宫收缩活动、调节子宫肌电、保护子宫内膜和促进子宫内膜复旧、抗子宫内膜炎等多种作用,其作用的发挥与益母草的入药品种与炮制、提取成分和子宫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对指导益母草质量提升和临床应用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分离于广西猪流感病毒SW/Guangxi/NS2783/2010和SW/Guangxi/NS650/2012跨种属感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miRNA93和miRNA192对病毒复制及宿主抗病毒免疫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定不同稀释浓度的病毒感染细胞HA滴度值,确定病毒最佳稀释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细胞后miRNA93和miRNA19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病毒NP和HA蛋白表达水平;转染miRNA93和miRNA192抑制剂后,重新检测miRNA93、miRNA192、IFN-β及病毒NP、H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稀释度病毒感染人A549细胞后HA滴度的结果显示病毒SW2783的最佳稀释度为10-3,而SW650的HA滴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提示病毒SW2783对人A549细胞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感染能力。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两株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NP和HA蛋白表达均先升高后降低,加入miRNA93抑制剂,两株病毒NP和HA蛋白的表达均上调;加入miRNA192抑制剂,病毒SW2783的HA蛋白表达下调(P=2.10×10-4),而SW650的HA蛋白表达上调(P=5.45×10-5),NP蛋白反而下调(P=0.034);ELISA结果提示病毒SW2783和SW650感染细胞后炎症因子IFN-β表达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 研究表明miRNA93和miRNA192的表达与SIV病毒增殖及宿主抗病毒免疫有关,可作为干预猪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当归不同炮制品中大肠埃希菌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当归不同炮制品、不同产地、不同收集企业、不同储藏时间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不同炮制品中大肠埃希菌数量变化为生当归土炒当归酒当归;在不同产地的当归中以甘肃岷县地区所含的大肠埃希菌的数量最少;与零售企业相比,生产销售企业的当归和酒当归中大肠埃希菌的数量较少;不同储藏时间对当归和酒当归中大肠埃希菌数量有一定影响,随储藏时间的增加,大肠埃希菌的数量也在增加。对部分代表性样品进行平板计数法与荧光定量PCR法比较时发现,平板计数法结果多呈阴性,荧光定量PCR结果均呈阳性。结论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法特异性、灵敏度、可靠性以及报告周期均优于平板计数法,可为当归不同炮制品中大肠埃希菌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与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新入院腹膜后肿瘤患者60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评估患者营养风险,收集患者体质指数、围术期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住院天数、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患者住院时间,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60例腹膜后肿瘤患者中,40例患者(66.7%)术前存在营养风险,52例患者(86.7%)术后存在营养风险;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术后营养风险 (术前P<0.001,术后P=0.043)、术前白蛋白 (P=0.019)、术后血红蛋白 (P=0.019)、术后白蛋白(P=0.025) 水平以及术后恶心呕吐 (P=0.001) 均会影响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与围术期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评分、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具有相关性,且相关性强(r=0.759~0.770;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营养风险是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重要预测因素(β=0.399)。结论 术前营养风险是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